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会稽 拼音:huì jī
(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词语解释:会须 拼音:huì xū
(1).适逢需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 北征, 袁虎 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 袁 倚马前令作。手不輟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2).应当。 唐 项斯 《山友赠藓花冠》诗:“会须寻道士,簪去遶霜坛。” 元 王恽 《平湖乐》曲:“会须满载,百壶春酒,挝鼓荡风猗。” 沉砺 《送穷》诗:“会须立马 昆仑 上,散髮披襟唱《大风》。”词语解释:会得 拼音:huì de
(1).犹言能理会,懂得。 唐 元稹 《嘉陵驿》诗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清 李渔 《比目鱼·改生》:“我们这一班兄弟,学了箇把月戏文,还不曾会得一两本。”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这也不能谓之失真,因为观者既经会得了内容,便是有了艺术上的真。”
(2).能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晚婆﹞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愁。”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我想,倘没有十月革命,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们见面,也未必会得出现的。”词语解释:会合 拼音:huì hé
(1).聚集;聚合。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虽羽驾尘襟,难於会合,而丹诚皎日,誓以周旋。”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五章:“在月影婆娑的白杨林里, 黑老蔡 一伙人和 杨英 他们会合了。”
(2).见面;相逢。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 宋 苏舜钦 《颍川留别王公辅》诗:“解携春波上,会合知何秋?” 冯雪峰 《秋夜怀若迦》:“在这样悲苦中,我们所祝福的,便只有在暗黑的秋夜,旷野里会有一地给你和妹妹一刹那的会合之一事了。”
(3).遇合。 宋 王安石 《何处难忘酒》诗之二:“何处难忘酒,君臣会合时。”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套曲:“失时也亡了家国,得意后霸了山河,也是君臣每会合。”
(4).匹配;配合。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四折:“既然姻缘会合,不是俺做大,一向收留在俺府中为女,也是天数。”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这等我们两箇的姻缘,毕竟在几时会合?”
(5).引申为交合。《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教妓女 红莲 假扮寡妇借宿,百般诱引……这般会合,那些个男欢女爱,是偶然一念之差。”
(6).指接合的地方。《文选·王褒〈洞箫赋〉》:“带以象牙,掍其会合。” 李善 注:“言以象牙饰其会合之际。”
(7).汇合。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 桑干河 ﹞再流下去十五里,到 合庄 ,就和 洋河 会合。”
(8).犹综合。 郁达夫 《回忆鲁迅》:“从这些地方,会合起来,大约他们反目的真因,也可以猜度到一二成了。”词语解释:会面 拼音:huì miàn
会见,见面。《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唐 钱起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诗:“出处离心尽,荣枯会面稀。”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战士们也都纷纷地围拢过来,来看这一对老战友的会面。”词语解释:会当 拼音:huì dāng
该当;当须。含有将然的语气。《艺文类聚》卷五四引 三国 魏 丁仪 《刑礼论》:“会当先别男女,定夫妇,分土地,班食物,此先以礼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桓道恭 ﹞常自带絳绵绳,箸腰中, 玄 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 宋 杨万里 《古路》诗:“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鯢。”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倘復纷紜,会当牺牲老屋。”词语解释:会见 拼音:huì jiàn
(1).会同朝见。《后汉书·第五伦传》:“﹝ 建武 ﹞二十九年,从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 伦 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
(2).跟别人相见。《周书·王褒传》:“白云在天,长离别矣,会见之期,邈无日矣。” 宋 苏轼 《与何浩然书》:“未即会见,千万珍重。” 冰心 《晚晴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一次的会见,就给我们以毕生难忘的印象。”
(3).有时用于外交场合。《光明日报》1989.2.26:“国家主席 杨尚昆 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 布什总统 。”
