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单于 拼音:chán yú
(1). 汉 时 匈奴 君长的称号。《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单于曰 头曼 。” 裴駰 集解:“单于者,广大之貌,言其象天单于然。” 汉 焦赣 《易林·屯之无妄》:“左衽为长,国号 匈奴 ,主君旄头,立尊单于。”
(2).曲调名。 前蜀 韦庄 《绥州作》诗:“一曲单于暮烽起, 扶苏城 上月如钩。” 宋 黄庭坚 《渔家傲》词:“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絃琴上单于调。”词语解释:至于 拼音:zhì yú
亦作“ 至於 ”。
(1).到;达到。于,助词,无义。《书·盘庚上》:“王命众,悉至于庭。”《论语·学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 宋 苏轼 《表忠观碑》:“是以其民至於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添兵》:“ 五代 之际,四方割裂,以区区中州之地, 晋 汉 之兵尝至於数十万人。”
(2).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国语·周语中》:“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於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注意于大众的艺术家,来注意于这些东西,大约也未必错,至于仍要加以提炼,那也是无须赘说的。”
(3).连词。提出突出事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犹竟至于,甚至于。《北史·魏彭城王勰传》:“自 孝文 不豫, 勰 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於衣不解带,乱首垢面。”
(4).连词。承接上文,表示下文是上文引出的结果。犹以致于。《后汉书·宦者传论》:“ 竇武 、 何进 ,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嚣怨,协羣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
(5).连词。犹即使是,即便是。《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唐 杜荀鹤 《乱后逢村叟》诗:“还似平寧徵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至於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6).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犹竟然。《史记·伍子胥列传》:“今子故 平王 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少年饮之,至於口鼻出血,盖性极暖也。”词语解释:多于 拼音:duō yú
较大,较多。例如:攀登这个多于四百级台阶的阶梯。词语解释:过于 拼音:guò yú
(1).表示程度或数量超过一般。《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年八岁丧母,哀戚过於成人。”
(2).副词。犹太。表示程度或数量过分。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抑又蕃舶之征过於侵刻,遂不復至中华耶?”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但 半山 过於自信,反以忧国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老舍 《四世同堂》三:“ 祁老人 颇想说出他对 北平 的信仰,而劝告 钱先生 不必过于忧虑。”词语解释:相于 拼音:xiāng yú
相厚;相亲近。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巽》:“患解忧除,皇母相於,与喜俱来,使我安居。” 汉 王符 《潜夫论·释难》:“夫 尧 舜 之相於,人也,非戈与伐也。” 汪继培 笺:“相於,亦相厚之意矣。” 五代 齐己 《酬王秀才》诗:“相於分倍亲,静论到吟真。” 清 黄景仁 《余伯扶少云昆仲施大雪帆消寒夜集分赋》诗:“即此足相於,那觉在尘堁。”词语解释:况于 拼音:kuàng yú
连词。何况。《易·乾》:“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孟子·离娄上》:“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於 孔子 者也,况於为之强战?”《史记·穰侯列传论》:“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説,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於羈於之臣乎!”词语解释:友于 拼音:yǒu yú
(1).《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即以“友于”为兄弟友爱之义。《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於友于,不忍遏絶。”《魏书·良吏传·宋世景》:“ 世景 友于之性,过絶於人,及 道璵 死,哭之哀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向杲》:“﹝ 向杲 ﹞与庶兄 晟 ,友于最敦。”
(2).借指兄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骨肉》:“其连枝友于之爱,实后世所罕见也。”词语解释:甚于
超过词语解释:见于 拼音:jiàn yú
