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伤心 拼音:shāng xīn
(1).心灵受伤,形容极其悲痛。《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 孔 传:“民无不衋然痛伤其心。”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故祸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伤心。”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宋 陆游 《重过沉园作》诗之一:“伤心桥下春波緑,曾是惊鸿照影来。” 元 萨都剌 《百字令·登石头城》词:“伤心千古, 秦淮 一片明月。” 巴金 《五十多个》:“ 孙二嫂 坐在雪地上,埋下头摇着她怀里的死孩子,哭得很伤心。”
(2).极甚之词,犹言万分。 唐 李白 《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诗之一:“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明 刘基 《摸鱼儿·金陵秋夜》词:“回首碧空无际,空引睇,但满眼芙蓉黄菊伤心丽。”词语解释:伤春 拼音:shāng chūn
(1).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唐 司空曙 《送郑明府贬岭南》诗:“青枫江色晚, 楚 客独伤春。” 唐 朱绛 《春女怨》诗:“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呀,老姥姥,你怎的説这话。 惜春 年纪小,也怪他伤春不得。你年纪这般老大,也説这般伤春的话,成甚么样子!”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2).旧指春日施刑,不顺天时,故谓之伤春。《旧唐书·于志宁传》:“令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窃案《左传》 声子 曰:‘赏以春夏,刑以秋冬。’顺天时也。”词语解释:伤神 拼音:shāng shén
(1).耗损精神。《韩非子·解老》:“故以 詹子 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志盛者思鋭以胜劳,气衰者虑密以伤神。” 唐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之二:“ 柏梁 沉饮自伤神,犹闻驻颜七十春。” 巴金 《探索与回忆·说梦》:“人说做梦伤神,又说做梦精神得不到休息,等于不睡。”
(2).伤心。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造分手而衔涕,咸寂寞而伤神。” 唐 杨炯 《温江县令任冕神道碑》:“佳人不再, 荀奉倩 之伤神,赤子无期, 潘安仁 之惨慟。” 宋 梅尧臣 《范饶州夫人挽词》之一:“江边有孤鹤,嘹唳独伤神。” 郭沫若 《恢复·归来》:“她来时有时竟不敢和我见面,只坐在偏僻处,望着我伤神。”词语解释:伤情 拼音:shāng qíng
伤感。 汉 班彪 《北征赋》:“日晻晻其将暮兮,覩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唐 元稹 《寄乐天》诗:“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落絮飞花满帝城,看看春尽又伤情。”词语解释:伤离 拼音:shāng lí
为离别而感伤。 唐 王昌龄 《送程六》诗:“冬夜伤离在 五溪 ,青鱼雪落鱠橙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盖古乐府多托於闺情女思, 青莲 深於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 郁达夫 《赠别》诗:“伤离我亦天涯客,一样青衫有泪痕。”词语解释:伤怀 拼音:shāng huái
伤心。《诗·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愴然伤怀。” 宋 秦观 《满庭芳》词:“伤怀,增悵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明 谢谠 《四喜记·红楼遣思》:“对景越伤怀,并头花空满臺,今番受尽相思害。” 朱自清 《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词语解释:伤时 拼音:shāng shí
因时世不如所愿而哀伤。 汉 王逸 有《九思·伤时》篇。 唐 杜甫 《通泉驿》诗:“伤时愧 孔父 ,去国同 王粲 。” 前蜀 韦庄 《中渡晚眺》诗:“ 魏王堤 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章五:“有的看见禾黍,发出国破的悲吟,有的生逢乱世,发出伤时的哀感。”词语解释:伤悲 拼音:shāng bēi
悲伤。《诗·小雅·采薇》:“行道迟迟,载渴载飢。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长歌行之一》:“百川东到海,何时復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前汉书平话》卷上:“﹝ 韩信 ﹞今作闲人坐家致仕,今亦要将 韩信 斩首, 吕后 逼吾( 萧何 )定计,不由我矣,实可伤悲。”《红楼梦》第八十回:“﹝ 香菱 ﹞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八场:“久别重逢 梁山伯 ,倒叫我又是欢喜又伤悲。喜的是今日与他重相会,悲的是美满姻缘已拆开。”词语解释:伤别 拼音:shāng bié
