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漾去声 [xiàng,卿相]访[jiàng,将帅][shàng,上下][sàng,丧失][liàng,数量][zàng,库藏,名词][详注1][dàng,适当][详注2][同飏][hàng][详注3][详注4][详注5][详注6][zhàng][kàng]广[详注7][zàng,内脏][bàng][详注8][tàng,通烫,又碰也][與障同。][yàng][详注9][dǎng dàng][guàng,横木、充满][qiàng][bàng][雨疾下也][音诳。欺也。][详注10]


注1:王 《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注2:长 《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
注3:养 《广韵》《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恙。《玉篇》供养也,下奉上也。《礼·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注》谓凡恩命滥赐膳服,侈僭踰制者。
注4:仰 《集韵》《正韵》鱼向切。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注5:桁 航去声。椸也。《古乐府·东门行》还视桁上无悬衣。
注6:两 通“辆”。车一乘。《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7:广 《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 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 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 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
注8:妨 音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注9:掠 《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
注10:潢 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又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末字词组
高亢矫亢旱亢蹇亢骜亢慠亢愆亢奋亢
督亢骄亢孤亢郎亢重亢潜亢等礼相亢狼亢
角亢亢亢论亢靡亢不卑不亢激亢简亢 
不亢龙亢颉亢过亢淫亢强亢绝亢 

词语解释:高亢  拼音:gāo kàng
(1).刚强爽直。《左传·文公五年》“高明柔克” 唐 孔颖达 疏:“高明,谓人性之高亢明爽也。” 宋 曾巩 《〈洪范〉传》:“人之为德高亢明爽者,本於刚,而柔有不足也;故济之以柔克,所以救其偏。” 王统照 《沉船》:“她那高亢坚强的性格往往蔑视她丈夫的怯懦怕事。”
(2).刚正戆直。《东观汉记·杜林传》:“及至 汉 兴,因时宜,趋世务,省烦苛,取实事,不苟贪高亢之论。”《魏书·李彪传》:“而窃名忝职,身为违傲,矜势高亢,公行僭逸。” 宋 林逋 《隐居秋日》诗:“高亢可能称独行,穷空犹拟赖斯文。”《明史·郑履淳传》:“高亢暌孤,乾坤否隔。”
(3).指地势高。与“低洼”相对。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顺义县》:“或谓县城地位高亢,如磨盘然。”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地属高亢,则宜多种赤米。”
(4).昂扬,响亮。 明 吴宽 《〈石田藁〉序》:“古今诸体,各臻其妙。溪风渚月,谷靄岫云,形蹟若空,姿态倐变,玩之而愈佳,揽之而无尽。所谓清婉和平高亢超絶者兼有之。” 巴金 《家》十七:“甚至 淑英 清脆的女音也并未溶化在 觉民 的高亢的男声里。”
词语解释:督亢  拼音:dū kàng
(1).古地名。 战国 燕 的膏腴之地。今 河北省 涿州市 东南有 督亢陂 ,其附近 定兴 、 新城 、 固安 诸县一带平衍之区, 皆 燕之 督亢 地。《史记·燕召公世家》:“ 太子丹 阴养壮士二十人,使 荆軻 献 督亢 地图於 秦 ,因袭刺 秦王 。” 清 阎尔梅 《燕赵杂吟》:“上古膏腴环 督亢 , 中山 意气感壶餐。” 清 顾大申 《始发良乡》诗:“地随 督亢 依山尽,河控 桑乾 入塞来。”
(2).泛指膏腴之地。亦借指高地或山脉。 清 钱谦益 《直隶顺德府平乡县仇梦台授文林郎制》:“尔其更列状以上,化沮洳为督亢,此吾之所急也。” 清 曹寅 《送桐祈南归》诗之二:“雨收督亢天全緑,恰是诗人策马时。” 章炳麟 《文例杂论》:“后世破碎,犬牙相错,然土宜民俗,以川原督亢为经界,终莫能变古也。”
词语解释:角亢  拼音:jiǎo kàng
(1).角宿与亢宿的并称。即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一、第二宿。旧传均为寿星。《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 郭璞 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 明 汤显祖 《贺马母王恭人六十寿序》:“三河角亢,寿星也。”
