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共13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亡国亡人亡马亡归亡状亡亲亡为亡阳
亡羊亡是公亡地亡羊路亡已亡没亡极亡国灭种
亡恙亡聊亡奈亡情亡躯亡徒亡逃亡室
亡何亡魂亡是叟亡前亡鹿亡故亡逸亡实
亡命亡言亡君亡酒亡失亡户亡谓亡辜
亡身亡穷亡珠亡过亡足亡日亡虑亡赖子
亡机亡灵亡簪亡子亡去亡殁亡魂失魄亡国虏
亡赖亡友亡灭亡几亡卒亡缺亡阙亡识
亡书亡虏亡形亡将亡八亡道亡逝亡论
亡其亡逋亡臣亡有亡主亡厌亡魂丧胆亡衅

词语解释:亡国  拼音:wáng guó
(1).亡失国家。《礼记·檀弓下》:“ 晋献公 之丧,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 ,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於斯,得国恒於斯。’” 孔颖达 疏:“言寡人闻前古以来,失亡其国,恒於此丧祸交代之时;得其国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时。”《后汉书·李固传》:“昔 秦皇 亡於 沙丘 , 胡亥 、 赵高 隐而不发,卒害 扶苏 ,以至亡国。”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一:“ 吕氏 既已灭矣,而 吴 楚 之忧,几至於亡国。”
(2).灭亡了的国家。《孙子·火攻》:“亡国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史记·太史公自序》:“存亡国,继絶世。”
(3).将亡之国。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风则零落,虽有十 子产 如之何?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词语解释:亡羊  拼音:wáng yáng
(1).《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谓弃其本职而溺于所好。 庄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挟。”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臧穀共伤时。”
(2).《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因以“亡羊”喻步入歧途而一无成就。 清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盦舍人》之四:“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
(3).比喻丧失某种事物。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亡羊往事嗟何补,歷鹿孤踪感易生。” 梁启超 《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国会之召集,期限有定,闭会中凟职之举,俟下次开会而始图匡正,势已等於亡羊,而貽国家以不可復之损失者抑既多矣。”参见“ 亡羊补牢 ”。
词语解释:亡羊补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战国策·楚策四》:“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谓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 宋 陆游 《秋兴》诗:“惩羹吹虀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以上所陈,皆今日维繫人心,亡羊补牢之计。”
词语解释:亡恙  拼音:wáng yàng
(1).没有病痛。引申为安然存在。 汉 贾谊 《治安策》:“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居第》:“京师贵人,墙皆某所筑,数十年来,但见人物更换,墙固亡恙也。”
(2).问候语。犹言平安。
词语解释:亡何  拼音:wáng hé
(1).不久。《汉书·翟方进传》:“ 子夏 既过 方进 ,揣知其指,不敢发言。居亡何, 方进 奏 咸 与 逢信 ‘邪枉贪污,营私多欲’。” 颜师古 注:“无何犹言无几,谓少时。”《元史·太祖纪》:“居亡何, 汪罕 自以其势足以有为,不告於帝,独率兵復攻 蔑里乞部 。”《明史·张士诚传》:“亡何, 徐达 兵徇 宜兴 ,攻 常熟 。” 叶圣陶 《穷愁》:“母唯唯应,其音模糊,亡何而 邯郸 重步矣。”
(2).谓不问他事。《汉书·爰盎传》:“南方卑溼, 丝 能日饮,亡何,説王毋反而已。” 颜师古 注:“无何,言更无餘事。” 宋 辛弃疾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词:“算从来人生行乐,休更説日饮亡何。” 清 曹寅 《方园梅残楼前小酌》诗:“西斋饮亡何,景会猝难遇。”
(3).无故。《汉书·金日磾传》:“明旦,上未起, 何罗 亡何从外入。” 颜师古 注:“无何,犹言无故也。”
(4).犹言无可奈何。 宋 辛弃疾 《减字木兰花·宿僧房有作》词:“狂歌未可,且把一尊料理我。我到亡何,却听儂家《陌上歌》。”
词语解释:亡命  拼音:wáng mìng
