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首字词组
伦魁伦理伦等伦伍伦肤伦经伦望 
伦拟伦纪伦绪伦要伦侪伦物伦好 
伦比伦次伦侯伦色伦党伦理学伦敦塔 
伦辈伦叙伦鉴伦脊伦列伦巴伦徒 
伦类伦表伦谊伦质伦敦大学伦常伦敦 
伦匹伦序伦彝伦贯伦族伦品  

词语解释:伦魁  拼音:lún kuí
(1).指科举考试中夺魁为榜首。伦,通“ 抡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毛自知 夺伦魁恩,以首论用兵故也。”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伦魁光制策,正议触权奸。”
(2).特指状元。 明 章懋 《与谢木斋阁老书》:“宰辅则有 杜正献 、 李庄简 ,伦魁则有 詹騤 、 王佐 ,莫不表表於当时。”
词语解释:伦拟  拼音:lún nǐ
比较;比并。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颇烦伦拟,有异优崇。”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其年三月中,宴於 曲江亭 ,供帐之盛,罕有伦拟。” 宋 岳珂 《桯史·宣和御画》:“ 卢溪 、 与之 ,虽非可伦拟者,第详玩诗语,似不若前作简而有味云。”
词语解释:伦比  拼音:lún bǐ
等同,比并。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自 千乘 、 倪宽 以治《尚书》冠九卿,及所闻睹选举之士,擢升赞宪甚显,然未足絶伦比,而为县官兴滞立功也。” 唐 许浑 《赠萧鍊师》诗序:“善舞柸枝,宫中莫有伦比者。”《明史·黄福传》:“ 福 言智虑深远,六卿中谁伦比者?” 张贤亮 《夕阳》:“她仍然使他动情,仍然觉得她的美无与伦比。”
词语解释:伦辈  拼音:lún bèi
同辈;流辈。《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若令中正但考行伦辈,伦辈当行均,斯可官矣。” 宋 王栐 《燕翼贻谋录·进士特奏》:“苟非才学超出伦辈,必自絶意功名之涂,无復顾藉。” 清 侯方域 《赠倪荥阳序》:“以此求天下士,何士不得?宜吾 王君 与其伦辈二三子之偕出其门也。”
词语解释:伦类  拼音:lún lèi
(1).事物之条理次序。《荀子·劝学》:“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臣道》:“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
(2).指按不同的等类区分事物,使之条理化。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皇子概作合传为非》:“凡史宜据事实书,不必下褒贬。然分析伦类,则不可无。”
(3).流辈。 唐 方干 《偶作》诗:“若於巖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紫庭 见解超卓,迥出伦类。”
(4).指类同。 郭沫若 《暴虎辞》:“这在形式上和内容与前面诸作均不相伦类。”
(5).人伦道德之理。 宋 叶适 《李氏中洲记》:“反伦类者易知,合性命者难辨。”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君读书通古今,以伦类治家,使之服善而成材。”
词语解释:伦匹  拼音:lún pǐ
(1).流辈,同辈。 汉 应瑒 《驰射赋》:“尔乃结翻侔,齐伦匹。”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太子伎艺多能,独拔伦匹。”
(2).类比,比并。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準格。” 唐 元稹 《论教本书》:“此所谓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之化也,岂直修废学,选司成而足伦匹其盛哉?” 明 吴承恩 《德寿齐荣颂》:“相门五世具庆荣华……编简所书亦无伦匹。”
(3).配偶。 前秦 苏蕙 《璇玑图》诗:“臣贤惟圣配 英 皇 ,伦匹离飘浮 江 湘 。”
词语解释:伦理  拼音:lún lǐ
(1).事物的条理。《礼记·乐记》:“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郑玄 注:“伦,犹类也。理,分也。”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状》:“每路一州,先次推行,令一州中略成伦理。一州既成伦理,一路便可推行。” 明 郑瑗 《井观琐言》卷一:“ 马迁 才豪,故叙事无伦理,又杂以俚语,不可为训。”
(2).人伦道德之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汉 贾谊 《新书·时变》:“ 商君 违礼义,弃伦理。”《朱子语类》卷七二:“正家之道在於正伦理,篤恩义。” 明 谢镋 《四喜记·泥金报捷》:“弟先兄伦理非宜。” 冯雪峰 《苦力父子》:“他们也就常常表现了伦理的最高精神。”
词语解释:伦纪  拼音:lún jì