指明文字出处或可以参看的地方。 徐复 《阏氏读音考》:“ 匈奴 语言见於《史记》、两《汉书》所载者,凡二十餘名。”词语解释:长于 拼音:cháng yú
善于 ;擅长。例如:他长于音乐。词语解释:难于 拼音:nán yú
见“ 难於 ”。
亦作“ 难于 ”。 难以。《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安老爷 一愁姑娘难於説话,二愁姑娘夜长梦多。”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人们费了多年的工夫,还是难于运用。”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二:“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词语解释:于于 拼音:yú yú
(1).自得貌。《庄子·应帝王》:“ 泰氏 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成玄英 疏:“于于,自得之貌。” 唐 白居易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诗:“兴酣头兀兀,睡觉心于于。” 宋 沉辽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之一:“始来 齐山 秋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 明 何景明 《霍山辞》:“视其体腴然,其度于于然,不异平居也。”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五:“ 朱行健 老先生的义子 朱竞新 ,白夹翩翩,摇着一把名人书画的七骨大折扇,于于然来了。”
(2).相属貌。 元 蒲道源 《闲居记事》诗之一:“凌晨出求糴,于于如櫛比。”
(3).多难貌,屈曲貌。 汉 扬雄 《太玄·饰》:“白舌于于屈于根。” 范望 注:“于于,多难之貌。” 司马光 集注:“于于,屈皃。”
夸诞貌。一说佞媚貌。《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於天下者乎?” 陆德明 释文:“於于,并如字。”又引 司马彪 曰:“夸诞貌。” 成玄英 疏:“於于,佞媚之谓也。”
犹于于。自得貌。 清 黄景仁 《闲居感怀》诗:“逢欣稍於於,紆感仍邑邑。” 王闿运 《衡阳程君墓志铭》:“於皇中兴,惟 楚 有材,或公或侯,风起云飞,君乃於於不出里闈,纳駟于庭,英彦员归。”词语解释:在于 拼音:zài yú
亦作“ 在于 ”。
(1).在。多表示处所、时间等。《孟子·滕文公下》:“子谓 薛居州 ,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长幼卑尊,皆 薛居州 也,王谁与为不善?”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唐 之治,在於 贞观 。”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报的妳妳得知,有 温嶠 在于门首。”
(2).取决于;决定于。表明事物的关键所在。 汉 晁错 《论贵粟疏》:“欲民务农,在於贵粟;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成败之机,在於今日。”
(3).犹对;对于。表示所说的情况与后面的对象密切相关。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尚看 王生 抱此怀,在於 甫 也何由羡。”
(4).指出事物的本质内容或目的等。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於名实。”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天下所以畏宦官者,不能见天子也。故今日之患,在於朝廷之礼过尊。”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见“ 在於 ”。词语解释:归于 拼音:guī yú
(1).属于。多用于抽象事物。 鲁迅 《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一》:“曾经借着活字和纸张,而输运开去,复制出来的思想,是有着使中世纪的封建底、旧教底社会意识,归于坏灭的力量的。”如:光荣归于祖国。
(2).趋向。 鲁迅 《伪自由书·对于战争的祈祷》:“四点钟的时候, 中山路 复归于沉寂。”如:经过讨论,大家的意见已归于一致。词语解释:急于 拼音:jí yú
着急地想来或去。例如:访问者急于进来;狗急于想到外面去。词语解释:勇于 拼音:yǒng yú
亦作“ 勇於 ”。 谓临事不退缩,不推委。《孔丛子·诘墨》:“且 子路 为人勇于见义,纵有豚酒,不以义不取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这位先生可谓勇於为善的了。” 柯岩 《特邀代表》:“埋头实践,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词语解释:甘于 拼音:gān yú
甘心于;情愿:~牺牲。词语解释:便于 拼音:biàn yú
比较容易(做某事)。 明 李贽 《答周友山》:“我因人説要拆毁湖上 芝佛院 ,故欲即刻盖阁於后,使其便於一时好拆毁也。”如:书后附有《索引》,以便于读者查检。词语解释:淳于 拼音:chún yú
复姓。 战国 齐 有 淳于髡 。见《孟子·离娄上》。词语解释:乐于 拼音:lè yú
对于做某种事情感到快乐。 毛泽东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凡属有利抗日救国的事业,本府本处在坚决执行《抗战建国纲领》的原则下,无不乐于推行。”词语解释:近于 拼音:jìn yú
亦作“ 近于 ”。 接近于。《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畏溺先沉,近于斯矣。” 唐 柳宗元 《蝜蝂传》:“今世之嗜取者……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於危坠。”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讲演近于做八股,是极难的。”