(1).谓削除户籍而逃亡在外。泛指逃亡,流亡。《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耳 尝亡命游 外黄 ……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 张耳 。” 司马贞 索隐:“ 晋灼 曰:‘命者,名也。谓脱名籍而逃。’ 崔浩 曰:‘亡,无也。命,名也。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为亡命。’”《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 张敞 亡命,坐致朱轩。” 李善 注:“命,名也。谓所犯罪名已定,而逃亡避之,谓之亡命。” 宋 王安石 《委任》:“ 陈平 ,亡命之虏也,出捐四万餘金,不问出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三:“大革命失败后,我到 日本 去亡命。”
(2).指逃亡者。 汉 扬雄 《解嘲》:“ 范雎 , 魏 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於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槖。”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伊尹 , 有莘 之媵臣; 韩信 , 项氏 之亡命。”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 隋 既平 陈 , 南海 有五六百家居水为亡命,号曰游艇子。”
(3).指铤而走险不顾性命的人。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吴 之所诱者,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姦人,故相诱以反。”《新唐书·王及善传》:“ 俊臣 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戳善良,天下疾之。”《花月痕》第四二回:“当初 员逆 倡乱,结了五个亡命,号为‘五狗’。”
(4).拼命,不顾一切。《天雨花》第十一回:“ 毛成 着急十来分,用力一挣衣破裂,脱了身儿亡命奔。” 叶紫 《星》第一章:“亡命地从湖滨跑回来,放好桶,晒好衣裳,在进到卧房的时候, 梅春姐 已经身疲力软了。”
词语解释:亡身  拼音:wáng shēn
杀身;丧身。《楚辞·离骚》:“ 鮌 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 羽 之野。” 洪兴祖 补注:“ 鮌 婞直以亡身,则 鮌 盖刚而犯上者耳。”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杜门絶迹,不面伪庭,进免 龚胜 亡身之祸,退无 薛方 诡对之讥。” 胡厥文 《悼念周恩来总理诗》之一:“噩耗警传频,愴然欲丧神,音容犹在目,恶疾竟亡身。”
词语解释:亡机  拼音:wáng jī
《庄子·天地》篇载, 子贡 出游,见一丈人抱瓮入井取水灌畦,功效甚微,建议他用机械抽水灌溉,丈人忿然作色说:“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胷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称抱朴守真,不存巧诈之心为“亡机”。《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导亡机之权,而功济尘刼。” 李善 注:“机,谓机心也。权,方便也。夫以机心导物,物所以机心应之。物有机心,则结累斯起。故诱以无机之智,何止功济尘刼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江 左篇製,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 宋 梅尧臣 《水轮咏》:“不学假混沌,亡机抱瓮罌。”
词语解释:亡赖  拼音:wáng lài
(1).不务正业。《汉书·高帝纪下》:“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 仲 力。”《金史·孔彦舟传》:“ 孔彦舟 字 巨济 , 相州 林虑 人。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 汴 ,占籍军中。”
(2).指不务正业的人。《新唐书·李纲传》:“后太子寖狎亡赖,猜间朝廷。 纲 频諫不听,遂乞骸骨。”
(3).谓小儿顽皮狡猾。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语解释:亡书  拼音:wáng shū
散失的书籍。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其后始除挟书之律,稍求亡书,招学士。” 宋 曾巩 《文馆》:“﹝ 太宗 ﹞又重亡书之购,而閭巷山林之藏,稍稍益出。”
词语解释:亡其  拼音:wáng qí
连词。抑或,还是。《庄子·外物》:“抑固寠邪?亡其略弗及邪?”《战国策·赵策三》:“ 秦 之攻 赵 也,倦而归乎?亡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意者臣愚而不概於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四》:“亡读如无,或言亡,或言亡其,皆转语词也。”
词语解释:亡人  拼音:wáng rén
(1).逃亡者;流亡者。《礼记·大学》:“ 舅犯 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郑玄 注:“亡人谓 文公 也。时辟 驪姬 之谗,亡在 翟 。”《史记·吴王濞列传》:“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 蔡有守 《送抱香之南洋》诗:“英雄知己有 红拂 ,寧伴亡人去国无。”
(2).死者。《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身在众中嫌赘物,心期地下伴亡人。”
(3).用为詈词。《西游记》第七二回:“只见那七个女子,蹲在水里,口中乱駡那鹰哩,道:‘这个匾毛畜生,猫嚼头的亡人!’”
