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未了 拼音:wèi liǎo
(1).没有完毕;没有结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十三》:“寒衣尚未了,郎唤儂底为?” 唐 崔国辅 《魏宫词》:“画眉犹未子, 魏帝 使人催。” 明 陈子龙 《木兰花令·寒食》词:“愁杀怱怱春去早,又恨懨懨春未了。”《儒林外史》第一回:“﹝ 王冕 ﹞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的树木都颼颼的响。”
(2).犹无穷尽。 唐 杜甫 《望岳》诗:“ 岱宗 夫如何? 齐 鲁 青未了。”
(3).不懂得,不明白。《易·乾》“问以辩之” 唐 孔颖达 疏:“‘问以辩之’者学有未了,更详问其事,以辩决於疑也。”词语解释:了了 拼音:liǎo liǎo
(1).聪慧;通晓事理。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大将军 彭城王义康 於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 法兴 等五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 清 唐孙华 《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了了自小时,长大或恐否。”
(2).明白;清楚。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有发 前汉 时冢者,人犹活……问 汉 时宫中事,説之了了,皆有次序。”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臺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 巴金 《关于长生塔》:“朋友来信说,他读这本书,不很了了,拿给孩子读,孩子也说不懂。”
(3).拍打谷物用的一种农具。《释名·释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转於头。故以名之也。”按, 毕沅 疏:“了,今本譌作丫。”词语解释:不了 拼音:bù liǎo
(1).不明了;不明白。《春秋·庄公二四年》“ 郭公 ” 晋 杜预 注:“自 曹羈 以下,《公羊》、《穀梁》之説既不了,又不通之於 左 氏,故不採用。”
(2).未完;没完。《晋书·庾纯传》:“旦有小市井事不了,是以后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王翁 夫妻﹞虽不知这些情头,晓得冤债不了,惊怖恍惚成病,不多时,两个多死了。”《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象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气不了。”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
(3).常置动词后,强调动作的不可能。 唐 韦应物 《温泉行》:“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 杜陵 一男子。” 张天翼 《最后列车》:“不干鬼子咱们活不了!”
(4).谓不能了结。 清 薛福成 《与法兰西立约通商保护越南议》:“夫壹意欲战,则将使彼不能转圜,兵连祸结,致成不了之局。”词语解释:到了 拼音:dào le
到底;毕竟。 唐 吴融 《武关》诗:“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间。” 宋 袁去华 《念奴娇》词:“身外纷纷,儻来适去,到了成何事。”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你这三条计,比当日 曹公 在 灞陵桥 上三条计如何?到了出不的 关云长 之手。” 马烽 《太阳刚刚出山》:“不过,到了她还是没有拗过我去。”词语解释:无了 拼音:wú le
佛教语。佛家谓心无万物,无心可了,故曰“无了”。《五灯会元·沩山祐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 刘侍御 问:‘了心之旨,可得闻乎?’师曰:‘若要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词语解释:自了 拼音:zì le
(1).自己完成;自己解决。《晋书·山涛传》:“帝谓 涛 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
(2).自然地了结。《三国志·魏志·锺会传》:“我到 长安 ,则自了矣。” 五代 齐己 《渚宫莫问》诗之三:“莫问休行脚,南方已徧寻,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3).自己明白。《晋书·王敦传》:“常人近情,恃恩昧进,独犯龙鳞,迷不自了。”《宋书·王景文传》:“区区所怀,不愿望风容贷。吾自了不作偷,犹如不作贼。故以密白,想为申启。” 宋 梅尧臣 《谕乌》诗:“莫如且敛翮,休用苦不量,吉凶岂自了,人事亦交相。”词语解释:明了 拼音:míng liǎo
(1).明白;清晰。《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鲁女生 数説 显宗 时事,甚明了,议者疑其时人也。”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村中闻数百千人行声,或语或笑,或歌或哭,杂扰匆遽,不甚明了。”
(2).清楚地知道或懂得。 五代 齐己 《闭门》诗:“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凡事度其在我者,此心晓然明了,则应之必易,发之必当,不復加思虑而缓急皆中节矣。”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惟此一件人生大事未能明了,心下时时烦懣。”词语解释:便了 拼音:biàn liǎo
(1). 汉 王褒 有一僮仆名 便了 。见 汉 王褒 《僮约》。后遂以“便了”为奴仆的代称。 宋 杨万里 《答户部王少愚侍郎书》:“去秋专遣便了走 淮 上,致奠於枢使。” 清 顾炎武 《出郭》诗:“此时不用便了,只须自出提酤。”
(2).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决定、允诺的语气。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若有差迟,连着小官坐罪便了。”《水浒传》第三八回:“你休去,只央酒保去回几尾来便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既是如此,就此修书便了。”词语解释:闲了 拼音:xián le
亦作“闲了”。 熟悉了解。閒,通“ 嫺 ”。《南史·儒林传·伏曼容》:“ 曼容 多伎术,善音律,射驭、风角、医算,莫不闲了。”词语解释:得了 拼音:dé le
(1).得以明白。《晋书·王彪之传》:“决大事正自难,顷日来欲使人闷,闻卿此谋,意始得了。”