因离别而悲伤。 唐 李白 《忆秦娥》词:“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 伤别。” 郑振铎 《海燕·离别》:“在强装的笑容间,我看出万难遮盖的伤别的阴影。”词语解释:伤人 拼音:shāng rén
使人受到伤害。例如:批评性的意见时常伤人很重。词语解释:伤今 拼音:shāng jīn
忧思今日。常用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宋 辛弃疾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漫赢得、伤今感旧。”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伤今悼古,牢笼百态,可以超迈当世者,则於《覆瓿集》见之。” 鲁迅 《准风月谈·双十怀古》:“附记:这一篇没有能够刊出,大约是被抽去了的,盖双十盛典,‘伤今’固难,‘怀古’也不易了。”词语解释:伤嗟 拼音:shāng jiē
悲伤感叹。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怀此殊才,实可伤嗟。” 唐 白居易 《酬微之》诗:“吟翫独当明月夜,伤嗟同是白头时。”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玉山席上题壁》曲:“脱帽临风,停杯问月,往事伤嗟。”词语解释:伤弓 拼音:shāng gōng
受过箭伤的鸟,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 唐 杜甫 《归雁》诗之二:“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当是时,执政者皆叹息 鲁公 伤弓,故虑患之深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 鹤 ( 赵鹤 )政尚严厉,所至考校生员,多所罢黜…… 鹤 去,以 贵溪 江潮 代之。 潮 亦风裁澟然。生员之伤弓者犹畏之。”参见“ 伤弓之鸟 ”。
词语解释:伤弓之鸟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雁从东方来, 更羸 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 曰:‘然则射可至此乎?’ 更羸 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羣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於虚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着头,只顾走。” 赵本夫 《卖驴》:“此时, 孙三 老汉犹如‘伤弓之鸟,落于虚发’,经不得一点风吹草动了!”词语解释:伤秋 拼音:shāng qiū
悲秋,对秋景而伤感。 唐 韩愈 《祖席·秋字》诗:“ 淮南 悲木落,而我亦伤秋。” 唐 卢纶 《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诗:“风萤方喜夜,露槿已伤秋。”词语解释:伤生 拼音:shāng shēng
(1).伤害生命。《庄子·让王》:“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臣闻好兵犹好色也,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此理之必然者也。”《花月痕》第五回:“盖积劳所以致疾,而久鬱所以伤生。”
(2).妨害活人。《孝经·丧亲》:“三日而食,教民不以死伤生,毁不灭性。”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丧祭无度,伤生之蠹也。” 隋 王通 《中说·天地》:“古者不以死伤生,不以厚为礼。”
(3).犹杀生。《西游记》第七六回:“师父看见,又説我们伤生,只调柄子来打罢。” 巴金 《秋》三四:“ 张惠如 像对小孩子说话似地哂笑道:‘……我吃素,其实我只是不吃肉,这是因为我不赞成伤生。’”
(4).因活着而感到哀伤。 明 李贽 《焚书·伤逝》:“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伤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故吾直谓死不必伤,唯有生乃可伤耳。勿伤逝,愿伤生也。”词语解释:伤感 拼音:shāng gǎn
因感触而悲伤。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色如桃花》:“ 侯夫人 一日自经於栋下,臂悬锦囊,中有文,左右取以进,帝反覆伤感。” 宋 柳永 《满江红》词:“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秋公 见牡丹茂盛如初,伤感不已。”《红楼梦》第二六回:“‘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 黛玉 ﹞越想越伤感起来。” 巴金 《家》十五:“我想了两句诗:‘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你想,这情景怎不叫人伤感!”词语解释:伤廉 拼音:shāng lián