(4).将会见到。《晋书·索靖传》:“ 靖 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 洛阳 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元 沉禧 《一枝花》套曲:“会见悬鱼袋,行看佩虎符。”词语解释:会心 拼音:huì xīn
(1).领悟;领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简文 入 华林园 ,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 濠 濮 閒想也。’” 元 黄溍 《晓行湖上》诗:“会心乍有得,抚己还成叹。”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十章:“大家也颇同意于他的批评似的,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2).情意相合,知心。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晚定 崔 李 交,会心真罕儔。”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李杜往来诗》:“ 李太白 、 杜子美 在布衣时,同游 梁 宋 ,为诗酒会心之友。”词语解释:会同 拼音:huì tóng
(1).汇合。《书·禹贡》:“九河既道, 雷夏 既泽, 灉 沮 会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湖周五十里,城下陂池皆来会同。”
(2).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诗·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毛 传:“时见曰会,殷见曰同。绎,陈也。”
(3).泛指朝会。 晋 潘岳 《上客舍议》:“乃今四海会同,九服纳贡。”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合为朝覲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章炳麟 《箴新党论》:“声气相扶,交相诵美,哀亡上寿及以饮食会同之属,华实两尽,足以无憾。”
(4).聚会;会见。《南史·王悦之传》:“﹝ 王悦之 ﹞为吏部郎,邻省有会同者,遗 悦之 饼一甌。”
(5).会合有关方面共同办理。《檮杌闲评》第二六回:“且説 兖州 兵备道奉巡抚火牌,调 登州 营守备 苗先 ,会同道标把摠 吴成 等,领兵五千剿捕。”《人民日报》1982.3.9:“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科学技术政策,会同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提出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组织协调科学技术力量进行攻关。”词语解释:会意 拼音:huì yì
(1).六书之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依据事理加以组合,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拼合日、月两字,成一“明”字,表明亮、光明之义。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参见“ 六书 ”。
(2).会心;领悟。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宋 杨万里 《归途轿中读参寥诗》诗:“会意贪看三五句,回头悔失数重山。”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 颖铭 会意,便伸了一伸舌头,笑了一笑,恭恭敬敬的进去。”
(3).合意;中意。《周书·艺术传·姚僧垣》:“ 梁武帝 性又好之,每召 菩提 讨论方术,言多会意,由是颇礼之。”《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游於 太白山 ,每遇林泉会意,輒留连不能去。”《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杜牧》:“所至成欢,无不会意。”
(4).了解;同意。《三国志平话》卷下:“帝曰:‘太子但有公事,教军师会意者。’”
词语解释:六书 拼音:liù shū
(1).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
(2).亦称“ 六体 ”。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 汉 许慎 《〈说文〉叙》:“及亡 新 居摄,使大司空 甄丰 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 孔子 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 秦始皇帝 使 下杜 人 程邈 所作也。四曰左书,即 秦 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 六体 ”。词语解释:会昌 拼音:huì chāng
谓会当兴盛隆昌。《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蜀 有 汶阜 之山, 江 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文选·左思〈蜀都赋〉》:“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肹饗而兴作。” 李逵 注:“昌,庆也。言天帝於此会庆建福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璽运会昌,龙图受命。”《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精感耀魄,时膺会昌。”词语解释:会上 拼音:huì shàng
会试时考上。《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怎得我这 华轩 世兄下科高中了,同我们这 唐二老爷 一齐会上进士。”词语解释:会遇 拼音:huì yù