(2).指据其方位所划分的天区及与之相应的地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军气》:“ 韩 故治,今 京兆郡 ,角亢也。 郑 故治,角亢也。”
词语解释:不亢  拼音:bù kàng
不举。《穀梁传·僖公十六年》:“故五石六鷁之辞不设,则王道不亢矣。” 范宁 注:“不遗微细,故王道可举。”
词语解释:矫亢  拼音:jiǎo kàng
见“ 矫抗 ”。
词语解释:矫抗  拼音:jiǎo kàng
亦作“ 矫亢 ”。 与众违异,以示高尚。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集》:“尊严其容,高自矫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乃致 公干 仲宣 之论,家有曲直; 安仁 士衡 之评,人立矫抗,况復殊於此者乎。” 宋 秦观 《财用策上》:“ 晋 人 王衍 者,口不言钱,而指以为阿堵物,臣窃笑之,以为此乃姦人故为矫亢,盗虚名於暗世也。” 清 恽敬 《游罗浮山记》:“愚者往往为所眩惑,以古为今,以虚为实,其一二矫抗之士止求奇伟骇心目者,以为山水之至,一邱一壑则委而去之,此均非善游者也。”
词语解释:骄亢  拼音:jiāo kàng
(1).骄纵不逊。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一表》:“臣辈岂不鉴前代将帅骄亢之祸。”《明史·左良玉传》:“ 良玉 军最强……以其骄亢难用,用 孔道兴 代其偏将。” 清 唐甄 《潜书·抑尊》:“骨肉之间,骄亢袭成,是以养隆而孝衰,教疏而恩薄。”参见“ 骄伉 ”。
(2).形容炽烈炎热。 明 何景明 《忧旱赋》:“二仪旷以弗交兮,阳骄亢而阴蒙。”
词语解释:骄伉  拼音:jiāo kàng
(1).放纵倨傲。《穀梁传·桓公十八年》“ 濼 之会不言及夫人何也,以夫人之伉,弗称数也” 晋 范宁 注:“ 濼 之会,夫人骄伉,不可言及,故舍而弗数。”
(2).指地位高贵。 唐 柳宗元 《故秘书郎姜君墓志》:“不矍矍於进取,不施施於骄伉。左絃右壶;乐以自放。”
词语解释:亢亢  拼音:kàng kàng
刚直貌。 唐 韩愈 《送穷文》:“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姦欺,不忍害伤。”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亢亢 苏君 ,不圜其方,不晦其明,君子之刚。”
词语解释:龙亢  拼音:lóng kàng
《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孔颖达 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后因以“龙亢”指一种亢阳之气、刚烈之气。 唐 白居易 《哭刘敦质》诗:“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词语解释:旱亢  拼音:hàn kàng
大旱。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夫女謁行则谗夫昌,谗夫昌则苞苴通, 殷汤 以此自诫,即济於旱亢之灾。”
词语解释:孤亢  拼音:gū kàng
犹孤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曹能始》:“ 能始 官 四川 参政,与监司謁抚按,必於馆中别设一几,隶人置书几上,对众一揖,即就几披閲,不交一言,其孤亢如此。”参见“ 孤高 ”。
词语解释:孤高  拼音:gū gāo
(1).孤立高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 齐斗楼 ,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唐 黄滔 《壶公山》诗:“八面峯峦秀,孤高可偶然。”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浩荡轩豁,孤高伶俜;腾驾碧寥,指麾沧溟。”
(2).孤特高洁;孤傲自许。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古傍 苏 李 ,气夺 曹 刘 ,掩 颜 谢 之孤高,杂 徐 庾 之流丽。” 宋 苏轼 《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先生未出禁酒国,诗话孤高常近谤。” 明 吴承恩 《围棋歌赠鲍景远》:“愿尔逢人权进着,世界万事忌孤高。” 鲁迅 《呐喊·端午节》:“至于有人疑心他孤高,那可也不过是一种误解罢了。”
词语解释:论亢  拼音:lùn kàng
论调高亢。《魏书·常景传》:“论亢匪久,人咸敬忌。”
词语解释:颉亢  拼音:jié kàng
见“ 頡頏 ”。
词语解释:颉颃  拼音:xié háng
亦作“ 頡亢 ”。
1.鸟飞上下貌。语本《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頡之頏之。” 汉 司马相如 《琴歌》之一:“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頡頏兮共翱翔。” 唐 许浑 《孤雁》诗:“昔年双頡頏,池上靄春暉。”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此来发奇祕,宇外高頡頏。”
