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末字词组
高低看低减低随高就低知道眉高眼低七高八低手高手低眉眼高低
低低倾低脚高步低随高逐低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低都儿低山高水低眉高眼低
眼低贬低做小伏低服低伏低扒高踩低言高语低知高识低
降低作小服低运蹇时低言语高低不知高低手高眼低一高二低眼高手低

词语解释:高低  拼音:gāo dī
(1).高高低低,或高或低。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松楸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唐 张碧 《山居雨霁即事》诗:“断续古祠鸦,高低远村笛。” 宋 杨侃 《皇畿赋》:“屈曲沟畎,高低稻畦。”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要不随手摘片树叶,他也能吹出高低音,吹成曲调。”
(2).尊卑贵贱。《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江居 禀道:‘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谤相公者,何以处之?’”《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世情看冷煖,人面逐高低。”《红楼梦》第五五回:“你别混支使人!那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们,你们支使他要饭要茶的?连个高低都不知道!”
(3).高明低下,优劣。《西游记》第九十回:“两个才交手,还未见高低。”《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只听他文诌诌的説道:‘人品有个高低,飞禽走兽也有个贵贱。’” 郭小川 《正当山青水绿花开时》诗:“亿万歌手大唱跃进歌,与 李白 、 杜甫 比高低。”
(4).多少。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
(5).深浅轻重;利害得失。《西游记》第二六回:“那童子不知高低,贼前贼后的駡个不住。”《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陈旺 的老婆是个蠢货,那晓得甚么委曲?不顾高低,一直的对主母説了。”
(6).犹底细。《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回马间,只见一下锣声,喊杀连天,不知高低。” 清 李渔 《奈何天·忧嫁》:“耳目官骸样样奇,文人逐件有标题。休疑,少刻相逢,便见高低。”
(7).好歹。《水浒传》第三二回:“那三四个村汉叫声苦,不知高低,都下溪里来救起那大汉,自搀扶着投南去了。”
(8).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捧盒》:“今日到 十郎 书院,见他家 青儿 ,到也眉目乾浄爱人子,不如明日 十郎 到我府中,高低把 青儿 捨与我吧!” 高玉宝 《高玉宝》第七章:“ 玉宝 见 刘叔叔 没有衣服换,高低不穿。”
(9).指高低的程度。如:那山太远,估量不出它的高低。
(10).到底,终究。如:这本书找了好几天,高低找到了。
词语解释:低低  拼音:dī dī
(1).低声,轻声。 南唐 李煜 《蝶恋花》词:“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真静 想了一想,通红了脸,低低道:‘是了,是了。不该与这狠厮説!’”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突然伏在庙门前的石碑上低低地哭了。”
(2).轻曼、舒缓貌。 元 舒頔 《折桂令·寿张德中时三月三日》曲:“整整杯盘,低低歌舞。”
(3).谓名次、等级低下。《儒林外史》第三回:“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吧。’”
词语解释:眼低  拼音:yǎn dī
谓鉴赏分析能力低下。 朱光潜 《谈文学·写作练习》:“在文艺方面,手眼必须一致,眼低者手未必高,手低者,眼也未必高。”
词语解释:降低  拼音:jiàng dī
下降;使下降。 丁玲 《杜晚香》:“在低标准那年,农场粮食供应标准降低了。”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石得富 走了三十里路,还没有降低他的兴奋。”
词语解释:看低  拼音:kàn dī
预测市场价格下跌。 茅盾 《子夜》二:“ 壮飞 ,公债又跌了!你的十万裁兵怎样?谣言太多,市场人气看低,估量来还要跌哪!”