(1).会见;聚会。《史记·孔子世家》:“会 齐侯 夹谷 ,为坛位,土陛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南史·循吏传·何远》:“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唐 郑谷 《颜惠詹事即孤侄舅氏谪官黔巫舟中相遇》诗:“ 巴山 偶会遇, 江 浦共悲凉。”
(2).遭际,际遇。 宋 范仲淹 《青州谢上表》:“窃念臣赋才寡薄,抱节孤危,会遇不伦,进擢无状。”词语解释:会向 拼音:huì xiàng
犹应在。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臺月下逢。”词语解释:会应 拼音:huì yīng
犹会当。 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之二:“摇落会应伤岁晚,攀翻剩欲寄情亲。” 明 叶宪祖 《易水寒》第一折:“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词语解释:会府 拼音:huì fǔ
(1).斗魁的别称。指北斗七星中第一星至第四星。《新唐书·天文志一》:“斗魁谓之会府,阳精之所復也。”
(2).尚书省之别称。《旧唐书·代宗纪》:“至于领録天下之纲,综覈万事之要,邦国善否,出纳之由,莫不处正於会府也。” 唐 白居易 《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制》:“夫望优四皓,然后能调护春闈;才冠六卿,然后能纪纲会府。” 宋 曾巩 《相制三》:“朕飭正三省,纲理万事,号令所出,本诸西臺,閲审驳论,属之黄闥,推而达之,则在会府。”
(3).节度使之别称。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四登会府地,三掌 华阳 兵。” 仇兆鳌 注:“ 唐 时巡属诸州,以节度使为大府,亦谓之会府。”
(4).犹都会。 宋 文天祥 《建康》诗:“ 金陵 古会府,南渡旧陪京。”词语解释:会归 拼音:huì guī
(1).《书·洪范》:“会其有极,归其有极。”谓君王聚合诸侯臣民,有其准则;诸侯臣民归顺君王,亦有其准则。后以“会归”为共同依归的极则。《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説相腾。道隐小成,其来旧矣,不有会归,争驱靡息。” 唐 吕温 《代百官请上尊号第三表》:“臣闻强名曰道,莫体混元之功;推大於天,岂报生成之德。徒以定物视听,示人津涯;俾其会归,有所则象。”
(2).会合;归结。 唐 王勃 《八卦卜大演论》:“故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一》:“凡此数説,虽不能会归於一,要其大致,皆谓别异衣服以愧辱之,而不至於用刑。”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把理与事这样统一起来认识,就可以从语言上会归宗旨,而不是强为之解。”
(3).结局,结果。 清 蒋士铨 《香祖楼·转情》:“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苦趣。”词语解释:会友 拼音:huì yǒu
(1).聚集朋友。《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有文才的好友。《艺文类聚》卷四五引 北齐 邢邵 《广平王碑文》:“侍讲 金华 ,参游 铜雀 ,出陪芝盖,入奉桂室,充会友之选,当拾遗之举。”
(3).友朋相会。 宋 徐铉 《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诗:“会友少於分袂日,謫居多却在朝时。”
(4).犹会员。《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造兵器》:“这一天, 上帝会 的会友们,全都集中到 金田村 。” 章炳麟 《亚洲和亲会约章》:“开会时记入新会员於名簿,并介绍之於各会友。”词语解释:会葬 拼音:huì zàng
(1).参加葬礼;会合送葬。《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之薨也,有 宋 师,太子少,葬故有闕,是以改葬。 卫侯 来会葬。”《后汉书·杨赐传》:“公卿已下会葬。”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祭品象物,多难指名,会葬者盖相摩。”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 唐文宗 令全部宦官去会葬, 郑注 纵亲兵杀死全部宦官。”
(2).合葬。《史记·吕不韦列传》:“ 始皇 十九年,太后薨,諡为 帝太后 ,与 庄襄王 会葬 茝阳 。”词语解释:会期 拼音:huì qī
(1).会盟的日期。《左传·隐公八年》:“ 齐侯 将平 宋 卫 ,有会期。” 杨伯峻 注:“即下文四月会於 温 ,盟於 瓦屋 之期。”
(2).相会于预定日期。《战国策·魏策一》:“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鲍彪 注:“昔与之期,今往会之。”
(3).会议的日期。 章炳麟 《兴浙会章程》:“全 浙 幅员,虽非寥廓, 温 处 等州,则亦距省千里。若预刻会期,徒滋繁扰。拟以暇时聚集,赴省者会於省,赴郡者会於郡,声气既通,亦免跋涉。”词语解释:会朝 拼音:huì cháo
(1).诸侯或群臣朝会盟主或天子。《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会朝,礼之经也。” 孔颖达 疏:“会以训上下之则,朝以正班爵之义,是会朝为礼之常法也。”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初,公为宰相时,五月朔会朝,天子在位,公卿百执事在廷。”
(2).指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 明 张煌言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是以昔王十二年会朝方岳,而又敛时锡福。”