(1).伦常纲纪。 汉 贾谊 《新书·服疑》:“谨守伦纪,则乱无由生。”《元史·后妃传一·仁宗后阿纳失失里》:“上以奉宗祏之重,下以敍伦纪之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伦纪所关,事干天律。”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2).条理。 章炳麟 《辨诗》:“按《切韵》本考合南北正音,不失伦纪,《唐韵》因之。”
词语解释:伦次  拼音:lún cì
条理次序。《北齐书·冯子琮传》:“﹝ 冯子琮 ﹞擢引非类,以为深交;纵其子弟,官位不依伦次。”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古风》五十九首非一时之作,年代先后,亦无伦次。”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今天的说话很没有伦次,望诸君原谅。”
词语解释:伦叙
亦作“伦叙”。 有条理;顺序。《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所以伦敍,四门所以穆清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闕伦叙。” 清 戴名世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一时名流以伦敍有定,请早建太子。”
词语解释:伦表  拼音:lún biǎo
流辈之上。《明史·黄道周传》:“品行高峻,卓絶伦表,不如 刘宗周 。”
词语解释:伦序  拼音:lún xù
(1).流辈;等类。《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方之古贤,实有伦序;採之於今,超焉絶俗。”
(2).有条理,顺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傅毅 所制,文体伦序。”《南齐书·礼志下》:“礼有伦序,义无徒设。”《隋书·魏澹传》:“ 高祖 以 魏收 所撰书,褒贬失实, 平绘 为《中兴书》,事不伦序,詔 澹 别成《魏史》。” 蒋士超 《慧山谒泰伯庙》诗:“世家已是魁伦序,人表何由止上中。”
词语解释:伦等  拼音:lún děng
(1).等级。《管子·君臣下》:“贵贱有义,伦等不踰,则有功者劝。”
(2).同辈,流辈。《六韬·武骑士》:“壮健捷疾,超絶伦等。”《周书·王杰传》:“亲待日隆,赏赐加于伦等。” 宋 岳飞 《奏乞终制第三札子》:“臣叨荷圣恩,实倍伦等。”
词语解释:伦绪  拼音:lún xù
条理;头绪。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 两淮 屯田,两年来措置,不知成伦绪否?”《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帝问 王安石 :‘制置条例如何?’ 安石 曰:‘已检讨文字,略见伦绪。’”
词语解释:伦侯  拼音:lún hòu
秦 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史记·秦始皇本纪》:“伦侯 建成侯 赵亥 、伦侯 昌武侯 成 、伦侯 武信侯 冯毋择 。” 司马贞 索隐:“爵卑於列侯,无封邑者。伦,类也,亦列侯之类。”
词语解释:伦鉴  拼音:lún jiàn
品评鉴定。 唐 吴融 《阌乡寓居·蛙声》诗:“ 稚圭 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皷吹同。”
词语解释:伦谊  拼音:lún yì
人伦大义。 明 李东阳 《南行稿序》:“独伦谊风俗之大,人情物理之详且备,於此有得焉。”
词语解释:伦彝  拼音:lún yí
伦常。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互醋》:“我寧甘一死,难居侧室乱伦彝。”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十餘年苟且偷生,不顾伦彝。”
词语解释:伦伍  拼音:lún wǔ
同辈,流辈。《宋书·臧质传》:“僕以不肖,过蒙荣私,荷佩升越,光絶伦伍。”
词语解释:伦要  拼音:lún yào
根据伦理所规定的准则。语本《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孙星衍 疏:“伦者, 郑 注《学记》云:‘理也。’要者, 郑司农 注《周礼》云:‘簿书也。’”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伦要之列,我不得而增减之。”
词语解释:伦色  拼音:lún sè
选择合适的颜色。伦,通“ 抡 ”。 汉 贾谊 《新书·辅佐》:“道行……掌僕及舆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骤徐疾之节;春夏秋冬用之伦色。”
词语解释:伦脊  拼音:lún jǐ
道理;条理。语本《诗·小雅·正月》:“维号斯言,有伦有脊。” 毛 传:“伦,道;脊,理也。”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引作“维号斯言,有伦有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文海》:“ 淳熙 间,詔 临安府 开《文海》, 周益公 奏:‘《文海》乃近时 江鈿 编类,殊无伦脊。’” 章炳麟 《訄书·订文》:“是故国有政者,其伦脊必析,纲纪必秩,官事民志日以孟晋。”
词语解释:伦质  拼音:lún zhì