(4).迷妄之人。亡,通“ 妄 ”。《庄子·庚桑楚》:“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 高亨 《诸子新笺·庄子·庚桑楚》:“亡借为妄,古通用。”
词语解释:亡是公  拼音:wáng shì gōng
汉 司马相如 作《子虚赋》,假托 子虚 、 乌有先生 、 亡是公 三人互相问答。后因以“亡是公”指实际上不存在的人或物。 宋 杨万里 《梅花数枝盖冰结而为此也》诗:“只愁窗外春日红,瓶子化作 亡是公 。”
词语解释:亡聊  拼音:wáng liáo
(1).无所依赖;无以聊生。《汉书·贾谊传》:“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 王先谦 补注:“一二指痛则身惧,若无所恃赖。”《汉书·食货志上》:“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卿,亡逃山林。” 宋 苏辙 《御试制策》:“田野虽闢,民多亡聊;边境虽安,兵不可撤。”
(2).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七:“予故具列 建成 、 元吉 之谋害 太宗 之事,以见 太宗 之计出於亡聊。”
(3).了无情趣。 清 姚燮 《双头牡丹灯记》:“ 至正 庚子之岁,有 乔生 者,居 镇明岭 下,初丧其偶,鰥居亡聊,不復出游,但倚门佇立而止。”
词语解释:亡魂  拼音:wáng hún
(1).旧指死后的灵魂。《后汉书·段熲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晋 潘岳 《寡妇赋》:“亡魂逝而永远兮,时岁忽其遒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关着孝堂,召请亡魂,你两个须守着门,不可使外人窥看,破了法术。” 戴望舒 《祭日》诗:“今天是亡魂的祭日,我想起了我的死去了六年的友人。”
(2).失魂。形容惊慌失措。《南史·韦叡传》:“ 叡 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者众。矢贯 大眼 右臂,亡魂而走。” 冰心 《往事(二)》六:“与其徘徊着惊悸亡魂,不如索性纵身一跃,死心的去感觉那没顶切肤的辛酸感觉。”
词语解释:亡言  拼音:wáng yán
妄言。亡,通“ 妄 ”。《素问·方盛衰论》:“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絶理,亡言妄期,此谓失道。” 张隐庵 集注:“失神则亡。亡言者,亡妄之言。”亡,一本作“ 妄 ”。
词语解释:亡穷  拼音:wáng qióng
没有穷尽。《汉书·董仲舒传》:“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 宋 司马光 《谢检讨启》:“访逸事於名山,求绪言於故老。使圣哲丕绩,蔽天壤而亡穷;俊乂隆名,炳丹青而不朽。”
词语解释:亡灵  拼音:wáng líng
死者的灵魂。《后汉书·方术传·刘根》:“汝为子孙,不能有益先人,而反累辱亡灵,可叩头为吾陈谢。”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我岂敢惮烦恼?岂敢惮劬劳?同去拜你爹,拜你娘,亲把坟塋扫,也使地下亡灵安宅兆。” 巴金 《关于〈龙·虎·狗〉》:“但愿有人为这一对亡灵摘去沉重的‘帽子’,让他们在泉下得到安息。”
词语解释:亡友  拼音:wáng yǒu
死去的友人。 唐 韩愈 《祭薛助教文》:“朝散郎守国子博士 韩愈 、太学助教 侯继 ,谨以清酌之奠,祭于亡友国子助教 薛君 之灵。”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每与亡友 王韦 , 钦佩 论之, 钦佩 以为非佳兆。”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孩儿塔〉序》:“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
词语解释:亡虏  拼音:wáng lǔ
逃亡的罪人。《汉书·田儋传》:“ 横 始与 汉王 俱南面称孤,今 汉王 为天子,而 横 乃为亡虏,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 留侯 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词语解释:亡逋  拼音:wáng bū
(1).逃遁,逃亡。 明 高启 《夏珪风雪归庄图》诗:“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
(2).逃亡的人。 宋 苏轼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词语解释:亡马  拼音:wáng mǎ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 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 胡 骏马而归。”后以“亡马”比喻因祸得福,祸福相生。 宋 王禹偁 《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祸福如亡马,机关喻狎鸥。”
词语解释:亡地  拼音:wáng dì
绝境。《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曹操 注:“必殊死战,在亡地无败者。”
词语解释:亡奈  拼音:wáng nài
无奈。 金 元好问 《送李同年德之》诗之一:“亡奈流光冉冉何,逢君聊得慰蹉跎。”
词语解释:亡是叟  拼音:wáng shì sǒu
即 亡是公 。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吾言岂妄云,得之 亡是叟 。”
词语解释:亡君  拼音:wáng jūn
亡国之君;失权之君。《管子·七法》:“亡君则不然。致所贵非寳也,致所亲非戚也,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韩非子·八奸》:“所谓亡君者,非莫有其国也,而有之者,皆非己有也。”
