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首字词组
仓卒仓储仓琅仓实仓浪仓遑仓法仓奴
仓皇仓忙仓茫仓腐仓英仓迫仓胥仓兕
仓廪仓米仓官仓兄仓蠹仓帑仓俗仓圣
仓箱仓惶仓场仓玉仓鹰仓徨仓琅根 
仓粟仓囷仓廥仓鹒仓遽仓房仓狗 
仓庚仓谷仓促仓头仓雅仓敖仓仓皇皇 
仓黄仓库仓粮仓吏仓舍仓急仓仓 
仓庾仓颉仓廒仓海仓黑仓恍仓灵 
仓猝仓扁仓府仓史仓龙仓狱仓窌 

词语解释:仓卒  拼音:cāng cù
亦作“ 仓猝 ”。
(1).匆忙急迫。《汉书·王嘉传》:“今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养可成就者……临事仓卒迺求,非所以明朝廷也。” 汉 王充 《论衡·逢遇》:“仓猝之业,须臾之名。”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取而自铸,遂致怨咨,以为破坏两州,事起仓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个事不比别样的事,仓卒不得。”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如何俳语笑仓猝, 潁 滨一老犹相詆。” 巴金 《家》二八:“他仓卒间抓住一块木片飘浮在水上。”
(2).非常事变。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遭巫蛊仓卒之难。”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岂知秋禾登,贫窶有仓卒。”《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平东将军 蔡祐 下马步鬭,左右劝乘马以备仓猝。”
词语解释:仓皇  拼音:cāng huáng
亦作“ 仓惶 ”。亦作“ 仓遑 ”。亦作“ 仓徨 ”。亦作“仓黄”。 匆忙急迫。《说文·仓部》:“仓,穀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唐 独孤授 《运斤赋》:“利器见投,尚仓惶於麾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宰相已下,不知所对,而仓遑颇盛。”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宋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二:“仓黄离家问南北,中路思归归不得。”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适遇 伍盟府 逃难离乡,那盟府有仓徨状态。” 清 刘震 《易水歌》:“仓黄当日绕柱走,踞坐笑语神犹完。” 巴金 《秋》四八:“ 觉新 仓惶地还了礼。”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陈奶妈 仓皇由书斋小门上。”
词语解释:仓廪  拼音:cāng lǐn
贮藏米谷的仓库。《墨子·非乐上》:“士君子……内治官府,外收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絶。” 孔颖达 疏引 蔡邕 曰:“穀藏曰仓,米藏曰廪。”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纯皇爱民》:“地方偶有偏灾,即命开啟仓廪,蠲免租税。”
词语解释:仓箱  拼音:cāng xiāng
《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郑玄 笺:“ 成王 见禾穀之税,委积之多,於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是言年丰收入踰前也。” 朱熹 集传:“箱,车箱也。”后因以“仓箱”喻丰收。 唐 权德舆 《中书门下贺两表》:“籉笠就绪,仓箱可期。”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边储告匱,久无望於仓箱。”
词语解释:仓粟  拼音:cāng sù
仓库中贮藏的米谷。《吕氏春秋·士节》:“ 晏子 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史记·货殖列传》:“ 秦 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 任氏 独窖仓粟。” 唐 白居易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诗:“仓粟餧家人,黄縑裹妻子。”
词语解释:仓庚  拼音:cāng gēng
亦作“ 仓鶊 ”。 黄莺的别名。《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禽经》:“仓鶊,黧黄、黄鸟也。” 张华 注:“今谓之黄鸝,黄鶯是也。”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明 张煌言 《妒妇津》诗:“古云粥仓庚,可以疗此痼。”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妾无妬意,不烦君调仓庚羹也。”古代传说仓庚作羹可以疗妒,故云。
词语解释:仓黄  拼音:cāng huáng
见“ 仓皇 ”。
词语解释:仓皇  拼音:cāng huáng
亦作“ 仓惶 ”。亦作“ 仓遑 ”。亦作“ 仓徨 ”。亦作“仓黄”。 匆忙急迫。《说文·仓部》:“仓,穀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唐 独孤授 《运斤赋》:“利器见投,尚仓惶於麾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宰相已下,不知所对,而仓遑颇盛。”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宋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二:“仓黄离家问南北,中路思归归不得。”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适遇 伍盟府 逃难离乡,那盟府有仓徨状态。” 清 刘震 《易水歌》:“仓黄当日绕柱走,踞坐笑语神犹完。” 巴金 《秋》四八:“ 觉新 仓惶地还了礼。”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陈奶妈 仓皇由书斋小门上。”