犹一朝,一旦。《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 ,会朝清明。” 毛 传:“会,甲也。不崇朝而天下清明。” 陈奂 传疏:“会,古外切……会、甲双声通义是也……甲者十之首,一者数之始。《传》恐人不晓甲朝之义,故又申释之云。” 马瑞辰 通释:“是知甲朝即一朝也,一为数之始,一朝即始朝也。”词语解释:会日 拼音:huì rì
(1).会集的期限、日期。《汉书·伍被传》:“家产五十万以上者,皆徙其家属 朔方 之郡,益发甲卒,急其会日。” 颜师古 注:“促其期日。”
(2).聚会的日期。《后汉书·党锢传·范滂》:“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会日,谓三府掾属会於朝堂之日也。”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二:“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词语解释:会自 拼音:huì zì
犹应当。 唐 宋之问 《题梧州司马山斋》诗:“流芳虽可翫,会自立 长沙 。”词语解释:会风 拼音:huì fēng
会议的风气。例如:在省直单位带头开了新会风。词语解释:会计 拼音:kuài jì
(1).核计;计算。《周礼·地官·舍人》:“岁终则会计其政。” 宋 苏舜钦 《谘目三》:“先令两府与三司,会计天下一岁之费几何?一岁之入几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每诸商会计于簷下,女垂帘听之;盘中误下一珠,輒指其讹。”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其算数,知五而已;自五以上,无其语言,亦无其会计。”
(2).管理财物及其出纳等事。后指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孟子·万章下》:“ 孔子 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君姊丈 范惠来 现於 靖江 盐公堂司会计,十年前曾借君十金,适数不敷,妾典釵凑之。君忆之耶?” 蒋子龙 《人事厂长》二:“组织科管档案的 小韩 要求到财务科去学会计, 高盛五 立即就答应了。”
(3).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曹禺 《日出》第四幕:“你做了三天,会计告诉我你已经预支了二百五十元。”
(4).古天子大会诸侯,计功行赏。《史记·夏本纪》:“自 虞 夏 时,贡赋备矣。或言 禹 会诸侯 江 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 会稽 。 会稽 者,会计也。” 汉 王充 《论衡·书虚》:“百王治定则出巡,巡则輒会计。” 唐 刘禹锡 《九华山》诗:“ 轩皇 封禪登 云亭 , 大禹 会计临东溟。” 清 朱彝尊 《谒大禹陵》诗:“ 夏后 巡游地, 茅峰 会计时。”
(5).指计划、经营。 严复 《论世变之亟》:“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
(6).即 会稽 。地名。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将军贺娄公神道碑》:“ 梁鸿 死于 会计 ,妻子归于 平陵 。”
(7).即 会稽 。山名。 宋 陆游 《闲中偶咏》之二:“尘衣濯罢 沧浪 水,茅舍归来 会计 山。”参见“ 会稽 ”。
词语解释:会稽 拼音:huì jī
(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臣墓》诗:“ 翁子 穷经不自贫, 会稽 连守拜为真。”词语解释:会亲 拼音:huì qīn
旧时结婚后男女两家互邀亲属相见之礼。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至一月,女家送弥月礼合,壻家开筵,延款亲家及亲眷,谓之贺满月会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只得又寻了 王三 ,写一纸票,又往 褚员外 家借了六十金,方得发迎会亲。” 鲁迅 《彷徨·离婚》:“这回是他家新年会亲,连城里的 七大人 也在。”词语解释:会聚 拼音:huì jù
聚会;汇合。《公羊传·庄公四年》:“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隋书·音乐志中》:“宗室会聚,奏《族夏》。” 宋 苏轼 《乞医疗病囚状》:“每至岁终,会聚死者之数以闻。”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自从国共分界, 镇川堡 变成反共前哨和逃亡地主会聚之地。”词语解释:会集 拼音:huì jí
聚集;集合。 汉 赵岐 《〈孟子〉题辞》:“七十子之畴,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 唐 孙揆 《灵应传》:“举国士民,咸来会集。”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上班以前先去会集能会集的工友一道走,以免有歇工迟到的。”词语解释:会晤 拼音:huì wù
会面。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嚮往之至!” 明 吴承恩 《祭卮山先生文》:“过承遣使,锡以教言,会晤参差,尔时不以为恨。” 郭小川 《夜进塔里木》诗:“今夜啊,终要与你会晤!”词语解释:会众 拼音:huì zhòng
(1).会合众人。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会众然后能动担,牛列然后能致水。”《晋书·羊祜传》:“﹝ 祜 ﹞每会众 江 沔 游猎,常止 晋 地。”
(2).参加集会或会议的人,到会者。《大法鼓经》卷上:“今此会众,如旃檀林,清浄纯一。” 刘揆一 《黄兴传记》:“旋开正式会於 霞关 之 阪本金弥 家,会众三百餘人,举 孙公 为总理,公为庶务,以摄行会事。”
(3).指会员。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马长炎 《暗斗明争进江全》:“据了解,会众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基本群众。”词语解释:会约 拼音:huì yuē
(1).预先约定而相会。 唐 裴铏 《传奇·元柳二公》:“少顷有 玉虚尊师 当降此岛,与 南溟夫人 会约。”