词语解释:倾低  拼音:qīng dī
倾斜,歪斜。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几筵糜腐,俎豆倾低,盘或梅李,盎或醢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濄水 逕 大扶城 西。城之东北悉诸 袁 旧墓,碑宇倾低,羊虎碎折。”
词语解释:贬低  拼音:biǎn dī
降低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又因他自己是个女孩儿,看着世间的女孩儿自然都是一般的尊贵,未免就把世间这些男子贬低了一层。” 霍松林 《〈瓯北诗话〉校点后记》:“过去有不少人认为 韩 孟 胜过 元 白 ,而用‘轻俗’二字贬低 元 白 的成就。”
词语解释:作小服低  拼音:zuò xiǎo fú dī
指与人作妾或顺从比己低下者。形容谦退温顺。《红楼梦》第九回:“ 宝玉 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缠绵。”
词语解释:减低  拼音:jiǎn dī
减少;降低。例如:减低商品价格;减低利率。
词语解释:脚高步低  拼音:jiǎo gāo bù dī
形容步履倾斜。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他自吃醉了,这等脚高步低,立也立不住。”《水浒传》第三七回:“三人躲在芦苇丛中,望后面时,那火把渐近,三人心里越慌,脚高步低,在芦苇里撞。”《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权勿用 ﹞左手掮着箇被套,右手把箇大布袖子晃荡晃荡,在街上脚高步低的撞。”
词语解释:做小伏低  拼音:zuò xiǎo fú dī
(1).低声下气。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盃满饮醉模糊。” 元 无名氏 《神奴儿》楔子:“我不误间撞着你,我陪口相告,做小伏低。”
(2).指甘居人下。《西游记》第八十回:“如今脱却天灾,做小伏低,与你做了徒弟。”
词语解释:运蹇时低  拼音:yùn jiǎn shí dī
同“ 运蹇时乖 ”。 明 谢谠 《四喜记·翠阁耽思》:“相抛万里,想合受凄凉,是我运蹇时低。”
词语解释:随高就低  拼音:suí gāo jiù dī
犹言可高可低,随便怎样。《五灯会元·浮山远禅师法嗣·衡岳奉能禅师》:“苦乐共性,随高就低。”《全元散曲·水仙子·冬》:“由你待夸强説会,我则待随高就低。”《西游记》第三回:“我 老孙 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词语解释:随高逐低  拼音:suí gāo zhú dī
犹言随高就低。《豆棚闲话·介之推火封妒妇》:“那些人家,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或拿根凳子,或掇张椅子,或铺条凉席,随高逐低,坐在下面,摇着扇子,乘着风凉。”
词语解释:服低
屈服;低头
词语解释:言语高低
指说话没分寸,冲撞别人
词语解释:知道眉高眼低
比喻懂事
词语解释: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拼音:shì qíng kàn lěng nuǎn , rén miàn zhú gāo dī
古谚语。谓趋炎附势,乃世人之常情。暖,亦作“ 煖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世情》:“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於薄俗哉!谚曰: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庐墓》:“多谢深恩怎敢违,开怀宽解免伤悲。休道世情看冷暖,果然人面逐高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世情看冷煖,人面逐高低。见你这般时势,那个朋友肯将银子与你结会?”