词语解释:仓庾  拼音:cāng yǔ
贮藏粮食的仓库。《史记·孝文本纪》:“发仓庾以振贫民。” 宋 王安石 《感事》诗:“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理足国帑》:“每令直省将天下正供糴米随漕以入,故仓庾亦皆充实。”
词语解释:仓猝  拼音:cāng cù
见“ 仓卒 ”。
词语解释:仓卒  拼音:cāng cù
亦作“ 仓猝 ”。
(1).匆忙急迫。《汉书·王嘉传》:“今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养可成就者……临事仓卒迺求,非所以明朝廷也。” 汉 王充 《论衡·逢遇》:“仓猝之业,须臾之名。”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取而自铸,遂致怨咨,以为破坏两州,事起仓猝。”《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个事不比别样的事,仓卒不得。”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如何俳语笑仓猝, 潁 滨一老犹相詆。” 巴金 《家》二八:“他仓卒间抓住一块木片飘浮在水上。”
(2).非常事变。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遭巫蛊仓卒之难。”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岂知秋禾登,贫窶有仓卒。”《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四年》:“平东将军 蔡祐 下马步鬭,左右劝乘马以备仓猝。”
词语解释:仓储  拼音:cāng chǔ
仓库中储存的粮食或其他物资。《宋书·刘真道传》:“建忠将军 吕训 卫仓储以侯王师。”《南史·沉攸之传》:“廪财悉充仓储。”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政事三》:“约计亩获米一石,十县之入,已当全省之仓储。”
词语解释:仓忙  拼音:cāng máng
匆忙。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时仓忙之际,本朝禁卫骑士及坊市百姓,担负财帛,填街塞路,连日竟夜。”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独所谓《家乘》者,仓忙间为人窃去。”《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只因一时仓忙,忘记问得尊姓大号住处。”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卫士甲仓忙走回。”
词语解释:仓米  拼音:cāng mǐ
官仓中贮藏的米。《晋书·庾翼传》:“往年偷 石头 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南史·明山宾传》:“ 山宾 在州,所部 平陆县 不稔,启出仓米以振百姓。” 邹韬奋 《经历·我的母亲》:“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
词语解释:仓惶  拼音:cāng huáng
见“ 仓皇 ”。
词语解释:仓皇  拼音:cāng huáng
亦作“ 仓惶 ”。亦作“ 仓遑 ”。亦作“ 仓徨 ”。亦作“仓黄”。 匆忙急迫。《说文·仓部》:“仓,穀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唐 独孤授 《运斤赋》:“利器见投,尚仓惶於麾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宰相已下,不知所对,而仓遑颇盛。”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宋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二:“仓黄离家问南北,中路思归归不得。”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适遇 伍盟府 逃难离乡,那盟府有仓徨状态。” 清 刘震 《易水歌》:“仓黄当日绕柱走,踞坐笑语神犹完。” 巴金 《秋》四八:“ 觉新 仓惶地还了礼。”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陈奶妈 仓皇由书斋小门上。”
词语解释:仓囷  拼音:cāng qūn
贮藏粮食的仓库。《韩非子·难二》:“因发仓囷赐贫穷。” 唐 白居易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 唐 元稹 《赛神》诗:“贫者日消鑠,富亦无仓囷。”
词语解释:仓谷  拼音:cāng gǔ
仓库中贮藏的谷物。《后汉书·翟酺传》:“仓穀腐而不可食,钱贯朽而不可校。”《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广农垦殖,仓穀盈积。”
词语解释:仓库  拼音:cāng kù
贮藏粮食之处为仓,贮藏兵车之处为库。后即以仓库泛指贮存保管大宗物品的建筑物或场所。《国语·晋语九》:“从者曰:‘ 邯郸 之仓库实。’”《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城郭仓库空虚。”《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庄宗 命 吕 郑 二内养在 晋阳 ,一监兵,一监仓库。”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这是春上疏散县仓库时群众领去保存的公粮呀!”
