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亥豕 拼音:hài shǐ
(1).《吕氏春秋·察传》:“ 子夏 之 晋 ,过 卫 ,有读史记者曰:‘ 晋 师三豕涉河。’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於 晋 而问之,则曰 晋 师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后用以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文字因形近而误。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校定楚词序》:“此书既古,简册迭传,亥豕帝虎,舛午甚多。” 清 鲍廷博 《〈芦浦笔记〉跋》:“右《卢浦笔记》十卷……三写之后,亥豕渐多,存之以俟善本勘定焉。”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籤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璵。”参见“ 鲁鱼亥豕 ”。
(2).谓猪。地支与生肖相配,亥配豕。 汉 蔡邕 《月令问答》:“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
词语解释:鲁鱼亥豕 拼音:lǔ yú hài shǐ
“鲁”和“鱼”、“亥”和“豕”篆文形似,以致引起误写错读。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 晋 师三豕涉河。’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后以“鲁鱼亥豕”泛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去古既远,经史中鲁鱼亥豕,若此者不一。”《红楼梦》第一二○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 游国恩 《〈离骚纂义〉总序》:“《楚辞》……二千年来,传写剥蚀之讹,鲁鱼亥豕之误,必不能免。”词语解释:亥市 拼音:hài shì
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三:“ 蜀 有痎市,而间日一集。” 明 方以智 《通雅·天文》:“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一说,以寅、申、巳、亥日集市,俗称“亥市”。 清 西崖 《谈征·名部》:“ 荆 吴 俗取寅、申、巳、亥日为市,故为亥市,犹今之市有逢双日、单日也。”词语解释:亥步 拼音:hài bù
相传 禹 臣 竖亥 善走,后因称健行为“亥步”。《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 竖亥 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 隋 江总 《辞行李赋》:“輶轩巡履,声芳 亥 步。”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十:“闭关谢 西域 , 汉文 何优柔。圣泽餘 亥 步,遐荒如甸侯。”词语解释:亥正 拼音:hài zhèng
颛顼历正月,即周历十二月或夏历十月。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五行传用亥正论》:“ 伏生 自以其时亥正言之。 秦 及 汉 初用顓頊法,以亥为正。”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秦汉亥正记事记言说》:“《陈涉世家》云:‘腊月, 陈王 至 下城父 , 庄贾 杀以降 秦 。’此记事之词,腊为亥正,记事之十二月为亥正。”词语解释:亥地 拼音:hài dì
指位于西北偏北方向的地区。《海内十州记》:“ 崑崙 号曰 崐崚 ,在 西海 之戌地, 北海 之亥地。”《隋书·礼仪志二》:“ 隋 制,於国城西北十里亥地,为司中、司命、司禄三坛。”词语解释:亥合 拼音:hài hé
指集市交易。 前蜀 贯休 《秋末入匡山船行》诗之五:“估喧如亥合,檣密似林枯。”参见“ 亥市 ”。
词语解释:亥市 拼音:hài shì
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三:“ 蜀 有痎市,而间日一集。” 明 方以智 《通雅·天文》:“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一说,以寅、申、巳、亥日集市,俗称“亥市”。 清 西崖 《谈征·名部》:“ 荆 吴 俗取寅、申、巳、亥日为市,故为亥市,犹今之市有逢双日、单日也。”词语解释:亥时 拼音:hài shí
旧时指夜里九点到十一点之间词语解释:亥既珠 拼音:hài jì zhū
神话传说中的夜明珠。 元 伊世珍 《琅环记》卷中引《贾子说林》:“ 河伯 宴 伯禹 於 河 上,献亥既之珠。亥既珠者,夜中宴乐,悬於殿中,光彻如白日。”词语解释:亥有二首六身 拼音:hài yǒu èr shǒu liù shēn
二万六千六百六十日的隐语。谓七十三岁。《左传·襄公三十年》:“ 晋 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絳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 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 杜预 注:“亥字二画在上,併三人为身,如算之六。”参见“ 二首六身 ”。
词语解释:二首六身 拼音:èr shǒu liù shēn
指“亥”字。七十三岁的隐语。 春秋 时 晋 绛县 人自谓,“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不知,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按亥之篆体上二横为首,以象二万;下三“人”字,“人”字形同“ 六 ”字,象六千六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即为此老七十三岁的日数。参阅《左传·襄公三十年》文及 孔颖达 疏。后用以喻高寿。 前蜀 杜光庭 《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乞为臣更蠲罪録,永削灾缠,成匡 尧 讚 禹 之功,享二首六身之寿。”词语解释:亥豕相望 拼音:hài shǐ xiāng wàng
谓文字讹错甚多。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 吴兴 凌氏 诸刻,急於成书射利,又慳於倩人编摩,其间亥豕相望,何怪其然?”参见“ 亥豕 ”。
词语解释:亥豕 拼音:hài shǐ
(1).《吕氏春秋·察传》:“ 子夏 之 晋 ,过 卫 ,有读史记者曰:‘ 晋 师三豕涉河。’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於 晋 而问之,则曰 晋 师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后用以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文字因形近而误。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校定楚词序》:“此书既古,简册迭传,亥豕帝虎,舛午甚多。” 清 鲍廷博 《〈芦浦笔记〉跋》:“右《卢浦笔记》十卷……三写之后,亥豕渐多,存之以俟善本勘定焉。”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籤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璵。”参见“ 鲁鱼亥豕 ”。
(2).谓猪。地支与生肖相配,亥配豕。 汉 蔡邕 《月令问答》:“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
词语解释:鲁鱼亥豕 拼音:lǔ yú hài shǐ
“鲁”和“鱼”、“亥”和“豕”篆文形似,以致引起误写错读。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 晋 师三豕涉河。’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后以“鲁鱼亥豕”泛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去古既远,经史中鲁鱼亥豕,若此者不一。”《红楼梦》第一二○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 游国恩 《〈离骚纂义〉总序》:“《楚辞》……二千年来,传写剥蚀之讹,鲁鱼亥豕之误,必不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