伦理。人伦道德之理。《逸周书·武纪》:“国有本,有干,有权,有伦质,有枢体……政教顺成,伦质也。”《逸周书·武纪》:“土地未削,人民未散,国权未倾,伦质未移,虽有昏乱之君,国未亡也。”
词语解释:伦贯  拼音:lún guàn
犹言源流。 宋 叶适 《宋廏父墓志铭》:“时诸儒以观心空寂名学……君固未信,质於余。余为言学之本统,古今伦贯,物变终始,所当究极。”
词语解释:伦肤  拼音:lún fū
选择精美的肉类。伦,通“ 抡 ”。《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伦肤九,实於一鼎。” 郑玄 注:“伦,择也。肤,胁革肉,择之取美者。”《仪礼·公食大夫礼》:“伦肤七。” 郑玄 注:“伦,理也。谓精理滑脃者。”
词语解释:伦侪  拼音:lún chái
比并。 林纾 《百大家评选韩文菁华录序》:“ 汉 人如 杨 、 马 、 班 、 刘 ,以鸿丽之作,俗眼为所震眩……以为傅饰以鲜荣之辞语,即可伦儕于 汉 氏。”
词语解释:伦党  拼音:lún dǎng
(1).同辈,流辈。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翱翔伦党之间,弄姿帷房之里。”
(2).拣选同类的人。伦,通“ 抡 ”。《后汉书·崔骃传》:“游不伦党,苟以徇己,汗血竞时,利合而友。”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后汉书》“游不伦党”:“伦,择也。游不伦党,谓交不择类也。”
词语解释:伦列  拼音:lún liè
等比,类比。《墨子·大取》:“义可厚厚之,义可薄薄之,之谓伦列。”《墨子·大取》:“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己在所爱,爱加於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
词语解释:伦敦大学  拼音:lún dūn dà xué
英国的综合性大学。1836年创建于伦敦。由大学学院、理工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国王学院、教育学院等五十多所院校所组成。各院校的系科设置各有特色。
词语解释:伦族  拼音:lún zú
所属之族。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五例》:“至于同类之中,各有伦族。”
词语解释:伦经  拼音:lún jīng
天道人伦的常则。《庄子·天运》:“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 成玄英 疏:“伦,理;经,常也。言……夏盛冬衰,春文秋武,生杀之理,天道之常。”《司马法·天子之义》:“古之教民,必立贵贱之伦经。”
词语解释:伦物  拼音:lún wù
人伦物理。指人之常情,事物的常理。 明 李贽 《答邓石阳》:“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序》:“精极蜎蠖不为奥,博周伦物不为末。”
词语解释:伦理学  拼音:lún lǐ xué
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相互间和人们对社会国家等的义务的科学。
词语解释:伦巴  拼音:lún bā
[西rumba]交际舞的一种。原是 古巴 的黑人舞。 马中骏 等《屋外有热流》:“你教我跳个‘伦巴’,活动活动。”
词语解释:伦常  拼音:lún cháng
人与人相处的常道。特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即认为这种道德所规范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即五伦,是不可改变的常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干名义,瀆伦常,败风俗,皆王法之所必禁也。”《红楼梦》第一○七回:“ 贾政 最循规矩,在伦常上也讲究的。” 聂绀弩 《读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古迹’之类本是用各种方法造出来的;关心伦常的人说是孝子孝女什么的。”
词语解释:伦品  拼音:lún pǐn
等类品第。 明 宋濂 《白云稿序》:“凡阴阳盈虚之运,民物伦品之理,万汇屈伸之变,皆随事而著,源源乎罔知其所穷。”
词语解释:伦望  拼音:lún wàng
流辈中的声望。《魏书·酷吏传·羊祉》:“詔册褒美,无替伦望。”
词语解释:伦好  拼音:lún hǎo
同辈友好。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惟别之后,离群独游,背荣宴,辞伦好,经迥路,涉沙漠。”
词语解释:伦敦塔  拼音:lún dūn tǎ
英国古城堡。在伦敦市内泰晤士河北岸。由占地约7公顷的庞大建筑群组成,中心为白塔,高约27米。四周围绕十三座塔,外层筑有护城壕。1140年起为王宫,历时四百多年。后曾作国家监狱。现为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
词语解释:伦徒  拼音:lún tú
各种等类的人物。《商君书·壹言》:“秉权而立,垂法而治……若此,国制明而民力竭,上爵尊而伦徒举。”
词语解释:伦敦  拼音:lún dūn
英国首都,多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