词语解释:伏低  拼音:fú dī
屈服;顺从。 元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则这个 苏小卿 怎肯伏低。”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我被他抢白,閒气閒非,我甘心做小伏低。”
词语解释:不知高低  拼音:bù zhī gāo dī
(1).犹言不管好歹。《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洞宾 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2).谓说话或做事不知轻重。《西游记》第六七回:“你这厮……不知高低,尖着个嘴,敢来冲撞我老人家!”《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万一他见了説上两句不知高低的话,奴才持不住。”
(3).不知究竟,不明内情。《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大郎 ﹞道:‘这一百两白银,乾娘收过了,方纔敢説。’婆子不知高低,那里肯受。”
词语解释:七高八低  拼音:qī gāo bā dī
形容凹凸不平。《西游记》第三六回:“真个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隻黄眼睛,一个磕额头。”《孽海花》第二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词语解释:低都儿低  拼音:dī dōu ér dī
低而又低,很低。 明 无名氏 《桃园结义》第一折:“喒这庄买卖,虽是低都儿低,可也上抬盘。”
词语解释:扒高踩低  拼音:bā gāo cǎi dī
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 李四一 ﹞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词语解释:手高眼低  拼音:shǒu gāo yǎn dī
(1).谓作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余尝谓 北宋 人手高眼低。其自为词诚夐手弗可及。其於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
(2).谓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却很低。喻贪得而不识货。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三:“不过劫收的人是手高眼低,有好些很可贵的东西,他们却没有要。”
词语解释:手高手低  拼音:shǒu gāo shǒu dī
形容不用度量衡器具而用手或一般的器皿分东西时,难免稍有出入。
词语解释:山高水低  拼音:shān gāo shuǐ dī
喻指意外不幸之事。《水浒传》第四回:“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恨。”《恨海》第八回:“不料母亲病到这般,这都是女儿不会伏侍之罪。倘然有甚山高水低,女儿情愿跟着母亲去了!”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六五回:“ 杨德 装着悲观的样子说:‘老弟,这是咱弟兄们说知心话哩,眼看 日本 人不行了,将来有个山高水低,咱们可怎么办?’”
词语解释:言高语低  拼音:yán gāo yǔ dī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躭待些儿。’”
词语解释:一高二低  拼音:yī gāo èr dī
(1).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 路遥 《人生》上篇第二章:“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 高明楼 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2).谓意外的变故。 艾芜 《石青嫂子》:“你该想想,你有个一高二低,你这些娃娃咋个办嘛?”
词语解释:眉眼高低  拼音:méi yǎn gāo dī
见“ 眉高眼低 ”。
词语解释:眉高眼低  拼音:méi gāo yǎn dī
(1).指脸上的表情,脸色的变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在 赵琮 夫妻两个,不要説看了别人许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边,也受多少两般三样的怠慢。”《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既不能靠着十个指头趁些银钱换些担柴斗米;又不肯捨着这条身子作人奴婢,看人眉高眼低。”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后来,他逃荒到了山外,做生意挑扁担,真是看尽了眉高眼低,尝够了人世艰难!”亦作“ 眉高眼下 ”。《白雪遗音·马头调·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如作戏,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2).比喻待人处世的方法。《三侠五义》第三二回:“慢説走路,什么处儿的风俗,遇事眉高眼低,那算瞒不过小人的了。”亦作“ 眉眼高低 ”。《红楼梦》第二七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词语解释:眉高眼低  拼音:méi gāo yǎn dī
(1).指脸上的表情,脸色的变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在 赵琮 夫妻两个,不要説看了别人许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边,也受多少两般三样的怠慢。”《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既不能靠着十个指头趁些银钱换些担柴斗米;又不肯捨着这条身子作人奴婢,看人眉高眼低。”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后来,他逃荒到了山外,做生意挑扁担,真是看尽了眉高眼低,尝够了人世艰难!”亦作“ 眉高眼下 ”。《白雪遗音·马头调·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如作戏,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2).比喻待人处世的方法。《三侠五义》第三二回:“慢説走路,什么处儿的风俗,遇事眉高眼低,那算瞒不过小人的了。”亦作“ 眉眼高低 ”。《红楼梦》第二七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词语解释:知高识低  拼音:zhī gāo shí dī
谓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金生 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隋唐演义》第三十回:“你小小年纪,倒知高识低,晓得事务,先念皇恩,又不敢夸张,真可谓淑女矣!”
词语解释:眼高手低  拼音:yǎn gāo shǒu dī
眼界高但能力低。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我劝这些同志先办‘少许’,再去办‘化’,不然,仍旧脱离不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这叫做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没有结果的。” 秦牧 《艺海拾贝·〈画蛋·练功〉》:“比较成熟的艺术家,如果不是经常练功,欣赏的水平一天天高了,而表现的技术却没有相应提高,时长日久,就很容易形成‘眼高手低’。”亦作“ 眼高手生 ”。 清 陈确 《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体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