词语解释:仓颉  拼音:cāng jié
古代传说中的 汉 字创造者。《史记》《世本》以为是 黄帝 时的史官。《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 仓頡 独传者壹也。”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 黄帝 之史 仓頡 ,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清 赵翼 《岣嵝碑歌》:“文括山海岳瀆经,字挟 沮诵 仓頡 蹟。”
词语解释:仓扁  拼音:cāng biǎn
仓公 扁鹊 的并称。一为 汉 代人,一为 春秋 时人,均为名医。因亦以泛称良医。 宋 文天祥 《病愈简刘小村》诗:“风月真 仓 扁 ,招呼入屋频。” 宋 何梦桂 《赠术士邵易庵》诗:“得医为 仓 扁 ,得法为轨革。”
词语解释:仓琅  拼音:cāng láng
见“ 仓琅根 ”。
词语解释:仓琅根  拼音:cāng láng gēn
(1).装置在大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仓,通“ 苍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木门仓琅根。” 颜师古 注:“门之铺首及铜鍰也。铜色青,故曰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亦省称“ 仓琅 ”。 宋 司马光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诗:“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 清 钱谦益 《宝应舟次寄李素臣年侄》诗:“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
(2).用作门之代称。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欲从文庙看古柏,沉沉牡钥扃仓琅。”
词语解释:仓茫  拼音:cāng máng
空阔辽远。仓,通“ 苍 ”。 清 陈维崧 《沁园春·由丹阳至京口舟中放歌》词:“对此仓茫,居然辽落,记否江东出覊才?”
词语解释:仓官  拼音:cāng guān
管理仓库的官员。 宋 洪迈 《夷坚支丙·会稽独脚鬼》:“ 方子张 为 会稽 仓官,僦民屋作廨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仓官不识串字。中!中!”
词语解释:仓场  拼音:cāng chǎng
(1).官方收纳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场所。 清 置仓场衙门,以户部侍郎主之,掌京仓(京城内外粮仓)、通仓( 通州 粮仓)的政令。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请量闲剧,留官吏於仓场勾当。”《宋史·职官志三》:“若内外仓场帐籍,供申愆期,则以法究治。”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一有铁路,则分期装载,瞬抵仓场。”
(2).农家的仓房场圃。 宋 苏辙 《春后望雪》诗:“仓场久空竭,榆枣方伐卖。”
词语解释:仓廥  拼音:cāng kuài
贮藏粮食和草料的仓库。《史记·平準书》:“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新唐书·宋庆礼传》:“不数年,仓廥充,居人蕃辑。” 清 刘大櫆 《乞里人共建义仓引》:“朝廷遽下蠲租之詔,虚郡邑仓廥以振之。”
词语解释:仓促  拼音:cāng cù
匆促。 丁玲 《水》一:“家里的人,和着一些仓促搬来的亲戚,静静的坐在黑下来了的堂屋里。”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东线部队出国太仓促了。”
词语解释:仓粮  拼音:cāng liáng
仓库中贮藏的粮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二节:“ 怀荒镇 兵民要求镇将发给仓粮, 于景 拒绝,引起群众的愤怒。”
词语解释:仓廒  拼音:cāng áo
亦作“ 仓敖 ”。亦作“ 仓厫 ”。 储藏粮食的处所。《文献通考·市籴二》:“得息米造成仓廒。”《文献通考·国用三》:“奉行之吏因循,止将岁供额斛,於 真 、 扬 、 楚 、 泗 仓敖,为卸纳摺运之地。”《水浒传》第十回:“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代役》:“见今城中盖造仓廒,预备军储。” 清 魏源 《筹漕篇上》:“无素备之仓厫与一定之成宪,而仓卒暂试者,尤左也。”《清史稿·灾异志一》:“ 江 水骤发,城内水深丈餘……衙署民房城垣仓厫均有倒塌。” 宋 袁文 以为“ 敖 乃地名, 秦 以 敖 地为仓,故尔。今所在竟谓仓为敖,盖循习之误”。参阅《瓮牖闲评》卷六。
词语解释:仓府  拼音:cāng fǔ