(2).指共同订立的规约。 清 方苞 《〈学案〉序》:“ 金沙 王无量 辑学案以白鹿洞规为宗,而溯源於 洙 泗 ,下逮 饶仲元 、 真西山 所定之条目以及 高 顾 东林之会约。”词语解释:会客 拼音:huì kè
(1).会宴宾客。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妇年可十八九,姿容婉媚。便成。三日,经大会客拜阁。” 汪绍楹 校注:“是婚后三日宴集,为 魏 晋 间习俗。” 唐 元稹 《竞舟》诗:“君侯饌良吉,会客陈膳羞。” 宋 秦醇 《谭意歌传》:“时运使 周公 权府会客, 意 先至府。”
(2).和客人见面。 巴金 《杨林同志》:“他睡在有地炕的屋里,就在木廊上吃饭、会客。” 曹禺 《雷雨》第二幕:“[ 鲁四凤 ]:(不安地)‘老爷呢?’[ 周萍 ]:‘在大客厅会客呢。’”词语解释:会解 拼音:huì jiě
(1).犹领悟。 唐 郑谷 《峡中》诗:“独吟谁会解,多病自淹留。”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
(2).集解,集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会解乃 明 乌程 潘基庆 良耜 氏之所集,以内七篇为宗,取诸家之注,总注於每篇之后。”词语解释:会事 拼音:huì shì
(1).会商事情。《左传·襄公三十年》:“於 子蟜 之卒也,将葬, 公孙挥 与 裨灶 晨会事焉。”
(2).懂事;晓事。 宋 毛滂 《踏莎行·中秋玩月》词:“行云会事不飞来,长空一片瑠璃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你若会事之时,出阵一战,可决胜负。”《西游记》第五十回:“你这施主,好不会事!”《快心编二集》第九回:“ 世誉 大喜道:‘你是个会事人,你晓得我性子的。’”
统计事功。《周礼·地官·县正》:“县正掌其县之政令徵比……既役,则稽功会事而诛赏。” 贾公彦 疏:“事讫乃稽考其功多少,当计会其事之可否,而有功者赏,无功者诛也。”词语解释:会通 拼音:huì tōng
(1).会合变通。《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孔颖达 疏:“观看其物之会合变通。” 宋 叶适 《司农卿詹公墓志铭》:“公立朝,察消长,观会通,劝发善意,助达阳德。”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 清 代有成就的小学家如 段玉裁 、 王念孙 等,都知道摆脱字形的束缚,从声音上观察词义的会通。”
(2).融会贯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餘者,晓会通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为学之道》:“读古人书,就其篇中最胜处记之,久乃会通。”词语解释:会文 拼音:huì wén
(1).《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后因称文人相聚谈艺为“会文”。 唐 严维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诗:“上客南臺至,重阳此会文。” 唐 戴叔伦 《同兖州张秀才》诗:“意愜时会文,夜长聊饮酒。” 明 归有光 《野鹤轩壁记》:“ 嘉靖 戊戌之春,余与诸友会文於 野鹤轩 。”
(2).观摩而又含有竞赛、考试意义的文章写作集会,称为文会。会文指在文会里做文章。亦指所做的文章。《镜花缘》第五四回:“ 闺臣 道:‘叔叔今日莫非学中会文么?’”《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过了三四个月,看见公子们做的会文,心里不大欢喜。説道:‘这个文章,如何得中!’”
(3).汇成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万趣会文,不离辞情。”
(4).指行文。《旧唐书·马周传》:“援引事类,扬搉古今,举要册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词语解释:会盟 拼音:huì méng
(1).古代诸侯相会结盟。语本《左传·昭公三年》:“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 。”《三国演义》第五回:“时 袁绍 得 操 矫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 渤海 与 曹操 会盟。”
(2).指两个政权间友好盟会。如 西藏 拉萨 大昭寺 前有“唐蕃会盟碑”,为 唐 长庆 三年(公元823年) 吐蕃 赞普 墀祖德赞 为纪念 唐 蕃 会盟而立。词语解释:会明 拼音:huì míng
及明,黎明。《汉书·霍去病传》:“会明,行二百餘里,不得单于。”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一》:“《史记·卫将军传》:‘迟明行二百餘里。’一作‘黎明’,《汉书》作‘会明’。会亦比及之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词语解释:会饮 拼音:huì yǐn
聚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 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 秦王 与 赵王 会饮,令 赵王 鼓瑟。’” 唐 沉既济 《任氏传》:“ 崟 与 郑子 偕行於 长安 陌中,将会饮於 新昌里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彪》:“路由 固原 ,有邀其入城会饮者,公力辞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三节:“ 天兴 三年(1234年)正月元旦, 蒙 军在城外会饮鼓吹。”词语解释:会长 拼音:huì cháng
某些团体、组织的领导人。 刘揆一 《黄兴传记》:“创立 华兴会 省垣 连陞街 机关部,公被举为会长。” 章炳麟 《兴浙会章程》:“本会拟设会长二人,会董二人,皆以平等相待。会长必取博综古今、通达经济者。” 沙汀 《防空》:“那老头子一生从没有闲散过,就在暮年,他还是在农会会长的位置上咽气的。”词语解释:会能 拼音:huì néng