损害廉洁。《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文选·陆机〈文赋〉》:“苟伤廉而衍义,亦虽爱而必捐。” 李善 注:“言他人言,我虽爱之,必须去之也。 王逸 《楚辞注》曰:‘不受曰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 平中丞 説:‘这样寿礼,清而不俗,就收了他也是不伤廉的。’”词语解释:伤魂 拼音:shāng hún
伤神,伤心。《吕氏春秋·禁塞》:“单唇乾肺,费神伤魂。” 唐 李嘉祐 《送朱中舍游江东》诗:“若到 西陵 征战处,不看秋草自伤魂。” 明 袁宏道 《又述旧西山下有门头村多精蓝》诗:“是日把杯人已往,雏鶯新柳也伤魂。”词语解释:伤残 拼音:shāng cán
(1).损害,伤害。 唐 吕岩 《忆江南》词:“ 彭祖 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转伤残,谁是识阴丹。”《再生缘》第二二回:“这个演武场中,只许各人赌胜,不可伤残。”
(2).残缺,残破。 宋 苏轼 《咏怪石》诗:“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新起之贼,实多於剿除之数,地方之伤残更甚,黎庶之疾苦更深。”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谈话》:“ 中国 的文明,就是这样破坏了又修补,破坏了又修补的疲乏伤残可怜的东西。”
(3).受伤残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説附上兖州蔡太尊之四》:“今赋役未清,反遭荼毒,肢体伤残,甚於赔累,是卑职之申请适有以误之也。” 李强 杜印 《在风雨中长大》九:“ 小明 爸爸艰难地移动着伤残的身体爬到他跟前。”词语解释:伤和 拼音:shāng hé
(1).谓伤害天地中和之气。《后汉书·质帝纪》:“怨气伤和,以致灾眚。”《后汉书·霍谞传》:“伤和致灾,为害滋甚。”
(2).指违反为人的中和之道。 宋 陈师道 《送检法赵奉议》诗:“勇鋭闭房犹着酒,切深疾恶反伤和。”词语解释:伤风 拼音:shāng fēng
(1).即感冒。《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伤风》“肺主皮毛感邪风”注:“伤风者,风邪伤卫也。卫主皮毛,内合于肺,故令身体发热憎寒,头疼有汗,嚏涕鼻塞声重,不时咳嗽也。”《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鼓山神晏国师》:“ 皷山 门下不得咳嗽,时有僧咳嗽一声,师曰:‘作甚么?’曰:‘伤风。’”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 上海 已热起来,我们总算好的,但因天气及卫生设备不好,常不免小病,如伤风及肚泻之类。”
(2).为风所伤犯。 宋 朱淑真 《春日杂书》诗:“月筛窗幌好风生,病眼伤风泪欲倾。”词语解释:伤禽 拼音:shāng qín
受过箭伤的鸟。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唐 刘禹锡 《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凄然继和兼寄安平》诗:“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参见“ 伤弓之鸟 ”。
词语解释:伤弓之鸟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雁从东方来, 更羸 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 曰:‘然则射可至此乎?’ 更羸 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羣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於虚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着头,只顾走。” 赵本夫 《卖驴》:“此时, 孙三 老汉犹如‘伤弓之鸟,落于虚发’,经不得一点风吹草动了!”词语解释:伤麟 拼音:shāng lín
《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 孔子 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 颜渊 死,子曰:‘噫,天丧予!’ 子路 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获麟, 孔子 曰:‘吾道穷矣!’”后以“伤麟”感叹不得其时,不能施行正道。 唐玄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诗:“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宋 范仲淹 《寄赠林逋处士》诗:“朝廷唯荐鶚,乡党不伤麟。” 周咏 《去国吟》:“伤麟嘆凤復奚为,摘瓜煮豆岂足悲。”参见“ 获麟 ”。
词语解释:获麟 拼音:huò lín
(1).指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杜预 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 仲尼 伤 周 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
