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南亩 拼音:nán mǔ
谓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穀。”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夫如是,匹夫之力尽於南亩,匹妇之力尽於麻枲。” 唐 杜牧 《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於南亩之农夫。” 宋 王安石 《感事》诗:“乡邻銖两徵,坐逮空南亩。” 清 方文 《响山访梅杓司及令弟崑白各赋》之一:“孤村南亩外,九载始重过。”词语解释:千亩 拼音:qiān mǔ
春秋 时地名,在今 山西 介休县 南。《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 千亩 之战生,命之曰 成师 。” 杜预 注:“ 西河 介休县 南有地名 千亩 。”《国语·周语上》:“三十九年,战於 千亩 ,王师败绩於 姜氏 之 戎 。”一说 千亩 之地有二:一为 周 地,见《国语·周语上》;一为 晋 地,见《史记·晋世家》。参阅 清 齐召南 《春秋左氏传注疏考证》。词语解释:畎亩 拼音:quǎn mǔ
亦作“甽亩”。
(1).田地;田野。《国语·周语下》:“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由欲乱民也。” 韦昭 注:“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荀子·成相》:“举 舜 甽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宋 王安石 《上五事书》:“释天下之农,归於畎亩。” 清 谭嗣同 《仁学》四四:“顾农夫之於畎亩,工役之於机器……於今之衣冠礼范有大不便者,而亦不闻异其制,何耶?”
(2).引申指民间。《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繫阀閲。” 宋 陆游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之二:“白首奉身归畎亩,清宵无梦接鵷鸞。”
(3).指农民。 唐 张说 《喜雨赋》之一:“寰海浹而康乐,畎亩欣而相顾。”词语解释:百亩 拼音:bǎi mǔ
亦作“ 百畮 ”。 一百亩土地。亦泛指广阔之地。《周礼·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 郑玄 注:“畮,古‘亩’字。”《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淮南子·诠言训》:“匹夫百畮一守,不遑启处。”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浄尽菜花开。”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周 制百步为亩,一夫百亩(约合今31.2亩),称为一田,是井田的基本单位。”词语解释:田亩 拼音:tián mǔ
(1).田地。《书·盘庚上》:“惰农自安,不昬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为三公,典牧州郡,田亩不增。”《水浒传》第二二回:“老汉自和孩儿 宋清 ,在此荒村,守些田亩过活。”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说什么农事忙,没有人手,怕荒废了田亩,一派鬼话!”
(2).泛指农村。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二:“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李邺侯》:“ 唐 制府兵,平日皆居田亩,每府有折衝领之。”
(3).指乡间百姓。 宋 苏辙 《进策五道·民政上二》:“孝悌忠信之美,发於士大夫之间,而下至於田亩,朝夕从事,终身而不厌。”词语解释:陇亩 拼音:lǒng mǔ
(1).田地。《战国策·赵策四》:“昔者 尧 见 舜 於草茅之中,席陇亩而廕庇桑,阴移而授天下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唐 杜甫 《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吾若迁居植民地,当为其长,尽吾陇亩,为帝植麻。”
(2).草野,山野。《史记·项羽本纪》:“然 羽 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 秦 。” 明 唐顺之 《告病疏》:“如遂废不可復用,臣亦得没齿陇亩,死无所恨。”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欲出仕於妖门,动牵荆棘;欲隐跡於陇亩,无地容身。”词语解释:农亩 拼音:nóng mǔ
亦作“农晦”。
(1).犹乡野。《战国策·齐策四》:“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汉书·刘向传》:“欲竭愚诚,又恐越职,然惟二恩未报,忠臣之义,一杼愚意,退就农亩,死所无恨。”
(2).农田。《宋史·食货志上一》:“酌民力丰寡,农亩肥磽,均配督课,令其不倦。”
(3).指农耕。《汉书·东方朔传》:“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新唐书·李大亮传》:“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使边人得就农畮,此中国利也。” 明 刘基 《苦齐记》:“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歷农亩之劳。”词语解释:垄亩 拼音:lǒng mǔ
亦作“壠亩”。
(1).田亩;田野。《战国策·齐策三》:“使 曹沫 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銚鎒,与农夫居壠亩之中,则不若农夫。”《南史·隐逸传上·宗彧之》:“我布衣草莱之人,少长垄亩,何宜枉轩冕之客。”《旧唐书·王方庆传》:“奈何列骑齐驱,交横垄亩,野有游客,巷无居人。”《金史·食货志五》:“且用功多而所种少,復恐废壠亩之田功也。”
(2).犹阡陌。《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 国佐 勃然发怒曰:‘元帅差矣!……至於垄亩纵横,皆顺其地势之自然,若惟 晋 改易,与失国何异?’”