粮仓及钱库的合称。《尉缭子·战威》:“王国富民,霸国富土,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仓府。”《商君书·去强》:“国好生金于竟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彊。”《汉书·卜式传》:“会 浑邪 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 颜师古 注:“仓,粟所积也。府,钱所聚也。”
词语解释:仓实  拼音:cāng shí
仓库中贮藏的粮食及其他物资。 唐 韩愈 《曹成王碑》:“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词语解释:仓腐  拼音:cāng fǔ
仓中堆积多年的腐败霉烂的粮食。语出《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序》:“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词语解释:仓兄  拼音:chuàng huǎng
亦作“ 仓怳 ”。 仓,通“ 愴 ”。悲怆失意貌。《诗·大雅·桑柔》:“不殄心忧,仓兄填兮。” 朱熹 集传:“仓兄,与愴怳同,悲閔之意也。” 清 王夫之 《章灵赋》:“仓怳写贞,疾烦心兮。”
词语解释:仓玉  拼音:cāng yù
青玉。仓,通“ 苍 ”。《礼记·月令》:“衣青衣,服仓玉。” 孔颖达 疏:“龙与玉言仓者,仓亦青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山西有 仓谷 ,谷有仓玉、珉石,故名焉。”
词语解释:仓鹒  拼音:cāng gēng
见“ 仓庚 ”。
词语解释:仓庚  拼音:cāng gēng
亦作“ 仓鶊 ”。 黄莺的别名。《诗·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禽经》:“仓鶊,黧黄、黄鸟也。” 张华 注:“今谓之黄鸝,黄鶯是也。”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明 张煌言 《妒妇津》诗:“古云粥仓庚,可以疗此痼。”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妾无妬意,不烦君调仓庚羹也。”古代传说仓庚作羹可以疗妒,故云。
词语解释:仓头  拼音:cāng tóu
汉 代对奴仆的称呼。 汉 时奴仆以深青色布包头,故称。仓,通“ 苍 ”。《汉书·萧望之传》:“ 仲翁 ( 王仲翁 )出入从仓头庐儿。” 颜师古 注:“皆官府之给贱役者也。”《北齐书·张亮传》:“﹝ 尒朱兆 ﹞窜於穷山,令 亮 及仓头 陈山提 斩己首降,皆不忍。”《资治通鉴·汉宣帝地节三年》:“﹝ 霍云 ﹞当朝请,数称病私出……使仓头奴上朝謁。”
词语解释:仓吏  拼音:cāng lì
官仓中的胥吏。《史记·货殖列传》:“ 宣曲任氏 之先,为 督道 仓吏。”
词语解释:仓海  拼音:cāng hǎi
大海,沧海。仓,通“ 沧 ”。 汉 扬雄 《甘泉赋》:“东烛仓海,西燿流沙。” 章炳麟 《訄书·学变》:“惟 杜恕 惎闻之,而云:已得此辈,当乘桴蹈仓海,不能自谐在其间也。”
词语解释:仓史  拼音:cāng shǐ
即 仓颉 。传说为 黄帝 时史官,故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书名起于 玄洛 ,字势发于 仓史 。”
词语解释:仓浪  拼音:cāng làng
青绿色。仓,通“ 苍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东门行》:“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为黄口小儿。” 三国 魏 曹丕 《大墙上蒿行》:“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
词语解释:仓英  拼音:cāng yīng
青色。仓,通“ 苍 ”。一说即苍鹰。《墨子·旗帜》:“死士为仓英之旗。”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仓英之旗,乃青色旗。仓英即沧浪也……英古音如央,故与浪同声。”又引 苏时学 曰:“仓英即苍鹰。”
词语解释:仓蠹  拼音:cāng dù
喻指官仓中侵耗财物或进行敲诈勒索的吏胥差役等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仓收陋弊》:“又有仓胥积恶,指称米色杂碎,掯勒不收,或串同斗级踢斛淋尖,指称欠数,停阁仓收,此仓蠹之为害也。”
词语解释:仓鹰  拼音:cāng yīng
苍鹰。仓,通“ 苍 ”。《战国策·魏策四》:“夫 专诸 之刺 王僚 也,彗星袭月…… 要离 之刺 庆忌 也,仓鹰击於殿上。”
词语解释:仓遽  拼音:cāng jù
匆忙急迫。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避讳》:“ 裴 ( 裴德融 )仓遽而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翁仓遽无所为计,乃授之词,使返谢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佟觭角》:“我因一时赶路不及,正在仓遽,奈何拦我去路,致误大事?”