(2).指 春秋 末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歷 秦 汉 至於 后魏 ,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独至获麟以后,迄於 秦始 ,实为 中国 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
(3).指 汉武帝 太始 二年捕获白麟事。《汉书·武帝纪》:“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见上帝,西登 陇首 ,获白麟以馈宗庙。”《后汉书·班彪传》:“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马迁 ……据 楚 汉 列国时事,上自 黄帝 ,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
(4).喻指著作的绝笔。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於《金楼》之制。” 唐 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词语解释:伤摧 拼音:shāng cuī
(1).悲伤。 晋 潘岳 《寡妇赋》:“顾影兮伤摧,听响兮增哀。”
(2).伤亡。 清 张维屏 《三将军歌》:“ 英 夷犯 上海 ,公守西炮台,以炮击夷兵,夷兵多伤摧。”词语解释:伤寒 拼音:shāng hán
(1).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脉搏缓慢,脾脏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
(2).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痠痛,无汗脉紧等。词语解释:伤暮 拼音:shāng mù
谓自伤年老而志向不就。《南史·范缜传》:“﹝ 縝 ﹞年二十九,髮白皤然,乃作《伤暮诗》、《白髮咏》以自嗟。”词语解释:伤身 拼音:shāng shēn
(1).伤害身体。 汉 贾谊 《惜誓》:“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
(2).谓小产。《后汉书·华佗传》:“有 李将军 者,妻病,呼 佗 视脉。 佗 曰:‘伤身而胎不去。’” 清 黄生 《义府》卷下:“伤身,今小产也。”词语解释:伤酒 拼音:shāng jiǔ
因饮酒过度而致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葛花解酲汤》“葛花解酲发酒汗”注:“伤酒宜用葛花解酲汤汗之,汗出立愈。其证头痛懒食,呕吐身热,倦怠而烦,似乎外感而实非外感,皆因酒所致也。” 宋 晏殊 《寓意》诗:“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词语解释:伤目 拼音:shāng mù
谓见之令人伤感。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诔》:“生人之望已冥,死归之期又阻。痛心伤目,岂伊一事。” 明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幸喜得日暖风恬,相送起程,伤目兮桑榆暮景。”词语解释:伤夷 拼音:shāng yí
见“ 伤痍 ”。
词语解释:伤痍 拼音:shāng yí
亦作“ 伤夷 ”。
(1).创伤。多喻指疾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哭泣之声未絶,伤痍者未起。”伤痍,《汉书·娄敬传》作“伤夷”。 颜师古 注:“夷,创也,音痍。”《后汉书·庞参传》:“陛下愍百姓之伤痍,哀黎元之失业。”《明史·范济传》:“边塞絶伤痍之苦,閭里絶呻吟之声。” 郭沫若 《落叶》:“这使他的精神便受了莫大的伤痍了。”
(2).指受创伤或被挫伤。《新唐书·李愬传》:“ 愬 以其军初伤夷,士气未完,乃不为斥候部伍。”《新唐书·李愬传》:“士伤夷病疾,亲为营护。”词语解释:伤败 拼音:shāng bài
(1).谓作战受挫失败。《管子·任法》:“故遵主令而行之,虽有伤败,无罚。”《史记·楚世家》:“会 吴王 弟 夫概 见 吴王 伤败,乃亡归,自立为王。”《后汉书·西羌传论》:“﹝羣种﹞东犯 赵 魏 之郊,南入 汉 蜀 之鄙,塞 湟中 、断 陇道 ,烧陵园,剽城市,伤败踵係,羽书日闻。”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春秋·诗亡然后作春秋》:“逮 桓王 之立,诸侯背叛,王师伤败。”
(2).败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改易字体, 邵陵王 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 宋 苏轼 《缴还词头奏状·李定》:“今既言者如此,朝廷勘会得实,而使无母不孝之人,犹得以通议大夫分司南京,即是朝廷亦许如此等类得据高位,伤败风教,为害不浅。”词语解释:伤逝 拼音:shāng shì
(1).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北周 庾信 《纥豆陵氏墓志铭》:“ 孙子荆 之伤逝,怨起秋风; 潘安仁 之悼亡,悲深长簟。” 唐 司空图 《注愍徵赋述》:“破琴伤逝,无復知音。” 袁庙 祝鮀 《辛亥革命徵信录》序:“曾几何时,今其人多为异物,雄图壮志,百不一遂,不仅如诵怀旧之赋,兴伤逝之叹已也。”