2.引申为雀跃貌。《骈体文钞》卷二二引《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迁 荡阴 令,吏民頡頏,随送如云。”
3.谓不相上下,相抗衡。《晋书·文苑传序》:“ 潘 ( 潘岳 )、 夏 ( 夏侯湛 )连辉,頡頏名辈。” 宋 岳珂 《桯史·姑苏二异人》:“﹝ 獃道僧 ﹞状不慧,而言发奇中,与 何 ( 何簔衣 )頡頏。” 清 刘大櫆 《〈见吾轩诗集〉序》:“ 中畯 乃独得雄直之气,以与古之作者相頡亢。”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 郑如英 ,字 无美 ,小字 妥娘 。工诗、词,与 卞赛 、 寇湄 相頡頏也。”
4.引申为较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进退頡頏,相持约一伏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頡頏间,尼即遽止。”
5.刚直不屈貌。《淮南子·修务训》:“则虽王公大人有严志頡頏之行者,无不惮悇痒心而悦其色矣。”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慠世。” 宋 陆游 《叹老》诗:“酒徒分散情疏索,棋敌凴陵意頡頏。”
6.谓傲视。《后汉书·吴祐史弼等传论》:“ 史弼 頡頏严吏,终全 平原 之党。”《魏书·文苑传序》:“逮 高祖 驭天,鋭情文学,盖以頡頏 汉 彻 ( 汉武帝 刘彻 ),掩踔 曹丕 ,气韵高艷,才藻独构。”《旧唐书·王播李绛等传论》:“ 李赵公 頡頏禁林,訏謨相府,嘉言启沃,不以身为。”
7.谓奇怪之辞,游移不定之辞。《文选·扬雄〈解嘲〉》:“是故 邹衍 以頡頏而取世资, 孟軻 虽连蹇,犹为万乘师。” 李善 注引 苏林 曰:“頡頏,奇怪之辞也。”《汉书·扬雄传下》作“頡亢”。 颜师古 注:“頡亢,上下不定也。”
词语解释:蹇亢  拼音:jiǎn kàng
犹言耿直高傲。蹇,通“ 謇 ”。《新唐书·文艺传上·崔信明》:“ 信明 蹇亢,以门望自负,尝矜其文,谓过 李百药 ,议者不许。”
词语解释:郎亢  拼音:láng kàng
见“ 郎伉 ”。
词语解释:郎伉  拼音:láng kàng
亦作“ 郎亢 ”。 笨拙,笨重。《西游记》第四七回:“这獃子念动咒语,把头摇了几摇,叫:‘变!’真个变过头来,就也像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像。” 清 金人瑞 《癸未秋兴》诗之三:“蚊子秋来大如蜂,衣裳郎亢冠髼鬆。”
词语解释:靡亢  拼音:mí kàng
谓不可抗衡。《文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 吕延济 注:“靡,无。亢,拒也。”
词语解释:过亢  拼音:guò kàng
过甚;过盛。《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三国 魏 王弼 注:“上则过亢,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过谓过甚,亢谓亢极。” 唐 邵说 《为郭令公谢一子三品官表》:“臣荣登上相,任重总戎,子弟数人,尽居右职,‘过亢’之诫,切在於心。”
词语解释:骜亢  拼音:ào kàng
高傲不驯和。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其人皆 女直 功臣子,驁亢奢纵不法。”
词语解释:重亢  拼音:zhòng kàng
重迭的正梁。指重屋的栋。《逸周书·作雒》:“四阿、反玷、重亢、重郎。” 孔晁 注:“重亢,累栋也。” 朱右曾 校释:“亢,极也。极即栋。”参见“ 重屋 ”。
词语解释:重屋  拼音:chóng wū
(1).重檐之屋。 商 代天子用以宣明政教的大厅堂。《周礼·考工记·匠人》:“ 殷 人重屋,堂脩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 郑玄 注:“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寝也。” 戴震 《〈考工记图〉补注》:“世室、重屋,制皆如明堂…… 姚姬 传曰:重屋,复屋也。别设栋以列椽,其栋谓之棼,椽栋既重,轩版垂檐皆重矣。” 孙诒让 正义:“ 殷 人重屋者,亦 殷 之明堂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薛综 注:“重屋,重栋也。谓明堂庙屋,前后异制。” 唐 李白 《明堂赋》:“採 殷 制,酌 夏 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宋史·礼志四》:“ 三代 之制不相袭, 夏 曰世室, 商 曰重屋, 周 曰明堂,则知皆室也。”
(2).指高楼。《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所居皆重屋,王九层,国人六层。” 宋 苏轼 《教战守策》:“今王公贵人处於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 明 唐寅 《世寿堂》诗:“大枝为天立四极,小枝为君作重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而室则十二,开牕牖於上,若重屋然。”
词语解释:不卑不亢  拼音:bù bēi bù kàng
同“ 不亢不卑 ”。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七:“他不卑不亢地说:‘妙喻妙喻!’”