词语解释:亡珠  拼音:wáng zhū
《韩非子·说林上》:“ 子胥 出走,边候得之, 子胥 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后用为随机应变的典实。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词语解释:亡簪  拼音:wáng zān
《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出游 少源 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 孔子 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后因以“亡簪”为怀念故旧的典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 宋 黄庭坚 《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词语解释:亡灭  拼音:wáng miè
灭亡。《魏书·废出三帝纪论》:“ 普泰 雅道居多, 永熙 悖德为甚,是俱亡灭,天下所弃歟!”《新唐书·郭元振传》:“又 吐蕃 亦尝以 俀子 、 僕罗 并 拔布 为可汗矣,亦不能得十姓而皆自亡灭。”《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有形不成,有口无声;国家亡灭,故现其形。”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死敌之可荣,降敌之可耻,勇往之可贵,退缩之可鄙,机警者之生存,顽钝者之亡灭,足供军人前车之鑑,后事之师者,一一写之。”
词语解释:亡形  拼音:wáng xíng
无形。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夫能存亡形、属荒絶者,惟斋乎!故孝子之於斋,见父母之形也。”《汉书·杨王孙传》:“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
词语解释:亡臣  拼音:wáng chén
(1).逃亡之臣。《礼记·檀弓下》:“君惠弔亡臣 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於哭泣之哀,以为君忧。”《战国策·齐策六》:“ 莒 中及 齐 亡臣相聚,求 閔王 子,欲立之。 法章 乃自言於 莒 。共立 法章 为 襄王 。”
(2).向战胜国称臣的亡国之君。《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君王亡臣 句践 ,使陪臣 种 敢告下执事: 句践 请为臣,妻为妾。”
词语解释:亡归  拼音:wáng guī
逃归。《史记·张丞相列传》:“ 秦 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新唐书·高开道传》:“初, 开道 募壮士数百为养子,卫閤下,及 刘黑闥 将 张君立 亡归, 开道 命与爱将 张金树 分督之。”
词语解释:亡羊路  拼音:wáng yáng lù
指致人迷误的歧途。 唐 姚係 《京西遇旧识兼送往陇西》诗:“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 明 唐顺之 《天宁寺尘外楼》诗之四:“人间多少亡羊路,一一行来也未曾?” 清 归有光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徐行之微,固 尧 舜 之道也;经史之业,非亡羊之路也。”参见“ 亡羊 ”。
词语解释:亡羊  拼音:wáng yáng
(1).《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谓弃其本职而溺于所好。 庄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挟。”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臧穀共伤时。”
(2).《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因以“亡羊”喻步入歧途而一无成就。 清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盦舍人》之四:“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
(3).比喻丧失某种事物。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亡羊往事嗟何补,歷鹿孤踪感易生。” 梁启超 《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国会之召集,期限有定,闭会中凟职之举,俟下次开会而始图匡正,势已等於亡羊,而貽国家以不可復之损失者抑既多矣。”参见“ 亡羊补牢 ”。
词语解释:亡情  拼音:wáng qíng
无情。 郁达夫 《春江感旧》诗之二:“仙山春梦记前游,不把亡情怨 莫愁 。”
词语解释:亡前  拼音:wáng qián
无敌。《汉书·王莽传上》:“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颜师古 注:“无前,谓无有敢当之者。”
词语解释:亡酒  拼音:wáng jiǔ
谓逃席以避酒。《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诸 吕 有一人醉,亡酒, 章 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
词语解释:亡过  拼音:wáng guò
亡故,去世。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三折:“想你那父亲亡过,若不是老身,岂有今日也呵。”《白雪遗音·玉蜻蜓·认母》:“吓,姨太,我家继父六月二十八日晚上亡过的么?”