犹应能。 唐 严武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兴发会能驰骏马,应须直到 使君滩 。”词语解释:会理 拼音:huì lǐ
明理。 明 樊鹏 《何大复先生行状》:“博物洽闻,会理守约。究其所造,可谓浑然成矣。”词语解释:会宴 拼音:huì yàn
亦作“ 会醼 ”。 相聚宴饮。《孔子家语·问礼》:“别其亲疏,序其昭穆,而后宗族会醼。”《西游记》第五四回:“请赴东阁会宴。”词语解释:会家 拼音:huì jiā
行家,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正是打鼓弄琵琶,合着两会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拈诗话,对会家,柳和梅有分儿些。”词语解释:会圣 拼音:huì shèng
有超人的本领;有神通。 宋 曹组 《忆瑶姬》词:“恁时节、若要眼儿廝覷,除非会圣。”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欲要成 秦 晋 ,天,天,除会圣!”词语解释:会水 拼音:huì shuǐ
会游泳。《水浒传》第七七回:“ 童贯 见射他不死,便差会水的军汉脱了衣甲,赴水过去,捉那渔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那 太湖 边人都是会水的。” 沉从文 《蜜柑·草绳》:“水再大一点,进了溪里桥洞时,只要是会水,就可以得到些额外的利益。”词语解释:会别 拼音:huì bié
饯别。 唐 张登 《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诗序:“时日南至, 登 与宾客僚吏会别於郡斋。”词语解释:会送 拼音:huì sòng
会同送葬。《后汉书·礼仪志下》:“使者治丧,穿作,柏椁,百官会送,如故事。”词语解释:会所 拼音:huì suǒ
(1).约定会见的处所。《左传·成公十一年》:“齐明,所以质信也。会所,信之始也。” 杨伯峻 注:“会所,约定盟会之处所。”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安》:“径入一山岭,乃其会所,帷幄华焕,酒饌罗列。”
(2).会聚的处所。《南史·宋纪中·文帝》:“九月己未,开酒禁。癸酉,宴于 武帐堂 ,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凡弔者,主人之外,不识者不执手;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於会所而弔,他日修名诣其家。”
(3).团体组织的办公处所。 沙汀 《防空》:“他每天总要到会所呆上个把钟头。”词语解释:会流 拼音:huì liú
(1).合流;汇合。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灌淝 之间 离别亭 ,古送别处。 汉 沔 会流处,岸上有石铭云:下至水府三十一里。皆传云: 李斯 刻此石。”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登嵩阳楼》诗:“泱莽北弥望, 沮 漳 东会流。”
(2).指相结合。 徐特立 《延安新教育学会致函陶行知先生》:“这就进一步促成了教育运动和政治动运的会流。”词语解释:会弁
一种束发的小型冠冤。上有缝,可饰以玉词语解释:会元 拼音:huì yuán
(1).科举时代,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 顺治 乙未会试,题‘诗可以兴’七句。会元 秦鉽 卷,本房以为平而弃之。”《孽海花》第十三回:“尚书礼贤下士,个个接见,只有会元公来了十多次,总以闭门羹相待。”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2).犹汇要、纂要。多用于书名。如《五灯会元》、《近事会元》。词语解释:会心侣 拼音:huì xīn lǚ
知心伴侣。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惟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此指其妻。词语解释:会胜 拼音:huì shèng
无论如何;反正。《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想必那矮王八打重了,在屋里睡哩,会胜也得半个月,出不来做买卖。”《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娘每会胜也不看见他。他但往那里去就锁了门。”词语解释:会且 拼音:huì qiě
犹将要。 宋 范成大 《晁子西寄诗谢酒》诗:“慧刀儻未割,会且掀禪牀。”参见“会当。”词语解释:会猎 拼音:huì liè
(1).大规模的打猎。《新唐书·突厥传上》:“是岁大雪,羊马多冻死,人飢,惧王师乘其弊,即引兵入 朔州 地,声言会猎。”《辽史·耶律良传》:“会猎 秋山 , 良 进《秋游赋》。”
(2).犹会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多劝 权 迎之”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载 三国 魏 曹操 《与孙权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 吴 。” 唐 孙元晏 《赤壁》诗:“会猎书来举国惊,祗应 周 鲁 不教迎。” 曹禺 等《胆剑篇》第五幕:“战伐的岁月,过得很快。上次会猎以后,又是三年了。”参见“ 会战 ”。
词语解释:会战 拼音:huì zhàn
(1).敌对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进行的决战。《战国策·韩策一》:“ 山 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 秦 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史记·项羽本纪》:“ 汉 之二年冬, 项羽 遂北至 城阳 , 田荣 亦将兵会战。”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如是,则谁肯出力会战於要害之地耶?”