见“ 近於 ”。词语解释:几于 拼音:jǐ yú
近于;几乎。《后汉书·申屠蟠传》:“ 申屠蟠 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於毁灭。”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下》:“古人握沐之风,几於永絶。” 鲁迅 《集外集拾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此二者虽间亦微涉天物,而繁复腠会,几於脱离。”词语解释:苦于 拼音:kǔ yú
为某种情况所苦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去年又想闹阔了,然而苦于没有题目,穷思极想,才想得一个法子,是给他娘做阴寿。”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青年作家大抵苦于生活,倘有佳作,只能就近卖稿。”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四:“譬如抑扬的腔调非不悦耳,而观众苦于不能听出字句的意义。”词语解释:终于 拼音:zhōng yú
终究;到底。 朱自清 《背影》:“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陈毅 《快参加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终于创立了自己的基业,夺取了政权。”词语解释:有于 拼音:yǒu yú
犹友于。兄弟。有,通“ 友 ”。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契阔慙行迈,羈离忆有于。”参见“ 友于 ”。
词语解释:友于 拼音:yǒu yú
(1).《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即以“友于”为兄弟友爱之义。《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於友于,不忍遏絶。”《魏书·良吏传·宋世景》:“ 世景 友于之性,过絶於人,及 道璵 死,哭之哀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向杲》:“﹝ 向杲 ﹞与庶兄 晟 ,友于最敦。”
(2).借指兄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骨肉》:“其连枝友于之爱,实后世所罕见也。”词语解释:易于 拼音:yì yú
简便和隆重的礼节。易,简易,谓臣礼;于,通“ 迂 ”,广大,谓君礼。《礼记·檀弓下》:“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 郑玄 注:“易,谓臣礼;于,谓君礼。” 唐 柳宗元 《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北会元戎,直道自达,吾儕器其略;南聘天朝,相礼述职,公卿多其仪。合度於易于之间,虽 枚生 之节, 长卿 之道,无以尚也。”
容易。《水浒传》第九一回:“本处万山环列,易于哨聚。” 鲁迅 《三闲集·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复述易于失真,还是将这粒子弹移置在下面罢。”词语解释:合于 拼音:hé yú
符合。例如:合于国情。词语解释:于蔿于 拼音:yú wěi yú
(1).歌曲名。为 唐 人 元德秀 所作。《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 德秀 惟乐工数十人,联袂而歌《于蔿于》。《于蔿于》, 德秀 所为歌也。” 唐 权德舆 《醉后戏赠苏九翛》诗:“劝君莫问 长安 路,且读 鲁山 《于蔿于》。”
(2).泛指歌曲。 宋 苏轼 《次韵王郎见庆生日并寄茶》:“《折扬》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蔿于》。”词语解释:敢于 拼音:gǎn yú
谓有决心、有胆量去做某事。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谣言世家》:“当时实在并无敢于杀人的风气,也没有乐于杀人的人们。”词语解释:鲜于 拼音:xiān yú
(1).传说中的古水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 石山 ,多藏金玉, 濩濩之水 出焉,而东流注于 虖沱 ; 鲜于之水 出焉,而南流注于 虖池 。”
(2).复姓。 汉 有 鲜于褒 。见《后汉书·第五伦传》。词语解释:利于 拼音:lì yú
对某人或某事物有利。如:忠言逆耳利于行。词语解释:小单于 拼音:xiǎo chán yú
唐 大角曲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梅花落》 郭茂倩 题解:“‘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 唐 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唐 李益 《听晓角》诗:“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吹入《小单于》。” 宋 张先 《醉桃源·湘天风雨》词:“丽譙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词语解释:鉴于 拼音:jiàn yú
亦作“鉴于”。 考虑到;觉察到。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継承党的传统》:“鉴于他们的错误,自己更谨慎一些。”词语解释:依于 拼音:yī yú