词语解释:仓雅  拼音:cāng yǎ
《三仓》《尔雅》等文字训诂之书的统称。《魏书·袁式传》:“ 式 沉靖乐道,周览书传,至於詁训仓雅,偏所留怀。” 清 赵翼 《题李静庵印谱》诗:“此编援仓雅,耽玩勤所肄。”
词语解释:仓舍  拼音:cāng shè
用来存放牲畜、饲料、农产品和农机的农场建筑物
词语解释:仓黑  拼音:cāng hēi
青黑色。仓,通“ 苍 ”。《汉书·天文志》:“枉矢,状类大流星,虵行而仓黑,望如有毛目然。”
词语解释:仓龙  拼音:cāng lóng
(1).苍龙。仓,通“ 苍 ”。青色的骏马。《礼记·月令》:“乘鸞輅,驾仓龙。” 郑玄 注:“马八尺以上为龙。”
(2).苍龙。仓,通“ 苍 ”。木星位于东方之称。《汉书·王莽传中》:“岁在寿星,填在明堂,仓龙癸酉,德在中宫。”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仓龙,太岁也。”
词语解释:仓遑  拼音:cāng huáng
见“ 仓皇 ”。
词语解释:仓皇  拼音:cāng huáng
亦作“ 仓惶 ”。亦作“ 仓遑 ”。亦作“ 仓徨 ”。亦作“仓黄”。 匆忙急迫。《说文·仓部》:“仓,穀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唐 独孤授 《运斤赋》:“利器见投,尚仓惶於麾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宰相已下,不知所对,而仓遑颇盛。”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宋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二:“仓黄离家问南北,中路思归归不得。”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适遇 伍盟府 逃难离乡,那盟府有仓徨状态。” 清 刘震 《易水歌》:“仓黄当日绕柱走,踞坐笑语神犹完。” 巴金 《秋》四八:“ 觉新 仓惶地还了礼。”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陈奶妈 仓皇由书斋小门上。”
词语解释:仓迫  拼音:cāng pò
匆忙急迫。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又有僧以艾覆顶上,谓之鍊顶。火发痛作……举止仓迫,凡见者无不大哂焉。”
词语解释:仓帑  拼音:cāng tǎng
粮仓和钱库的合称。《后汉书·何敞传》:“时 竇 氏专政,处戚奢侈,后赐过制,仓帑为虚。”
词语解释:仓徨  拼音:cāng huáng
见“ 仓皇 ”。
词语解释:仓皇  拼音:cāng huáng
亦作“ 仓惶 ”。亦作“ 仓遑 ”。亦作“ 仓徨 ”。亦作“仓黄”。 匆忙急迫。《说文·仓部》:“仓,穀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唐 独孤授 《运斤赋》:“利器见投,尚仓惶於麾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宰相已下,不知所对,而仓遑颇盛。”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宋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二:“仓黄离家问南北,中路思归归不得。”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四折:“适遇 伍盟府 逃难离乡,那盟府有仓徨状态。” 清 刘震 《易水歌》:“仓黄当日绕柱走,踞坐笑语神犹完。” 巴金 《秋》四八:“ 觉新 仓惶地还了礼。”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陈奶妈 仓皇由书斋小门上。”
词语解释:仓房  拼音:cāng fáng
贮藏粮食或其他物资的房屋。 冰心 《寂寞》:“有一个国王……盖了一间比天还大的仓房。” 吴组缃 《山洪》二四:“ 东老爹 的屋子和祠堂仓房紧挨着。”
词语解释:仓敖  拼音:cāng áo
见“ 仓廒 ”。
词语解释:仓廒  拼音:cāng áo
亦作“ 仓敖 ”。亦作“ 仓厫 ”。 储藏粮食的处所。《文献通考·市籴二》:“得息米造成仓廒。”《文献通考·国用三》:“奉行之吏因循,止将岁供额斛,於 真 、 扬 、 楚 、 泗 仓敖,为卸纳摺运之地。”《水浒传》第十回:“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代役》:“见今城中盖造仓廒,预备军储。” 清 魏源 《筹漕篇上》:“无素备之仓厫与一定之成宪,而仓卒暂试者,尤左也。”《清史稿·灾异志一》:“ 江 水骤发,城内水深丈餘……衙署民房城垣仓厫均有倒塌。” 宋 袁文 以为“ 敖 乃地名, 秦 以 敖 地为仓,故尔。今所在竟谓仓为敖,盖循习之误”。参阅《瓮牖闲评》卷六。
词语解释:仓急  拼音:cāng jí
匆忙急迫。 郭孝成 《山西光复记》:“正仓急间,此生变之四将,率兵十人,驀地进车站。”
词语解释:仓恍  拼音:cāng huǎng
见“ 仓兄 ”。
词语解释:仓兄  拼音:chuàng huǎng
亦作“ 仓怳 ”。 仓,通“ 愴 ”。悲怆失意貌。《诗·大雅·桑柔》:“不殄心忧,仓兄填兮。” 朱熹 集传:“仓兄,与愴怳同,悲閔之意也。” 清 王夫之 《章灵赋》:“仓怳写贞,疾烦心兮。”
词语解释:仓狱  拼音:cāng yù
仓库及监狱。《后汉书·郎顗传》:“坚仓狱,备守卫。”
词语解释:仓法  拼音:cāng fǎ
有关国家粮仓管理事务的条例法律。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窃谓仓法者,一时权宜指挥,天下之所骇,古今之所无,圣代之猛政也。”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今仓法不满百钱入徒,满十贯刺配 沙门岛 ,岂非以钧石报銖两乎?”