(2).为死亡感到哀伤。 明 李贽 《焚书·伤逝》:“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伤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故吾直谓死不必伤,唯有生乃可伤耳。勿伤逝,愿伤生也。”词语解释:伤鸟 拼音:shāng niǎo
受过箭伤的鸟。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四:“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参见“ 伤禽 ”。
词语解释:伤禽 拼音:shāng qín
受过箭伤的鸟。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唐 刘禹锡 《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凄然继和兼寄安平》诗:“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参见“ 伤弓之鸟 ”。词语解释:伤世 拼音:shāng shì
伤害世俗的教化。《史记·乐书》:“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 张守节 正义:“乐教不时,伤世俗之化也。”词语解释:伤痕 拼音:shāng hén
(1).人体受伤所留下的痕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仵作揣摩了意旨,将无作有,多报的是拳殴脚踢致命伤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验》:“原告报有凶器,以凶器与伤痕比对,而是否所伤,易知也。”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章:“他的衣襟扯破了,脸上有带血的伤痕。”
(2).喻指精神上的苦痛。 巴金 《秋》七:“话是容易说的,但是要拭去一个女孩的痛苦的记忆,治愈她心上的伤痕,却是困难的了。”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二幕:“在天真无垢的小孩子心里,留下一道伤痕,不好,实在不好。”词语解释:伤怜 拼音:shāng lián
哀怜。 唐 元结 《〈贼退示官吏〉诗序》:“岂力能制敌歟?盖蒙其伤怜而已!”词语解释:伤痛 拼音:shāng tòng
(1).因受伤而疼痛。《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明日,中贵人復敛败卒尚四五千人,伤痛之声与尘埃相杂而至。”
(2).伤悼,哀痛。《史记·律书》:“今 匈奴 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后汉书·和熹邓皇后传》:“自谓感彻天地,当蒙福祚,而丧祸内外,伤痛不絶。”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逆党乃缚 海清 ( 雷海清 )於 戏马殿 ,支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 周恩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他们嘱咐党中同志不要因他们被捕而伤痛,要继续努力谋得革命的发展。”词语解释:伤哀 拼音:shāng āi
哀怜。《汉书·外戚传下·孝平王皇后》:“ 莽 敬惮伤哀,欲嫁之,乃更号为‘ 黄皇室主 ’。”词语解释:伤恻 拼音:shāng cè
悲伤同情,哀伤不忍。《晋书·成都王颖传》:“ 黄桥 战亡者有八千餘人,既经夏暑,露骨中野,可为伤惻。”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悼之情,弥以伤惻。”《隋书·高祖纪下》:“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惻。”词语解释:伤损 拼音:shāng sǔn
损害,损伤。《后汉书·李固传》:“ 固 受任之后,东南跋扈,两州数郡,千里萧条,兆人伤损,大化陵迟。”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清 林则徐 《会札澳门同知转谕唩嚟哆批驳哥耶拏禀》:“该舟师奉令查拏,除获犯之外,并不肯伤损一人。”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但﹝月亮﹞却还是安然地悬着,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毫无伤损。”词语解释:伤楚 拼音:shāng chǔ
哀痛。《晋书·孔坦传》:“得八月十五日书,知疾患转篤,遂不起济,悲恨伤楚,不能自胜。”《魏书·酷吏传·于洛侯》:“乃立四柱磔其手足,命将絶,始斩其首,支解四体,分悬道路。见之者无不伤楚,闔州惊震,人怀怨愤。”词语解释:伤气 拼音:shāng qì
(1).谓心志受挫。《文选·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迴肠伤气。” 李善 注:“言上诸声,能迴转人肠,伤断人气。”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於宦竖,莫不伤气,而况於慷慨之士乎!”