(3).犹耕作。 晋 陶潜 《劝农》诗:“相彼贤达,犹勤垄亩,矧伊众庶,曳裾拱手!” 宋 黄庭坚 《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小心学忠孝,鄙事能壠亩。”词语解释:栖亩 拼音:qī mǔ
《初学记》卷九引《子思子》:“ 东户 季子 之时,道上雁行而不拾遗,耕耨餘粮宿诸亩首。”后遂以“栖亩”谓将馀粮存积田亩之中,以颂丰年盛世。 晋 左思 《魏都赋》:“餘粮栖亩而弗收,颂声载路而洋溢。” 唐 陆龟蒙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负杖歌栖亩,操觚赋北征。”《明史·徐贞明传》:“水利兴则餘粮栖亩皆仓庾之积。” 清 赵翼 《夜归》诗:“栖亩餘粮收未尽,欢声满路説丰年。”词语解释:异亩 拼音:yì mǔ
见“ 异母 ”。
词语解释:异母 拼音:yì mǔ
(1).指同父不同母。《史记·吕太后本纪》:“是时 高祖 八子:长男 肥 , 孝惠 兄也,异母。”《汉书·王商传》:“父薨, 商 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新唐书·藩镇传·李师古》:“ 师道 ,异母弟也。”
(2).亦作“ 异亩 ”。指植物的根株不同。母,本源。《书·微子之命》:“ 唐叔 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史记·鲁周公世家》:“ 唐叔 得禾,异母同颖,献之 成王 。”词语解释:终亩 拼音:zhōng mǔ
谓耕尽全部田亩。古代于立春日,天子行始耕之仪,公卿以下亦耕数锹,然后庶民尽耕之。《国语·周语上》:“王耕一墢,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 韦昭 注:“终,尽耕之也。” 晋 潘岳 《藉田赋》:“三推而舍,庶人终亩。”词语解释:税亩 拼音:shuì mǔ
我国古代按土地面积向田主征税的赋税制度。《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税亩丘甲田赋》:“ 宣公 之初税亩,讥其始什二而税也。” 明 刘基 《初税亩蝝生饥大有年》:“税亩者公田之外,又履其餘亩而取之,是为什而取二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农夫耕种公田,不能同时供应军役,战争随时可以发生,公田也就随时有荒芜的危险,废除公田制改为按亩收税的税亩制,显然对领主有利。”词语解释:长亩 拼音:cháng mǔ
指整片田地。《诗·小雅·甫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 毛 传:“长亩,竟亩也。” 孔颖达 疏:“故使禾生易而治理,长而次列,徧竟亩中。” 晋 傅玄 《桃赋》:“结柔根以列树兮,艷长亩而駢罗。”词语解释:蕙亩 拼音:huì mǔ
指园圃或良田。 南朝 梁 沉约 《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应制》诗:“光迟蕙亩,气婉椒臺。” 清 唐孙华 《张蒿园斋观离薋园图》诗:“药栏花屿供宾客,蕙亩芝田长子孙。”词语解释:东亩 拼音:dōng mǔ
谓使田垄东西向。《左传·成公二年》:“ 宾媚人 致赂。 晋 人不可,曰:‘必以 萧同叔子 为质,而使 齐 之封内尽东其亩。’” 杨伯峻 注:“ 晋 在 齐 之西,若 齐 之垄亩多为南北向,则沟渠与道路亦多南北向,於 晋 之往东向 齐 进军,地形与道路有所不利,故 晋 以‘尽东其亩’为媾和条件之一。”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 齐 封惧东亩,亦可惩骄泰。”词语解释:民亩 拼音:mín mǔ
农田。 唐 韩愈 《送牛湛序》:“登第於有司者,去民亩而就吏禄,由是进而累为卿相者,常常有之。”词语解释:顷亩 拼音:qǐng mǔ
(1).百亩。形容面积大。《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秦始皇 ﹞遣 蒙恬 筑 长城 ,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