谓相依。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二:“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於。” 元 张养浩 《毛良卿送牡丹》诗:“明窗浄几相依於。”词语解释:精于 拼音:jīng yú
精通;擅长。例如:精于攻心。词语解释:五单于 拼音:wǔ chán yú
(1). 西汉 后期, 匈奴 势弱内乱,分立为五个单于: 呼韩邪单于 、 屠耆单于 、 呼揭单于 、 车犁单于 、 乌藉单于 。五单于互相争斗,后为 呼韩邪单于 所并。见《汉书·匈奴传下》。
(2).泛指 匈奴 各部首领。 唐 王维 《少年行》之三:“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词语解释:工于 拼音:gōng yú
长于;善于:~心计ㄧ他~工笔花鸟。词语解释:迫于 拼音:pò yú
受到某种压力或限制。例如:迫于贫困,不得不住在别人家里。词语解释:宜于 拼音:yí yú
适合于某一方面。例如:这里景色优美,宜于游览。词语解释:对于 拼音:duì yú
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 中国 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词语解释:譬于 拼音:pì yú
犹譬如。《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於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词语解释:刑于 拼音:xíng yú
亦作“ 刑於 ”。
(1).谓以礼法对待。《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郑玄 笺:“ 文王 以礼法接待其妻。” 唐 李翱 《正位》:“古之善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言自家之刑於国也。”
(2).指夫妇和睦。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奇妬》:“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 文王 ,但恐娘子未知淑女。”省作“刑于”。 清 杭世骏 《质疑·礼记》:“夫妇,人伦之始;刑于,齐家之本。”词语解释:处于 拼音:chǔ yú
亦作“ 处於 ”。 处在某种地位或状态。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今也处於至足之势,则是明公无復有所羡慕於天下之功名也。” 刘半农 《扬鞭集·耻辱的门》:“预料今后的你和我,已处于相异的世界了。” 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词语解释:限于 拼音:xiàn yú
受某些条件或情形的限制;局限在某一范围之内。例如:限于水平;本文讨论的范围,限于一些原则问题。词语解释:介于 拼音:jiè yú
发生或处于两事之间。例如:介于一条河两岸的巴黎。词语解释:频于 拼音:pín yú
临近。例如:频于饥饿。词语解释:惯于 拼音:guàn yú
习惯于某种事情或情况。例如:她是惯于搬弄是非之人。词语解释:等于 拼音:děng yú
亦作“ 等于 ”。 等同于。多表示前后相等或差不多相等。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伏惟陛下,出震等於 勛 华 ,鸣谦同於 旦 奭 。”《北史·韩子熙传》:“ 显宗 卒, 显宗 子 伯华 又幼, 子熙 爱友等於同生,长犹共居,车马资财,随其费用,未尝见於言色。” 宋 司马光 《劝农札子》:“臣闻食者生民之大本,为政之首务也,饥饉之世,珠玉金银等於粪土,惟穀之为贵,不可一日无也。”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如:五加四等于九;三个六等于十八。
见“ 等於 ”。词语解释:位于 拼音:wèi yú
处在某个位置上。如:我国位于 亚洲 大陆东部。词语解释:大单于 拼音:dà chán yú
(1). 匈奴 君主的尊号。《史记·匈奴列传》:“天所立 匈奴 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
(2). 唐 大角曲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梅花落》 宋 郭茂倩 题解:“ 唐 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词语解释:由于 拼音:yóu yú
亦作“ 由于 ”。 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孔丛子·记问》:“ 子思 问於夫子曰:‘为人君者,莫不知任贤之逸也;而不能用贤,何故?’子曰:‘非不欲也,所以官人失能者,由於不明也。’” 汉 班昭 《女诫·敬慎》:“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然将帅之不用命,实由於朝廷驾御操纵之无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由于自己养自己的理想实现了,她的心情逐渐安静下来。”
见“ 由於 ”。词语解释:陷于 拼音:xiàn yú
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如:谈判陷于僵局。词语解释:錞于 拼音:chún yú
古代乐器。青铜制。形如筒,上圆下虚,顶有纽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多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 东周 和 汉 代。《国语·晋语五》:“战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 韦昭 注:“錞于,形如碓头,与鼓角相和。”《周书·斛斯徵传》:“又乐有錞于者,近代絶无此器,或有自 蜀 得之,皆莫之识。 徵 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之信。 徵 遂依 干寳 《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嘆服。” 清 赵翼 《观西洋乐器》诗:“錞于丁且寧,磬折柎復击。”词语解释:将于 拼音:jiāng yú