(2).谓发怒。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而与属吏言,未曾伤气,不叱责一官。”
(3).损伤元气。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发疟子伤气,得吃呀, 赵大爷 !”
(4).方言。谓情绪低落。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二十章:“‘你甭伤气。’‘哎呀!看你说的!群众议论一下,我能躺倒吗?’”词语解释:伤口 拼音:shāng kǒu
受伤破裂的地方。多指人或其他动物的皮肤、肌肉、黏膜等而言。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九章:“没有绷带,她们就把自己的被单扯了,消消毒,给战士们裹扎伤口。” 巴金 《英雄的故事·军长的心》:“就在这路口有一棵大树,枝上有一个新的伤口。”词语解释:伤忧 拼音:shāng yōu
忧伤。 晋 张载 《拟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营州 ,欲往从之路阻修。登崖远望涕泗流,我之怀矣心伤忧。”词语解释:伤俗 拼音:shāng sú
(1).失之俗气。《梁书·文学传上·何逊》:“ 云 ( 陆云 )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 何 生矣。’”
(2).谓不合世俗。 宋 欧阳修 《鉴画》:“余非知画者,强为之説,但恐未必然也。然世谓好画者,亦未必能知此也。此字不乃伤俗耶?”词语解释:伤悴 拼音:shāng cuì
悲伤,忧伤。《后汉书·李固传》:“ 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心惙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词语解释:伤叹 拼音:shāng tàn
亦作“ 伤嘆 ”。 悲伤感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洪 不屈, 绍 杀 洪 ,邑人 陈容 为丞,谓曰:‘寧与 臧洪 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 绍 又杀之,士为伤叹。” 隋炀帝 《答智顗蒋州事书》:“僧众无依,实可伤叹。”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父弃之而去。其师命相狎暱者阴随之,归告同党,共加伤叹。” 明 张纶 《林泉随笔》:“若 昭君 者,虽一时不遇,而千载之下,莫不歌咏而伤嘆之。”词语解释:伤锦 拼音:shāng jǐn
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 欲使 尹何 为邑。 子产 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 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 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侨 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因以“伤锦”谓不熟习政事而出任职官必将贻误公务。 宋 王安石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李王二公书画》:“自此絶意荣望,敢意字民,復在畿邑,斐然学製,寧逃伤锦之讥,旷败必矣。”词语解释:伤水 拼音:shāng shuǐ
指牲口饮水不节而致病。《流沙坠简考释·方技类》:“治马伤水方:薑、桂、细辛、皂荚、付子各三分,远志五分,桔梗五分,鷄子十五枚。”电影剧本《青松岭》十七:“ 老满 问:‘大哥,这马得什么病啦?’ 张万山 回答道:‘伤水啦!’”词语解释:伤屈
冒犯词语解释:伤害 拼音:shāng hài
(1).使身体组织受到损害。《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肠胃,民多疾病。”《老残游记》第一回:“谁知那演説的人,敛了许多钱去,找了一块众人伤害不着的地方,立住了脚。”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鲁侍萍 :(高声) 大海 ……你要是伤害了 周 家的人,不管是那里的老爷或者少爷,你只要伤害了他们,我是一辈子也不认你的。”