(2).顷和亩。泛指土地面积。《晋书·郤詵传》:“自顷风雨虽颇不时,考之万国,或境土相接,而丰约不同;或顷亩相连,而成败异流,固非天之必害於人,人实不能均其劳苦。”《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只是老年的地,不论顷亩,只在‘一夫之力,一夫能种’这块地的多少上计算,叫作一顷。”
(3).丈量;用顷或亩计算。《淮南子·泰族训》:“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 太山 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词语解释:青亩 拼音:qīng mǔ
谓良田。 唐 温庭筠 《雉场歌》:“城头却望几含情,青亩春芜连古苑。”词语解释:履亩 拼音:lǚ mǔ
谓实地观察,丈量田亩。《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何休 注:“履践案行,择其善亩、穀最好者税取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履亩之法,方圆曲直尽矣,未有会圆之术。” 清 黄宗羲 《瘦庵徐君墓志铭》:“甲辰,詔下履亩,自 万历 七年以后,丈量久废,民间无知其法者。”词语解释:氓亩 拼音:méng mǔ
田野之民。泛指百姓。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曰吁,伯父叔舅,各安尔位,训厥甿畮。”词语解释:菑亩 拼音:zī mǔ
初耕的田地。《诗·小雅·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 晋 左思 《魏都赋》:“腜腜坰野,奕奕菑亩。”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这儿已经有去年开辟的菑亩,前年开辟的新田,可见是三年前来把蛮 荆 征服了。”词语解释:畦亩 拼音:qí mǔ
犹田亩。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诸生守畦亩之虑,閭巷之固,未知天下之义也。” 晋 梅陶 《怨诗行》:“鼓枝游畦亩,栖钓一丘壑。”词语解释:疆亩 拼音:jiāng mǔ
境界和田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古者黄鐘、律歷、疆畮、冕服、圭璧、尊彝之属,皆取裁於尺,而 周 尺为準。”词语解释:井亩 拼音:jǐng mǔ
即井田。 唐 李靖 《问对》上:“ 周 之始兴,则 太公 实缮其法,始於 岐都 ,以建井亩,戎车三百辆,虎賁三千人,以立军制。”词语解释:英亩 拼音:yīng mǔ
英 美 制地积单位,1英亩约合6.0702市亩,40.468公亩。词语解释:莱亩 拼音:lái mǔ
犹陇亩。《宋书·沉攸之传》:“出自莱亩,寂寥累世。”词语解释:初税亩 拼音:chū shuì mǔ
古代废除井田制,按田亩征税的开始。《春秋·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何休 注:“时 宣公 无恩信於民,民不肯尽力於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穀最好者税取之。”词语解释:阡亩 拼音:qiān mǔ
田垄,田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阡亩仍属参差。”词语解释:车亩 拼音:chē mǔ
谓车水灌溉田亩。《宋史·河渠志七》:“每岁冬春之交,重纲及使命往来,多苦浅涸;今启闭以时,足通舟楫,后免车亩灌注之劳。”词语解释:馌亩 拼音:yè mǔ
犹饁田。 宋 胡錡 《耕禄稿·拟穀实进封常熟县开国公制》:“《豳歌》始播,妇饁亩以勤劳;《鲁颂》于尊,牧在坰而蕃硕。”词语解释:归亩 拼音:guī mǔ
犹归田。词语解释:归亩 拼音:guī mǔ
犹归田。 明 王世贞 《闻补楚宪之命》诗之一:“五投归畆疏,两作起家人。”参见“ 归田 ”。
词语解释:归田 拼音:guī tián
(1).归还公田。 殷 周 时平民二十岁向公家领田耕种,六十岁还田给公家。《汉书·食货志上》:“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四》:“三代之时,吏道淳古,归田受田无上下其手者。”