词语解释:淫亢  拼音:yín kàng
旱涝。《宋书·文帝纪》:“比年穀稼伤损,淫亢成灾,亦由播殖之宜,当有未尽。”
词语解释:慠亢  拼音:ào kàng
谓以高傲的态度对待。《古尊宿语录》卷十三:“来日将迴, 燕王 下先锋使,闻师不起,凌晨入院,责师慠亢君侯。师闻之,乃出迎接。”
词语解释:潜亢  拼音:qián kàng
潜伏与高飞。 汉 扬雄 《法言·先知》:“刚则甈,柔则坯,龙之潜亢,不获其中矣。” 李轨 注:“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
词语解释:激亢  拼音:jī kàng
激昂高亢。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陆铨》:“ 石谿 奇气激亢,真诗家之 乌获 。”
词语解释:强亢  拼音:qiáng kàng
亦作“彊亢”。 刚愎。《易·萃》“顺以説,刚中而应” 三国 魏 王弼 注:“但顺而説,则邪佞之道也;刚而违於中应,则强亢之德也。” 宋 司马光 《陈三德上殿札子》:“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而不疑,姦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
词语解释:愆亢  拼音:qiān kàng
久旱。《旧唐书·懿宗纪》:“而油云未兴,秋稼闕望,因兹愆亢,軫于诚怀。”《宋史·五行志一》:“帝以愆亢,责躬减膳,每见辅臣,忧形於色。”
词语解释:等礼相亢  拼音:děng lǐ xiāng kàng
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廝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礼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势以求臣,则朋友之材至矣。”
词语解释:简亢  拼音:jiǎn kàng
亦作“ 简伉 ”。 高傲;清高。《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膺 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 荀淑 、 陈寔 为师友。” 明 李贽 《答耿司寇》:“其杜门不出,非简亢也,非絶人逃世也。” 明 方孝孺 《菜根居士传》:“少简伉,志气高,不与世俛仰。”
词语解释:绝亢  拼音:jué kàng
犹刎颈。《汉书·张耳陈馀传》:“﹝ 贯高 ﹞乃仰絶亢而死。” 颜师古 注:“亢者,总谓颈耳。”《后汉书·隗嚣传论》:“则知其道有足怀者,所以栖有四方之桀,士至投死絶亢而不悔者矣。”
词语解释:奋亢  拼音:fèn kàng
兴奋。 萧乾 《草原即景》:“车上人人都奋亢起来。想想看,每个人在脑子里都翻腾了许多日子,费了多少周折,才到达这个起点。”
词语解释:狼亢  拼音:láng kàng
见“ 狼抗 ”。
词语解释:狼抗  拼音:láng kàng
亦作“ 狼伉 ”。亦作“ 狼亢 ”。 傲慢,暴戾。《晋书·周顗传》:“ 处仲 刚愎强忍,狼抗无上,其意寧有限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嵩 性狼抗,亦不容於世。”《宋书·始安王休仁传》:“ 休佑 平生,狼抗无赖。”《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初, 孙岳 颇得豫内廷密谋, 冯 ( 冯贇 ) 朱 ( 朱弘昭 )患 从荣 狼伉, 岳 尝为之极言祸福之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自相国去后, 英 人自恃其积年之狼亢,见后至者,以为土室懦夫,易而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