古代乐器名。钟的一种。形如瓦缶。腹圆口小。《文献通考·乐七》:“《周官》有‘錞于’之制,盖乐作则鸣之,与鼓相和。 五代 后周 已亡其制。‘将于’盖当时宫县内无算乐中用之。岂‘錞于’之变体歟?”原注:“形如瓦缶,以簴县之,上有兽形如盖。”词语解释:善于 拼音:shàn yú
谓在某方面擅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仲友 晓得他善於词咏,就将红白桃花为题,命赋小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缅 人善於操舟。” 巴金 《利娜》:“他有学问,又善于辞令,很得人欢心。”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
即单于。 王莽 于 天凤 二年改称 匈奴 为 恭奴 ,单于为善于。见《汉书·匈奴传下》。词语解释:属于 拼音:shǔ yú
归某一方面或为某方所有。《左传·成公七年》:“蛮夷属於 楚 者, 吴 尽取之,是以始大,通 吴 於上国。”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非常之宠,忽降於上天;不次之恩,遽属於庸品。” 杨朔 《“阅微草堂”的真面目》:“ 纪 家的老农奴,于今每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十亩上下地。”词语解释:林于 拼音:lín yú
见“ 林箊 ”。
词语解释:林箊 拼音:lín yū
亦作“ 林於 ”。 竹名。亦泛指竹。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六:“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於。” 倪璠 注:“林於,竹名。” 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诗:“弥望无端倪,北风击林箊。”词语解释:戾于 拼音:lì yú
至于。 宋 王安石 《太古》:“下而戾於后世,侈裳衣,壮宫室,隆耳目之观,以嚣天下。”词语解释:关于 拼音:guān yú
见“ 关於 ”。
亦作“ 关于 ”。
(1).关系到。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但大 齐 仁圣之道,关於至诚,睦邻之怀,由於孝德。”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自天子、大臣至於羣下,自掖庭至於四方幽隐,一有得失善恶,关於政理,公无不极意反復,为上力言。” 朱自清 《论老实话》:“真话不一定关于事实,主要的是态度。”
(2).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 明 宋濂 《〈辛亥京畿乡闱纪录〉序》:“而关於考功,復课试其可者而第之,此其初制也。” 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来信问我的几件事情之中,关于书籍的,我无法答复。”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风雪里》:“关于这个 朝鲜 小姑娘的问题,你们不要着急,要很好照顾她。”
(3).介词。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定语(现代汉语后面要加‘的’)。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惟陛下天性纯孝,振古无伦,事无大小,关於祖宗者,未尝不勤身苦体,小心翼翼,以奉承之。” 宋 苏轼 《策略》二:“而其閒暇,则收罗天下之俊才,治其战攻守御之策,兼听博採,以周知敌国之虚实,凡事之关於境外者,皆以付之。” 巴金 《寒夜》一:“无论如何,向父亲告别的时候, 小宣 应该问一句关于妈的话。”现代汉语也在“是……的”式中做谓语。如:今天在厂里开了一个会,是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词语解释:诸于 拼音:zhū yú
亦作“ 诸衧 ”。
(1).古时妇人穿的宽大上衣。《汉书·元后传》:“是时 政君 坐近太子,又独衣絳缘诸于。” 颜师古 注:“诸于,大掖衣,即袿衣之类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时 三辅 吏士东迎 更始 ,见诸将过,皆冠幘,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正字通·衣部》:“衧,诸衧,即诸于,今俗呼披风敞袖是也。”
(2).泛指妇人装束。 章炳麟 《无题》诗:“威仪已叹 汉 官消,綉镼诸于足自聊。”词语解释:莫过于 拼音:mò guò yú
没有超过…的。例如: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奉献。词语解释:以至于 拼音:yǐ zhì yú
见“ 以至 ”。
词语解释:以至 拼音:yǐ zhì
亦作“ 以至于 ”。亦作“ 以至於 ”。
(1).连词。犹言直至,直到。表示在时间、程度、范围、数量上的延伸。《左传·昭公十六年》:“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上》:“盖人之所以陷于祸败以至失身者,由其愚暗妄行,不知理义故耳。”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古者妇人屨与男子同,自后妃以至命妇,制度质采,咸有等差,不得踰僭。”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如:生产效率提高几倍以至十几倍。