词语解释:亡子  拼音:wáng zǐ
逃亡的人。《庄子·天道》:“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 成玄英 疏:“亡子,逃人也。”
词语解释:亡几  拼音:wáng jǐ
(1).很少。《汉书·贾谊传》:“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颜师古 注:“亡几,言不多也。”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当是时,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谬乱,不同夷狄者亡几耳。”
(2).不久。《新唐书·郗士美传》:“亡几,会詔班师,然威振 两河 。”
词语解释:亡将  拼音:wáng jiāng
逃亡的将领。《史记·孟尝君列传》:“ 秦 亡将 吕礼 相 齐 ,欲困 苏代 。”《汉书·陈平传》:“﹝ 平 ﹞度 河 ,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
抑或,还是。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匈奴 敬畏 郅都 之威,刻木象 都 之状,交弓射之,莫能一中。不知 都 之精神在形象邪?亡将 匈奴 敬畏精神在木也?”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不知 寿王 不得治 东郡 之术邪?亡将 东郡 适当復乱,而 寿王 之治偶逢其时也?”
词语解释:亡有  拼音:wáng yǒu
没有。《墨子·兼爱上》:“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明 李贽 《续藏书·太子太保尚书王公》:“夫满朝皆受 宸濠 赂,独 晋溪公 与 梁公 亡有也。”
词语解释:亡状  拼音:wáng zhuàng
(1).无礼。《汉书·项籍传》:“异时诸侯吏卒徭役屯戍过 秦中 , 秦中 遇之多亡状。” 颜师古 注:“无善形状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朱崖迁客》:“此人固亡状,要之为一州主,所谓邦君也。”
(2).指目无法纪的人。《汉书·西南夷传》:“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
词语解释:亡已  拼音:wáng yǐ
无已。没完没了。《汉书·贾谊传》:“今 匈奴 嫚娒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 汉 岁致金絮采繒以奉之。” 颜师古 注:“亡已,言不可止也。”
词语解释:亡躯  拼音:wáng qū
丧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讎,反以亡躯。”
词语解释:亡鹿  拼音:wáng lù
《汉书·蒯通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后因以“亡鹿”比喻失去政权。 宋 苏轼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尘闇人亡鹿,溟飜帝斩鼇。”
词语解释:亡失  拼音:wáng shī
(1).丧失;丢失;散失。《墨子·非命上》:“亡失国家,倾覆社稷。”《史记·项羽本纪》:“今将军为 秦 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裴度 在中书,印忽亡失。”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贾山 ﹞所言今多亡失,惟《至言》见於《汉书》本传。”
(2).失踪。 郑振铎 《埃娥》:“‘她是亡失了!她是亡失了!’老 埃那克士 想;叹息着,有一个最坏的结果的预测。”
词语解释:亡足  拼音:wáng zú
不值得,够不上。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三》:“虽二家言皆谬悠,亡足论者,然互合观之,真可一大噱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七》:“餘子盖亡足深论。名物之学,岂易言哉!”
词语解释:亡去  拼音:wáng qù
(1).逃遁。《史记·郑世家》:“ 华元 杀羊食士,不与其御 羊斟 ,怒以驰 郑 , 郑 囚 华元 。 宋 赎 华元 , 元 亦亡去。”《汉书·吴王濞传》:“ 吴 大败,士卒多飢死叛散。於是 吴王 乃与其戏下壮士千人夜亡去,度 淮 走 丹徒 ,保 东越 。”
(2).散失。 宋 苏舜钦 《题〈杜子美别集〉后》:“念其亡去尚多,意必皆在人间。”
词语解释:亡卒  拼音:wáng zú
(1).溃逃的士兵。《史记·吴王濞列传》:“ 东越 兵可万餘人,乃使人收聚亡卒。”《新五代史·杂传·朱宣》:“﹝ 梁太祖 ﹞乃驰檄 兗 鄆 ,言 宣 瑾 多诱 宣武 军卒亡以东,乃发兵收亡卒。”
(2).战死的士兵。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亡卒遗骸散帛收,飢人卖子分金赎。”
词语解释:亡八  拼音:wáng bā
(1).乌龟或鳖的俗称。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二一:“还有许多小孩子,他们会悄悄的把一张纸条贴在那外国货的衣服上,上面画着一只‘亡八’。”《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亡八一见无钱,凡事疏淡,不照常答应奉承。”
(2).旧时指妓院里的管事。
(3).詈词。 明 冯梦龙 《山歌·求老公》:“嫁着子介箇乌龟亡八,生得又麻又瞎又痴又聋。”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四:“这该死的亡八!这是非用最后的手段不可了!”