(2).特指杀害,谋害。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臣伏见六月八日勑,以狂贼伤害宰臣,擒捕未获。” 元 无名氏 《黄鹤楼》第二折:“ 周瑜 他要伤害 玄德公 。”
(3).泛指损害。《汉书·赵充国传》:“今虏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伤害。” 刘绍棠 《西苑草》二:“我知道,这对你的感情和自尊心,是多么大的伤害。” 郭鹏 《刘亚生》:“我当时还担心他不能够理解,从而伤害了团结。”词语解释:伤乖 拼音:shāng guāi
因离别而悲伤。 唐 韦应物 《答裴丞说归京所献》诗:“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词语解释:伤毁 拼音:shāng huǐ
损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四壁隐起,雕刻为君臣官属、龟龙麟凤之文,飞禽走兽之像,作制工丽,不甚伤毁。”词语解释:伤胃 拼音:shāng wèi
方言。谓烦恼。 沙汀 《困兽记》二七:“我问你哟,究竟啥事情我使你这样的伤胃呵?” 沙汀 《风浪》:“‘挨点骂就这样伤胃呀?’她望着他反问道。”词语解释:伤触 拼音:shāng chù
冒犯。《水浒传》第二一回:“便是小贱人有些言语高低,伤触了押司,也看得老身薄面,自教训他与押司陪话。”《天雨花》第十一回:“只怪妮子多违拗,只恃娇痴伤触人。”词语解释:伤违 拼音:shāng wéi
因别离而悲伤。 宋 梅尧臣 《依韵和玉汝对月见怀西轩》:“夜深依岸落,寒色入伤违。”词语解释:伤苦 拼音:shāng kǔ
(1).怕苦。《晏子春秋·问上四》:“用智者不偷业,用力者不伤苦。”
(2).伤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 陆元方 常任天官侍郎,临终曰:‘吾年当寿,但以领选之日伤苦心神。’言讫而殁。”
(3).悲伤,悲痛。《花月痕》第十三回:“ 痴珠 病中见 阿寳 兄弟前来辞行,又是一番伤苦。”词语解释:伤缺 拼音:shāng quē
破损。《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甌,无一伤缺。”词语解释:伤悼 拼音:shāng dào
(1).忧伤,哀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 既以适居 长沙 , 长沙 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唯 庄周 、 司马迁 、 柳宗元 三人者,伤悼不遇,怨诽形於简册,其於圣贤自得之乐,稍违异矣。” 沙汀 《困兽记》七:“这是那种柔弱的自己伤悼的悯笑,在他一向很少有过。”
(2).对死者的悲伤悼念。《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又自为作赋以伤悼夫人。”《周书·令狐整传》:“ 太祖 伤悼之,遣使者监护丧事。” 宋 宋濂 《送安南使臣杜舜卿序》:“皇情衋然伤悼,退而叹曰:‘ 日煃 ( 陈日煃 )率先内附朕意,西南之民将有攸赖,不知贤王何去朕之急也。’”《三国演义》第五三回:“ 孙权 闻 慈 死,伤悼不已,命厚葬於 南徐 北固山 下,养其子 太史亨 於府中。”词语解释:伤刻 拼音:shāng kè
谓过于刻薄。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出绳墨以伤刻,心好杀而安忍者,虐人也。”词语解释:伤乱 拼音:shāng luàn
(1).伤害,损害。《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杨宣 对曰:‘五侯封日,天气赤黄, 丁 傅 復然。此殆爵土过制,伤乱土气之祥也。’”
(2).指悲伤离乱。 聂绀弩 《兔先生的发言》:“兔先生饱经伤乱,精神渐渐颓丧。”词语解释:伤单 拼音:shāng dān
仵作验伤后填写的受伤者或因伤致死者的伤痕检验单。单中伤痕等重要项目,旧时亦有由州县长官亲笔填写者。《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知县﹞取了伤单,回到县中,将一干人犯口词取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印官亲验》:“凡伤痕等项,俱宜本官亲笔填记,口供令刑书写记。记毕,本官看明判日,同亲记伤单,亲带回衙。”词语解释:伤家 拼音:shāng jiā