(2).连词。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德宗 时, 杨炎 、 卢杞 为宰相,皆奸邪用事,树立朋党,以至天子播迁,宗社几覆。” 张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连》:“黎族人民对革命的忠诚,以及对建设山区的远大理想,激励着我,以至于使我忘记了山路的艰险。”词语解释:轩于 拼音:xuān yú
亦作“ 轩芋 ”。 莸草。词语解释:仅次于 拼音:jǐn cì yú
紧跟着或紧靠着(如空间、时间或重要性)
级别低于,顺序在后词语解释:勿忸于 拼音:wù niǔ yú
复姓。《魏书·官氏志》:“ 神元皇帝 时,餘部诸姓内入者…… 勿忸于氏 ,后改为 于氏 。”词语解释:傅于
附着词语解释:寔于
置于词语解释:铺于 拼音:pù yú
舒展,开舒。《后汉书·马融传》:“翕习春风,含津吐荣;铺于布濩,蓶扈蘳荧,恶可殫形。” 李贤 注:“铺,音敷。”词语解释:归因于 拼音:guī yīn yú
把…解释为由…引起或造成。例如:运动的失败可以归因于缺乏士气。词语解释:归咎于 拼音:guī jiù yú
归罪,把罪过推给别人归咎于客观原固词语解释:不下于 拼音:bù xià yú
不亚于;不次于;一样好。例如:这种轮胎不下于国际标准。
差不多有…;不比…少;多于。例如:这头猪的出肉量不下于二百斤。词语解释:万纽于 拼音:wàn niǔ yú
复姓。 北周 有 万纽于瑾 。见《周书·唐瑾传》。词语解释:不至于 拼音:bù zhì yú
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礼记·坊记》:“故圣人之制富贵也,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於约。”《后汉书·彭宠传》:“ 光武 大笑,以为不至於此。” 宋 苏轼 《策别》之十六:“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於惊溃。”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七章:“云虽然不断在层积着,可是马上还不至于落雨。”词语解释:何至于 拼音:hé zhì yú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至于。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我太多心了,人们也何至于一定用裙子来做军旗。” 茅盾 《子夜》十:“ 竹斋 !何至于消极到那步田地!”词语解释:扶于 拼音:fú yú
见“ 扶舆 ”。
词语解释:扶舆 拼音:fú yú
(1).亦作“ 扶於 ”、“ 扶与 ”。犹扶摇。盘旋升腾貌。 汉 王褒 《九怀·昭世》:“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 明 刘基 《满庭芳·寿石末公》词:“收拾尽,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 孙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南纪奥区,扶舆磅礴,篤生哲人,树立岳岳。”
(2).亦作“ 扶於 ”、“ 扶与 ”。旋转貌。《淮南子·修务训》:“今鼓舞者,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於猗那,动容转曲。” 高诱 注:“扶转,周旋,更曲意更为之。” 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 高 注传写脱误,当作‘扶於,周旋也;转,更也;曲竟,更为之’……扶舆即扶於。”《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扶舆猗靡,噏呷萃蔡。”舆,一本作“ 与 ”。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淮南》所谓‘曾折摩地,扶与猗委’也。”
(3).谓勉强扶持。《韩诗外传》卷十:“ 茅父 之为医也……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復如故。”《后汉书·宋均传》:“以疾上书乞免,詔除子 条 为太子舍人, 均 自扶舆诣闕谢恩。” 王先谦 集解引 沉钦韩 曰:“扶舆盖 汉 晋 人常言。《晋·山涛传》‘遂扶舆还 洛 ’,《刘寔传》‘遂自扶舆冒险而至’,《皇甫謚传》‘扶舆就道’,盖勉强扶持之意。”《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又年疾日侵,有加无损,不任扶舆进路以塞元责。” 王闿运 《三祭酒鲍太夫人诔》:“观养扶舆,既涕且谈。”词语解释:护于 拼音:hù yú
汉 时 匈奴 左贤王的改称。《汉书·匈奴传下》:“ 乌珠留单于 在时,左贤王数死,以为其号不祥,更易命左贤王曰‘护于’。护于之尊最贵,次当为单于,故 乌珠留单于 授其长子以为护于,欲传以国。”词语解释:宣于 拼音:xuān yú
复姓。 十六国 时 汉国 刘渊 有太史令 宣于脩之 。见《晋书·刘元海载记》。词语解释:掩于 拼音:yǎn yú
谓猛兽。《周书·杨忠传》:“尝从 太祖 狩於 龙门 , 忠 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 太祖 壮之。北臺谓猛兽为‘揜于’,因以字之。”词语解释:濒于 拼音:bīn yú
见“ 濒於 ”。
亦作“ 濒于 ”。 指临近某种坏的遭遇。 宋 叶适 《宋武翼郎邵君墓志铭》:“太守极谅君无私,得免,然濒於罪矣。” 清 戴名世 《〈孑遗录〉自序》:“率数千疮残之民,疲敝之卒,而抗百万方张之寇,前后几十餘年,濒於陷者屡矣!”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三章:“想不到这些红绿的小纸片,把她从濒于绝望的状态中挽救出来了。”词语解释:悒于 拼音:yì yú
犹呜咽。 唐 高适 《东征赋》:“嗟 鲁公 之慷慨,闻 楚 声而悒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