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末字词组
凝伫虚伫企伫踌伫跂伫勤伫蚩伫元伫
延伫侧伫倾伫停伫翘伫跢伫东轩伫眷伫
淡伫澹伫迟伫钦伫踟伫你伫儃伫 

词语解释:凝伫  拼音:níng zhù
凝伫。 宋 柳永 《鹊桥仙》词:“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竚,暮烟寒雨,望 秦 楼何处?” 元 程景初 《醉太平》曲:“泪漫漫介破琅玕玉,闷淹淹散心出户闲凝竚。”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一章:“方凝竚间,忽注目纱帘之下,陈设甚雅。”
词语解释:延伫  拼音:yán zhù
亦作“ 延竚 ”。
(1).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 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
(2).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晋 陶潜 《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 宋 叶适 《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 清 吴伟业 《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想见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归隐。 南朝 宋 沉约 《赤松涧》诗:“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时当来还,延佇青巖侧。”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佇者忘疲矣。”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结庐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观望,犹豫不决。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诗:“明日策杖归,去住两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班荆劝客小延佇,酌酒赋诗相料理。” 明 无名氏 《画眉序·西湖》套曲:“更无妨待月,片时延竚。” 李广田 《冬景》:“他稍稍延伫了一会,听到大门里脚步声赶来才拔步跑开。”
(6).拖延。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怀疑重请,延佇于今二十六年矣。”
词语解释:淡伫  拼音:dàn zhù
淡雅;淡静。 宋 周邦彦 《玉团儿》词:“铅华淡竚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德奴家烛有异香》:“其长女曰 蓬仙 ,其为人心怀洒落,精神淡竚,似非尘俗中人。”
词语解释:虚伫  拼音:xū zhù
虚心期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 范 虽实投 桓 ,而恐以趋时损名,乃曰:‘虽怀朝宗,会有亡儿瘞在此,故来省视。’ 桓 悵然失望,向之虚佇,一时都尽。” 唐 杜甫 《北征》诗:“圣心颇虚佇,时议气欲夺。” 宋 陈亮 《制举》:“肆我主上,切於求言……其於国家之大略,当世之大计,人之所不敢言而上之虚佇以待者,固将无所不闻矣。”
词语解释:侧伫  拼音:cè zhù
侧身佇待。谓渴望。 唐 杜甫 《壮游》诗:“羣凶逆未定,侧佇英俊翔。” 清 龚自珍 《饮少宰王定九丈鼎宅少宰命赋诗》:“与公同里復同姓,海内侧佇岂但吾徒望。”
词语解释:澹伫  拼音:dàn zhù
犹澹泞。 宋 张元干 《天仙子》词:“楼外轻阴春澹佇,数点杏梢寒食雨。”参见“ 澹泞 ”。
词语解释:澹泞  拼音:dàn nìng
(1).清深貌。一说水流动貌。《文选·木华〈海赋〉》:“泱漭澹泞,腾波赴势。” 李善 注:“澹泞,澄深也。”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皎晶如练,清明在空。俯睇冲融,得 渭 北之飞雁;斜窥澹泞,见 终南 之片石。” 唐 白居易 《送客回晚兴》诗:“参差乱山出,澹泞平江静。”
(2).和舒;荡漾。多形容春天的景色。 宋 范成大 《题徐熙杏花》诗:“老枝当岁寒,芳蘤春澹泞。”
词语解释:企伫  拼音:qǐ zhù
(1).踮起脚来等待。表示急切盼望。《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实怀鹤立企佇之心。” 宋 王安石 《答蔡天启书》:“何时南来?日以企佇。”
(2).因景仰而久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敬问墟坟,企佇原隰;墟墓徒存,精灵永戢。”
词语解释:倾伫  拼音:qīng zhù
谓殷切期待。《宋书·武帝纪中》:“百工歌於朝,庶民颂於野,亿兆抃踊,倾佇维新。”
词语解释:迟伫  拼音:chí zhù
犹踌躇。 唐 王翰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香扇斜开九华照,含情迟佇惜韶年。” 明 汤显祖 《与曾金简》:“迴鴈有音,迟佇无尽。”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踌躇可作迟佇,又可作跢跦。”
词语解释:踌伫  拼音:chóu zhù
踌躇。徘徊不进。 南朝 宋 鲍照 《代櫂歌行》:“惊波无留连,舟人不踌竚。”
词语解释:停伫  拼音:tíng zhù
停留伫立。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他们先还满面惊惶的停佇在各家正准备关闭的门前……慢慢的他们镇定了。” 蔡若虹 《金缕曲》:“曲径通幽处,傍山行,几回远眺,几回停伫。”
词语解释:钦伫  拼音:qīn zhù
敬仰想望。《隋书·炀帝纪上》:“ 周 称多士, 汉 号得人,常想前风,载怀钦佇。”
词语解释:跂伫  拼音:qí zhù
犹跂望。 宋 司马光 《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离羣纔宿昔,跂佇心已痗。”
词语解释:翘伫  拼音:qiào zhù
仰望等待。 清 林则徐 《辞两淮盐政呈》:“所有 则徐 感悚下忱,谨据实具呈。伏祈大人察覈转奏,不胜翘竚之至。”
词语解释:踟伫  拼音:chí zhù
犹踟蹰。徘徊貌。 明 汤显祖 《哀伟朋赋》序:“起而发烛踟佇,为贼而哀之。”
词语解释:勤伫  拼音:qín zhù
殷切思念。《隋书·张煚传》:“朕初临四海,思存政术,旧齿名贤,实怀勤佇。”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吾见公妻来,思公道义,乃心勤佇,愿见颜色。”
词语解释:跢伫  拼音:dài zhù
徘徊停留。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龙池春游曲》:“含羞折花空断肠,跢佇路侧盻斜阳。”
词语解释:你伫
词语解释:蚩伫
鲁钝庸劣
词语解释:东轩伫  拼音:dōng xuān zhù
晋 陶潜 《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后因以“东轩佇”谓良友远隔两地。
词语解释:儃伫  拼音:chán zhù
徘徊佇立。 明 汪錂 《春芜记·候约》:“那里见他。小姐,你空儃佇。碧云望断人千里,多管是乔才脱赚伊。”
词语解释:元伫  拼音:yuán zhù
龟的异名。《太平御览》卷九三一引《南越志》:“龟甲名神屋,出 南海 ,生池泽中, 吴 越 谓之元佇。”
词语解释:眷伫  拼音:juàn zhù
眷念期待。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慧琰法师书》之二:“眷佇之深,无时不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