病人。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只愿的依本分,伤家没变证,慢慢的传受阴阳。”词语解释:伤夷折衄
遭受创伤,导致挫败词语解释:伤辞
古时为相识者死亡而作的哀辞词语解释:伤教败俗 拼音:shāng jiào bài sú
见“ 伤化败俗 ”。
词语解释:伤化败俗 拼音:shāng huà bài sú
败坏教化和风俗。《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姦成富, 曲叔 、 稽发 、 雍乐成 之徒,犹復齿列,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夫所尚不惇,则伤化败俗。”《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姦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亦作“ 伤教败俗 ”。 明 马中锡 《辠言》:“今诸小道家浅陋无理,葬得善地,虽杀人巨盗,亦可获福;课得美占,虽弑父与君,亦无大害。伤教败俗,莫过於此。”词语解释:伤斤动骨 拼音:shāng jīn dòng gǔ
1.见"伤筋动骨"。词语解释:伤殴 拼音:shāng ōu
殴打伤害。《南史·孔靖传》:“案律,子贼杀伤殴父母梟首。”词语解释:伤挫 拼音:shāng cuò
损伤挫折。《宋书·沉庆之传》:“卿为统任,当令处分有方,何蒙楯城下,身受矢石邪。脱有伤挫,为损不少。”词语解释:伤疻 拼音:shāng zhǐ
创伤。《旧唐书·哀帝纪》:“ 天祐 元年八月十二日, 昭宗 遇弑。翌日, 蒋玄暉 矫宣遗詔:‘……昭仪 李渐荣 、 河东夫人 裴贞一 潜怀逆节,輒肆狂谋,伤疻既深,已及危革。’”词语解释:伤枯 拼音:shāng kū
受伤枯萎。《后汉书·襄楷传》:“其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城傍竹柏之叶,有伤枯者。”词语解释:伤暑 拼音:shāng shǔ
为暑气所伤,中暑。 汉 焦赣 《易林·复之无妄》:“踦牛伤暑,不能成亩。”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秦少游 ﹞至 藤 ,伤暑困卧,至八月十二日,啟手足於江亭上。”《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伤暑,又叫感暑,是人体感受了暑天火热之气而引起的,属于中暑的轻症。”词语解释:伤热 拼音:shāng rè
蔬菜或水果因受热而损坏。词语解释:伤犯 拼音:shāng fàn
冒犯,触犯。《朱子语类》卷七十:“那人也无十分伤犯底事。”《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其中便有难於严禁之处,恐怕伤犯客人面子。” 郭沫若 《〈孔雀胆〉二三事》:“ 中国 成为‘民国’已经三十三年了,‘皇帝陛下’这些名称似乎已经是博物馆里面的东西,然而 秦始皇 还是伤犯不得。”词语解释:伤怆 拼音:shāng chuàng
悲伤。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格固新奇,情亦伤愴。”词语解释:伤沮 拼音:shāng jǔ
沮丧,委靡不振。《旧唐书·李愬传》:“兵士摧败之餘,气势伤沮, 愬 揣知其情,乃不肃军阵,不齐部伍。”词语解释:伤沴 拼音:shāng lì
受伤害而不流通。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岁运有主气,有客气……逆主之气为害暴,逆客之气为害徐;调其主客,无使伤沴,此治气之法也。”词语解释:伤惜 拼音:shāng xī
哀伤惋惜。《后汉书·种暠传》:“ 匈奴 闻 暠 卒,举国伤惜。”《南史·何尚之传》:“﹝ 何偃 ﹞卒官, 孝武 与 颜竣 詔,甚伤惜之。”词语解释:伤殒 拼音:shāng yǔn
犹言悲痛欲绝。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是岁八月十八日詔,以兵部员外郎、 晋昌 县太君来告第,摧慕感咽,五情伤殞。”词语解释:伤心蒿目 拼音:shāng xīn hāo mù
旧时谓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孔夫子 ﹞于是乎就喟嘆曰:‘吾与 点 也。’这句话正是个伤心蒿目之词,不是个志同道合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