(2).集中有关力量,突击完成某项任务。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九章:“只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向全体党员和全乡农民讲清楚,一场改变落后面貌的大会战,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起来。” 李瑛 《一月的哀思》诗:“你刚听完一个工地会战的汇报,又问起灾区每户人家的油盐柴米。”词语解释:会战 拼音:huì zhàn
(1).敌对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进行的决战。《战国策·韩策一》:“ 山 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 秦 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史记·项羽本纪》:“ 汉 之二年冬, 项羽 遂北至 城阳 , 田荣 亦将兵会战。”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如是,则谁肯出力会战於要害之地耶?”
(2).集中有关力量,突击完成某项任务。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九章:“只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向全体党员和全乡农民讲清楚,一场改变落后面貌的大会战,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起来。” 李瑛 《一月的哀思》诗:“你刚听完一个工地会战的汇报,又问起灾区每户人家的油盐柴米。”词语解释:会要 拼音:huì yào
(1).纲领;枢纽。 三国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彖》:“故处璇璣以观大运,则天地之动未足怪也;据会要以观方来,则六合辐輳未足多也。”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明其约契,正其会要,定其时日,通其言语,达其情志,天下不可一日无文也。” 清 恽敬 《〈春秋〉说》下:“《春秋》者, 鲁 史之会要也; 鲁 史者,《春秋》之实録也。”
(2).分立门类,记一代典章制度、文物、故事之书。《旧唐书·儒学传下·苏冕》:“ 冕 纘国朝政事,撰《会要》四十卷,行於时。”《明史·陶凯传》:“ 汉 、 唐 、 宋 时皆有《会要》,纪载时政……宜依《会要》,编类为书,庶可以垂法后世。”词语解释:会食 拼音:huì shí
相聚进食。《史记·淮阴侯列传》:“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 赵 会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宰相百僚会食都堂。” 沙汀 《困兽记》十九:“她也照常去和丈夫会食,照常接待家里的来客。”词语解释:会守 拼音:huì shǒu
一起等着。《礼记·乐记》:“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 郑玄 注:“会,犹合也,皆也。言众皆待击鼓乃作。”词语解释:会兵 拼音:huì bīng
大举调集军队。《汉书·吴王刘濞传》:“ 条侯 将乘六乘传,会兵 滎阳 。” 颜师古 注:“会兵谓集大兵。”《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及是时,城中出降 尤 者言 光武 不取财物,但会兵计策。”词语解释:会课 拼音:huì kè
(1).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汉书·萧育传》:“为 茂陵 令,会课, 育 第六。” 颜师古 注:“如今之考第高下。” 唐 白居易 《授韩弘许国公实封制》:“是则有大勋於国,有大惠於人;会课议功,无出其右。”《金史·选举志》:“凡学生会课,三日作策论一道,又三日作赋及诗各一篇。”
(2).文人结社,定期集会,研习功课,传观所作文字,谓之“会课”。 宋 吕本中 《东莱吕紫薇师友杂志》:“ 崇寧 初,予家 宿州 , 汪信民 为州教授, 黎确 介然 初登科……尝与予及亡弟 揆中 由义 会课,每旬作杂文一篇,四六表启一篇,古律诗一篇。旬终会课,不如期者罚钱二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常言‘秀才会课,点灯告坐’。天生文官,再不能爽快的。”词语解释:会喜 拼音:huì xǐ
庆贺恭喜。《西游记》第五四回:“一壁厢教摆筵宴,就当与女王会喜。”词语解释:会议 拼音:huì yì
(1).聚会论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勃逊之》:“与 勃 逊之 会议於 潁 ,或言 洛 人善接花,岁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这等又会议不成,如何是好?” 老舍 《赵子曰》第二:“第三号里八圈麻雀叉完,开始会议关于罢课的事情。”
(2).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一天中,第九工程队的党委委员们,坐在 嘉陵江 边的草地上,举行党委会议。”
(3).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部长会议。词语解释:会费 拼音:huì fèi