(2).了结。 唐 李德裕 《公卿集议须便施行状》:“如此相守,何时得了?”《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他又见了几个衝心的钱,这事才得了。”
(3).犹言了得。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照你这样说起来,将来我们怎么得了呢?” 毛泽东 《念奴娇·鸟儿问答》词:“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1).犹言算了,行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华忠 一旁看见,口里咕囔道:‘得了,我们老爷索性越交越脚高了!’” 老舍 《茶馆》第二幕:“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
(2).犹言好了。表示肯定。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十四章:“你爸爸的病准会好,不管你爸爸会活会死,这个病准会好,你放心得了。”词语解释:都了 拼音:dōu le
昆虫名。寒蝉的别称。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气候集解》:“鸣於秋者曰寒蜩,即《楚辞》所谓寒螿也。故《风土记》曰:‘蟪蛄鸣朝,寒螿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緑色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鸟语》:“ 齐 俗呼蝉曰‘稍迁’,其緑色者曰‘都了。’”参见“ 寒蝉 ”。
词语解释:寒蝉 拼音:hán chán
(1).蝉的一种。又称寒螿、寒蜩。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郑玄 注:“寒蝉,寒蜩,谓蜺也。”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云:“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李善 注:“ 蔡邕 《月令章句》曰:‘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已数月每欲一述衷情卒卒未暇也辍直枢曹闲居无事甫得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身原飞退鷁,情比噪寒蝉。”
(2).寒天的蝉。秋深天寒,蝉即不鸣,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后汉书·党锢传·杜密》:“ 刘胜 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李贤 注:“谓寂默也。《楚词》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蝉寂漠而无声。’” 宋一鸿 《和萝庵钝公诗》:“有教既无类,敢噤寒蝉口。”
(3).古代妇女的面饰。因状如蝉,故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向妆臺半贴寒蝉,挥玉管羞题冰蠒。”词语解释:吉了 拼音:jí le
鸟名。即秦吉了。似鹦鹉,嘴脚皆红,脑后有肉冠,善效人言。 唐 白居易 《双鹦鹉》诗:“始觉琵琶絃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旧唐书·音乐志二》:“今案 岭 南有鸟,似鸜鵒而稍大,乍视之,不相分辨,笼养久,则能言,无不通,南人谓之吉了,亦云料。”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唐 万年 县尉 段公路 撰《北户录》,纪 廉州 民获赤白吉了者。赤者寻卒,白者久而能言,笑语效人,禽之珍者也。” 清 曹寅 《客馈洋茶半开戏题》诗:“吉了诅春浑不省,唐花纷笑总成堆。”参见“ 秦吉了 ”。
词语解释:秦吉了 拼音:qín jí le
鸟名。也称了哥、吉了。因产于 秦中 ,故名。 唐 李白 《自代内赠》诗:“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宋 辛弃疾 《千年调》词:“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一秦吉了飞集棘上,展翼覆之。”词语解释:除了 拼音:chú le
(1).表示所说的不计算在内。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但得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所以除了几个老光棍,差不多都没有那些闲情到 三仙姑 那里去了。”
(2).跟“就是”连用,表示二者必居其一。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词语解释:一了 拼音:yī liǎo
(1).指了解或明白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南史·陆厥传》:“人之著述,不能无病, 曹 陆 又称竭情多悔,不可力强,今许以有病有悔为言,则必自知无悔无病之地,引其不了不合为闇,何独诬其一合一了之明乎?”《景德传灯录·德韶国师》:“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万惑。”参见“ 一了百了 ”。
(2).一向;本来。 元 无名氏 《冻苏秦》楔子:“俺是庄农人家,一了説:若要富,土里做;若要饶,土里鉋。” 明 朱权 《荆钗记·获报》:“我一了説他娘儿两个,脑后见腮,定是无义之人。”《水浒传》第十六回:“那汉道:‘我一了不説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3).一经了结。《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得一了夙缘,万金不惜。”《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昨日还问他归期。他説是:‘大事一了,便整归装。’”
词语解释:一了百了 拼音:yī liǎo bǎi liǎo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为艺术是艺术家的‘灵感’的爆发,象鼻子发痒的人,只要打出喷嚏来就浑身舒服,一了百了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一了百了!”词语解释:秦吉了 拼音:qín jí le
鸟名。也称了哥、吉了。因产于 秦中 ,故名。 唐 李白 《自代内赠》诗:“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宋 辛弃疾 《千年调》词:“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一秦吉了飞集棘上,展翼覆之。”词语解释:分了 拼音:fēn le