词语解释:仓胥  拼音:cāng xū
即仓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漕项收兑》:“衙蠹仓胥,恣意侵蚀。” 清 魏源 《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海运之事……所不利之人有三:海关税侩也, 天津 仓胥也,屯弁运丁也。”
词语解释:仓俗  拼音:cāng sú
粗野庸俗。仓,通“ 傖 ”。 丁玲 《韦护》第一章:“她们那样骄傲,而 柯君 又如此仓俗。”
词语解释:仓琅根  拼音:cāng láng gēn
(1).装置在大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仓,通“ 苍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木门仓琅根。” 颜师古 注:“门之铺首及铜鍰也。铜色青,故曰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亦省称“ 仓琅 ”。 宋 司马光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诗:“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 清 钱谦益 《宝应舟次寄李素臣年侄》诗:“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
(2).用作门之代称。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欲从文庙看古柏,沉沉牡钥扃仓琅。”
词语解释:仓狗  拼音:cāng gǒu
青色的狗。仓,通“ 苍 ”。
词语解释:仓仓皇皇  拼音:cāng cāng huáng huáng
匆忙急迫貌。 清 黄景仁 《对酒歌》:“仓仓皇皇,壮士泣路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却见一人仓仓皇皇问道:‘这里是刘公馆么?’”
词语解释:仓仓  拼音:cāng cāng
象声词。《宋史·律历志四》:“开口吐气谓之商,其音将将仓仓然。”
词语解释:仓灵  拼音:cāng líng
星名。 汉 扬雄 《太玄·戾》:“仓灵之雌,不同宿而离失,则岁之功乖。” 司马光 集注:“仓灵,木之精,岁星也。其雌,金之精,谓太白也。”参见“ 岁星 ”。
词语解释:岁星  拼音:suì xīng
(1).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纪年,故称岁星。《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数年在西也。”《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旧唐书·宪宗纪上》:“壬申夜,月掩岁星。” 清 黄遵宪 《十月十九日至沪》诗:“海水萍踪仍此地,岁星荔实忽周天。”
(2).即太岁。用以喻灾祸。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之一:“廿载江湖负壮心,终看 吴 越 岁星临。”参见“ 太岁 ”、“ 岁破 ”。
(3).相传 汉 东方朔 仕 汉武帝 为大中大夫。 武帝 暮年好仙术,与 朔 狎昵,从 朔 求不老之药及吉云、甘露等。 朔 尝谓同舍郎曰:“天下知 朔 者唯 大王公 耳”。及 朔 卒, 武帝 召 大王公 问之,对以不知。问何能,对以善星历。乃问诸星皆在否,曰:“诸星具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復见耳。”帝仰天叹曰:“ 东方朔 生在朕傍十八年,而不知是岁星哉!”事见旧题 汉 郭宪 《东方朔传》。后遂用为典实。 清 王图炳 《游仙》诗:“君王欲乞长生术,不道郎官是岁星。”
词语解释:仓窌  拼音:cāng jiào
贮藏粮食的房仓和地窖。《吕氏春秋·季春》:“命有司发仓窌,赐贫穷,振乏絶。” 高诱 注:“方者曰仓,穿地曰窌。”
词语解释:仓奴  拼音:cāng nú
粗俗鄙陋的人。仓,通“ 傖 ”。 唐 卢照邻 《与在朝诸贤书》:“ 方回 尚在, 王羲之 就仓奴而共谈。”
词语解释:仓兕  拼音:cāng sì
(1).传说中的一种水兽。 汉 王充 《论衡·是应》:“仓兕者,水中之兽也,善覆人船。”
(2).用以比喻勇猛的军队。《宋书·武帝纪中》:“ 刘毅 叛换,负衅西 夏 ……公(指 宋武帝 刘裕 )御轨以刑,消之不日仓兕电泝,神兵风扫。”
词语解释:仓圣  拼音:cāng shèng
对传说中 汉 字创造者 仓颉 的尊称。 郭沫若 《瓶》诗之三四:“这个字不待 仓圣 的造就,也不用在字书里去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