词语解释:亡主  拼音:wáng zhǔ
亡国之君。《管子·枢言》:“王主积于民,霸主积于将战士,衰主积于贵人,亡主积于妇女珠玉。”《吕氏春秋·论人》:“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僇而不止,以至於亡而不悟。”
词语解释:亡亲  拼音:wáng qīn
(1).指去世的父母。《后汉书·郑玄传》:“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羣书率皆腐敝,不得於礼堂写定,传与其人。”
(2).死掉父母。《史记·晋世家》:“ 秦繆公 问 吕省 :‘ 晋国 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惧失君亡亲,不惮立 子圉 。’” 张守节 正义:“言惧失君国乱,恐亡父母,不惮立 子圉 。”
词语解释:亡没  拼音:wáng méi
见“ 亡殁 ”。
词语解释:亡殁  拼音:wáng mò
亦作“亡没”。 死亡。《三国志·蜀志·杨仪传》:“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 魏氏 ,处世寧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南史·褚蓁传》:“ 蓁 子 向 字 景政 ,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哀毁若成人。”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汉书·东方朔传》,委琐烦碎,不类诸篇,且不述其亡殁岁时,及子孙继嗣。”
词语解释:亡徒  拼音:wáng tú
脱离户籍而逃亡在外的人。《汉书·王嘉传》:“前 山阳 亡徒 苏令 等从横,吏士临难,莫肯伏节死义,以守相威权素夺也。” 宋 苏辙 《代陈汝羲学士南京谢表》:“ 汉宣 起 张敞 於亡徒, 汉武 用 安国 於 梁 狱。”
词语解释:亡故  拼音:wáng gù
(1).去世。《水浒传》第五六回:“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就是去年父亲亡故之后,曾经写过一封信去,也没有回信。” 巴金 《秋》四:“他还是觉得他对不起亡故的 蕙 。”
(2).灭亡的原因。《吕氏春秋·慎大》:“ 武王 乃恐惧,太息流涕,命 周公旦 进 殷 之遗老,而问 殷 之亡故。”
词语解释:亡户  拼音:wáng hù
逃亡的人家。《晋书·毛璩传》:“ 海陵县 界地名 青蒲 ,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 璩 建议率千人讨人。时大旱, 璩 因放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 璩 自首。”
词语解释:亡日  拼音:wáng rì
忌日。先辈去世的日子。《南史·孝义传下·韩怀明》:“﹝ 韩怀明 ﹞与乡人 郭麻 俱师 南阳 刘虬 , 虬 尝一日废讲,独居涕泣, 怀明 窃问 虬 家人,答云是外祖亡日。”
词语解释:亡殁  拼音:wáng mò
亦作“亡没”。 死亡。《三国志·蜀志·杨仪传》:“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 魏氏 ,处世寧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南史·褚蓁传》:“ 蓁 子 向 字 景政 ,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哀毁若成人。”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汉书·东方朔传》,委琐烦碎,不类诸篇,且不述其亡殁岁时,及子孙继嗣。”
词语解释:亡缺  拼音:wáng quē
散失残缺。《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著《礼》《易传》《诗传》……又作《公羊问》《辩讖》,并它所论敍,题为《新书》。凡百餘篇,今多所亡缺。”
词语解释:亡道  拼音:wáng dào
谓荒淫失政。《汉书·董仲舒传》:“至 周 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
词语解释:亡厌  拼音:wáng yàn
不知满足。厌,满足。《汉书·景帝纪》:“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
词语解释:亡为  拼音:wáng wéi
古代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主张一切顺应自然的变化。《汉书·董仲舒传》:“ 孔子 曰:‘亡为而治者,其 舜 虖!’”