团体对于会员所收的费用。 章炳麟 《亚洲和亲会约章》:“集收会费若干,以充临时费用。”词语解释:会正 拼音:huì zhèng
(1).指会谈纳贡的事情。《左传·文公四年》:“ 曹伯 如 晋 会正。” 杜预 注:“会受贡赋之政也。”
(2).会长。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日知会之运动》:“因附设于圣公会也,故推 胡兰亭 任会正, 刘敬安 副之。”词语解释:会立 拼音:huì lì
相聚而立。《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王生 者,善为 黄 老 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 王生 老人,曰‘吾韤解’,顾谓 张廷尉 :‘为我结韤!’”词语解释:会粹 拼音:huì cuì
见“ 会稡 ”。
词语解释:会稡 拼音:huì zú
亦作“ 会粹 ”。 汇集;聚集。 晋 郭璞 《〈尔雅〉序》:“是以復缀集异闻,会稡旧説……别为音图,用袪未寤。” 清 顾炎武 《答俞右吉书》:“其散见於志书文集者,亦多钞録,未得会稡成帙。” 清 戴名世 《〈四书朱子大全〉序》:“其於 朱子 他书采掇会粹,凡有合於集註章句者,列而存之。”《新华日报》1939.9.20:“抗战以来,各地的学生会粹一堂,由于相互间的媾通,见闻上有了不少长进。”词语解释:会节 拼音:huì jié
(1).谓行礼之节期。《礼记·哀公问》:“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 陈澔 集说:“会节,谓行礼之期节。如葬祭有葬祭之时,冠昏有冠昏之时,不可废也。”《孔子家语·问礼》:“然后以其所能,教顺百姓,不废其会节。”
(2).合乎节奏。 唐 薛用弱 《集异录·蔡少霞》:“凤歌谐律,鹤舞会节。”词语解释:会茶 拼音:huì chá
会聚饮茶。 宋 钱愐 《钱氏私志》:“饭罢, 岐公 会茶。”《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与店中朋友同会茶之间, 赵旭 见案上有诗牌,遂取笔,去那粉壁上写下词一首。”词语解释:会鼓 拼音:huì gǔ
谓鼓点集中,急击紧打。《楚辞·九歌·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王逸 注:“会鼓,急疾击鼓。”词语解释:会章 拼音:huì zhāng
某些群众团体或学术组织的章程。例如:学会会章。词语解释:会偶 拼音:huì ǒu
偶然相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瑶京会偶,问投荒沾巾涕流,喜今朝麋鹿相依,恨当初鵩鸟生愁。”词语解释:会觌 拼音:huì dí
犹会见。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山中寂寞无侣,时时取史册披閲,得与其人会覿,亦自快乐。”词语解释:会射 拼音:huì shè
会集在一起射箭。 宋 程颐 《家世旧事》:“叔祖多才艺,与人会射,发矢能如其意。”词语解释:会报 拼音:huì bào
各有关部门或方面综合各种材料提出报告并进行讨论的会议。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一:“在一次宣传会报上,讨论到了纪念‘七七’周年的问题。”词语解释:会悟 拼音:huì wù
领会;领悟。《南史·羊玄保传》:“府公 王弘 甚知重之,谓左长史 庾登之 、吏部尚书 王准之 曰:‘卿二贤明美朗诣,会悟多通。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 羊 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学者得以矩矱,参以会悟,破除俗师相传之陋。”词语解释:会论 拼音:huì lùn
(1).会同判决罪犯死刑。《汉书·苏武传》:“ 武 益愈。单于使使晓 武 会论 虞常 ,欲因此时降 武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 河南 号曰‘屠伯’。” 颜师古 注:“总集郡府而论杀。”
(2).会同论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进士归礼部》:“乃阴求 昂 瑕以待之。异日会论, 昂 果斥 权 章句之疵以辱之。”词语解释:会社 拼音:huì shè
(1).旧时指政治、宗教、学术等团体。 窦昌荣 《〈天地会诗歌选〉前言》:“除了 道 咸 年间 太平天囯 所领导的全国性大起义外,革命的发动者主要是以下屋人民为基础的二大秘密会社:北方的白莲教,南方的天地会。”
(2).公司。来自日语,为英语company,corporation的意译。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如 纽约市 之空中铁路,其地段据全市交通运输之中心点,若他会社别营一空中铁路,到底不能与之竞争。”词语解释:会语 拼音:huì yǔ
犹会谈。《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超 等疑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公后日復与 遂 等会语,诸将曰:‘公与虏交语,不宜轻脱,可为木行马以为防遏。’公然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 鲁肃 欲与 关羽 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