(2).谓辞官回乡务农。《艺文类聚》卷六六引 晋 鲁褒 《钱神论》:“谚曰: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唐 李白 《赠崔秋浦》诗之二:“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金 段成己 《送冯资深西归》诗:“萧萧华髮老书生,久欲归田计未成。”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归田多暇,时诵 杜 诗,以销永日。”
(3). 汉 张衡 《归田赋》的省称。 唐 方干 《赠李支使》诗:“一等 孔 门为弟子,愚儒独自赋《归田》。” 宋 司马光 《酬张三十秀才见赠》诗:“自慙头半白,方解赋《归田》。”词语解释:公亩 拼音:gōng mǔ
公制中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一公亩等于一百平方米或百分之一公顷。词语解释:逋亩 拼音:bū mǔ
谓荒废耕种。《后汉书·刘陶传》:“夫生养之道,先食后货。是以先王观象育物,敬授民时,使男不逋亩,女不下机。”词语解释:市亩 拼音:shì mǔ
市制地积的主单位。等于六十平方市丈,通称亩。词语解释:殷亩 拼音:yīn mǔ
横穿垄上。《周礼·考工记·轮人》:“良盖弗冒弗紘,殷亩而驰不队,谓之国工。” 孙诒让 正义:“《庄子》释文引 司马彪 云:‘垄上曰亩。’《尔雅·释詁》:‘殷,中也。车驰于亩中,即是横絶。’”参阅 清 戴震 《考工记图》卷上。词语解释:畴亩 拼音:chóu mǔ
田亩。 汉 王粲 《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天然之淑姿。超畴亩而登殖,作阶庭之华暉。”词语解释:掩地表亩 拼音:yǎn dì biǎo mǔ
按照耕地面积标明经界。掩,通“ 按 ”。《荀子·富国》:“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表亩,刺屮殖穀,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词语解释:极亩 拼音:jí mǔ
满田亩。《诗·大雅·生民》“实方实苞” 汉 郑玄 笺:“方,极亩也。” 孔颖达 疏:“方者,正方之义,谓极尽垄亩,种无不生,地皆方正有苗,故以方为极亩。”词语解释:文亩 拼音:wén mǔ
纸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藏锋都尉》:“ 薛涛 走笔作四友赞,其略曰: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按,四句分别指砚、笔、墨、纸。词语解释:渭川千亩 拼音:wèi chuān qiān mǔ
《史记·货殖列传》:“ 齐 鲁 千亩桑麻; 渭川 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宋 黄公度 《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前身 渭川 侯,千亩偿宿债。”后以“渭川千亩”言竹之繁茂。 清 郑燮 《为马秋玉画扇》:“ 渭川 千亩, 淇泉 菉竹,西北且然,况 瀟湘 、 云梦 之间, 洞庭 、 青草 之外;何在非水,何在非竹也!”词语解释:孤亩 拼音:gū mǔ
指高起的田垄。《文选·宋玉〈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 李善 注:“ 郭璞 曰:丘有陇界,如田亩。《素问》 歧伯 对 黄帝 曰:卒风暴雨,风吹水势,波落而陇起。言风吹水势,浪文如孤垄之附山。”词语解释:灾亩 拼音:zāi mǔ
初耕的田地。词语解释:埒亩 拼音:liè mǔ
犹田亩。《淮南子·本经训》:“菑榛秽,聚埒亩,芟野菼,长苗秀。” 刘文典 集解引 俞樾 云:“言榛秽之区,皆灾杀之,而集成埒亩也。”词语解释:地亩 拼音:dì mǔ
田地。《红楼梦》第十三回:“莫若依我定见,赶今日富贵,将祖塋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 清 林则徐 《〈畿辅水利议〉总序》:“窃见南方地亩狭於北方,而一亩之田,中熟之岁,收穀约有五石,则为米二石五斗矣。” 孙犁 《村歌》下篇八:“地亩好分,牲口车辆也好分,犁耙绳套、叉巴扫帚也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