词语解释:亡极  拼音:wáng jí
无穷尽,没有止境。 汉 贾谊 《治安策》:“礼,祖有功而宗有德,使 顾成 之庙称为 太宗 ,上配 太祖 ,与 汉 亡极。”
词语解释:亡逃  拼音:wáng táo
逃亡。 汉 晁错 《论贵粟疏》:“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 宋 王安石 《收盐》诗:“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
词语解释:亡逸  拼音:wáng yì
(1).逃亡。《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 景崇 恐 匡赞 牙兵亡逸,欲文其面。”
(2).指逃亡的人。 宋 秦观 《盗贼中》:“若此之类,与夫捕获亡逸赏罚之格,凡数十条,然皆画一之制也。”
(3).散失。《隋书·音乐志上》:“《晋中经部》,无復乐书;《别録》所载,已復亡逸。” 宋 刘麟 《〈元氏长庆集〉序》:“今之所见者,仅数十家而已,以是知 唐 人之文亡逸者多矣。”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书叙指南》:“《书叙指南》专为尺牘设,所引诸书,今多亡逸。”
(4).指散失的文字、书籍。《隋书·儒林传序》:“考正亡逸,研覈异同。”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贞观 购亡逸, 蓬瀛 渐周旋。”
词语解释:亡谓  拼音:wáng wèi
(1).没有意义。《汉书·高帝纪下》:“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 颜师古 注:“亡谓者,失於事宜,不可以训。”
(2).指无意义之事。《汉书·杨王孙传》:“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於亡用,不损财於亡谓。”
词语解释:亡虑  拼音:wáng lǜ
大略,大约。《汉书·赵充国传》:“今詔破羌将军 武贤 将兵六千一百人, 敦煌 太守 快 将二千人, 长水 校尉 富昌 、 酒泉侯 奉世 将 婼 月氏 兵四千人,亡虑万二千人。” 颜师古 注:“亡虑,大计也。” 明 宋濂 《〈日损斋笔记〉序》:“ 汉 魏 以来,艺文之流,伸其独见,而成一家言者,亡虑数百。”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一邑之中,食利於官者,亡虑数千人。”
词语解释:亡魂失魄  拼音:wáng hún shī pò
形容惊慌失措。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 孔子 好象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叶紫 《夜哨线》:“ 赵得胜 和其他的弟兄们都亡魂失魄了。”
词语解释:亡阙  拼音:wáng quē
亡缺。散失残缺。《后汉书·胡广传》:“初, 杨雄 依《虞箴》《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闕。”《旧唐书·经籍志上》:“于时祕书省经书,实多亡闕,诸司坟籍,不暇讨论。”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礼文亡闕,无若近时,而婚丧尤为乖舛。”
词语解释:亡逝  拼音:wáng shì
犹亡故。逝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姐姐亡逝已过,见有棺柩灵位在此。”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 敏树 ﹞一兄一弟,俱已亡逝。”
词语解释:亡魂丧胆  拼音:wáng hún sàng dǎn
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操 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覷。”《说唐》第四七回:“我亏了 定阳王 封我为先锋,日抢三关,夜劫八寨,杀得唐家亡魂丧胆。”
词语解释:亡阳  拼音:wáng yáng
中医学名词。指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等造成阳气突然衰竭的虚脱现象。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生寤》:“贵人抬手,指下细端详,手背上汗亡阳。”
词语解释:亡国灭种  拼音:wáng guó miè zhǒng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严复 《论世变之亟》:“故其端起於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於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孙中山 《党员要大家团结起来为党为国》:“当时革命党外面见到外国富强, 中国 衰弱,被人凌辱,内面又受 满清 专制,做人奴隶,几乎有亡国灭种之忧。”
词语解释:亡室  拼音:wáng shì
旧时自称去世的妻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如果亡室之言非妄,请即上堂,受儿女朝謁。”
词语解释:亡实  拼音:wáng shí
不符合事实。《汉书·高帝纪下》:“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诞谩败事,而巽懦则有餘;浮躁大言,而矜夸之亡实。”
词语解释:亡辜  拼音:wáng gū
无罪。亦指没有罪的人。《汉书·鲍宣传》:“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亡辜,三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新唐书·李德裕传赞》:“ 汉 刘向 论朋党,其言明切,可为流涕,而主不悟,卒陷亡辜。”
词语解释:亡赖子  拼音:wáng lài zǐ
不务正业的人。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客魏始末纪略》:“ 魏忠贤 原名 李进忠 , 直隶 寧肃县 亡赖子也。”
词语解释:亡国虏  拼音:wáng guó lǔ
因国破而逃亡的人。 明 张凤翼 《红拂记·侠女私奔》:“我是个公门将佐,休猜做亡国虏。”
词语解释:亡识  拼音:wáng shí
无知。《汉书·晁错传》:“愚臣亡识,唯陛下财察。”
词语解释:亡论  拼音:wáng lùn
暂且不说,不必论及。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亡论太始以前,即 汉 秦 间姓名,絶少此类。”《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单説这 明水 地方,亡论那以先的风景。”
词语解释:亡衅  拼音:wáng xìn
逃亡的征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不在 程郑 ,其有亡衅乎?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 孔颖达 疏:“ 程郑 身有罪祸,惧奔亡之衅。” 杨伯峻 注:“亡衅,逃亡之跡象。”
共13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