犹明了。《孔丛子·与从弟书》:“其餘错乱,文字摩灭,不可分了,欲垂待后贤,诚合先君闕疑之义。”《隋书·经籍志二》:“帝命中书监 荀勗 、令 和嶠 ,撰次为十五部,八十七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唯《周易》、《纪年》,最为分了。”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冢中古书》:“观 后晋 太康 中, 汲郡 发 魏襄王 冢,大得古书,《周易》上下篇最为分了。”词语解释:知了 拼音:zhī liǎo
(1).蝉的鸣声。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树林里的蝉,在知了知了地拼命喊叫。”
(2).蝉的别称。象声为名。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也是这样的火一般的太阳的夏天,蚂蚁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却在枝头高吟,一面还笑蚂蚁俗。”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孩子们﹞便结伴出城到护城河里去洗澡,顺手儿在车站上偷几块煤,或捉些蜻蜓与知了儿卖与那富贵人家的小儿。”词语解释:晓了 拼音:xiǎo le
通晓,明了。《弘明集·正诬论》:“晓了本际,畅三世空。故能解生死之虚,外无为之场耳。” 唐 贾岛 《送僧》诗:“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於历法粗率,且未晓了,出语便成差异。”词语解释:结了
妥了,得了,完了词语解释:顿了 拼音:dùn le
佛教语。犹顿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华民易於见理,难於受教,故闭其累学,而开其一极;夷人易於受教,难於见理,故闭其顿了,而开其渐悟。” 钱锺书 《管锥编·〈全宋文〉三二》:“‘顿了’、‘渐悟’之争昉自 刘 宋 。”参见“ 顿悟 ”。
词语解释:顿悟 拼音:dùn wù
(1).佛教语。谓不假时间和阶次,直接悟入真理。 晋 宋 间已有 道生 立顿悟义,后为“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旨,禅宗南宗更主其说。与“渐悟”、“渐修”相对。《宋书·夷蛮传·天竺迦黎国》:“ 宋 世名僧有 道生 ……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之。”《坛经·般若品》:“我於 忍和尚 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 唐 元稹 《梦游春》诗:“结念心所期,返如禪顿悟。” 明 陈士元 《〈象教皮编〉序》:“儒家立训平易,而持行难於有终;不若佛之旨趣元微,而顿悟得於顷刻。”参见“ 顿渐 ”、“ 渐悟 ”。
(2).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謫居 涪陵 ,始见《怀素自叙》於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初学蹊径·悟入》:“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如 张长史 见 公孙大娘 舞剑,顿悟笔法。”词语解释:解了 拼音:jiě le
晓悟。《北史·尒朱世隆传》:“性聪解,又畏 荣 ,深自剋勉,留心几案,傍接宾客,遂有解了之名。”词语解释:罢了 拼音:bà le
(1).犹算了。有表示容忍、不再深究之义。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他委实不肯便罢了,教我怎生断理?”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他把我嘲,难恕饶,你説与我知道,怎肯干休罢了?”《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我不説你也罢了,你还问我这些话,这也可笑!” 刘大白 《洪水》:“人也漂流去,倒也罢了;剩下这没饭吃没屋住的人们,是洪水底洪恩吗?”
(2).表示遇到危难,无法解免。《水浒传》第二三回:“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隻大虫来, 武松 道:‘阿呀!我今番罢了!’”
(3).指事情使人感到为难。犹言难住。《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可就罢了我了!慢説我没有这样的家当,便有,我也不肯这样做法。”
(4).助词。犹便了,就是了。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允诺语气。《西游补》第五回:“你四人回去罢了,千万替我谢声。”《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官人 还问我姐姐。你只打点迎亲罢了。”《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每日清早上是我弟媳妇出来屋后抱柴,你明日众人伏在那里,遇着就抢罢了。”
(1).助词。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如此而已”,常跟“不过”、“只是”、“无非”等词前后呼应。《红楼梦》第三二回:“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如:他不会真的打你,无非吓唬吓唬你罢了。
(2).叹词。犹言完了。《西游记》第二三回:“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罢了!我上了这小畜生的当了!”词语解释:高了 拼音:gāo le
爽朗。《说郛》卷二引《古典录略》:“ 秦 地处中秋之位,男懦弱,女高瞭,白色秀身,音中商,其言舌举而仰,声清以扬。”
高明敏悟。 宋 陶穀 《清异录·偎红倚翠太师》:“ 李煜 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 煜 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弹,莫不高了。”词语解释:照了 拼音:zhào le
彻见;洞晓。 隋 智顗 《小止观·证果》:“諦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则於心性通达中道。” 宋 苏辙 《筠州圣寿院法堂记》:“照了诸妄,还復本性。”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儒释迭为盛衰》:“其聪明之所照了,德行之所成就,真儒法也。”词语解释:公了 拼音:gōng le
双方发生纠纷,通过上级或主管部门调解或判决了结(跟‘私了’相对)。词语解释:为了 拼音:wèi le
(1).表目的。《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此番带了这项金银,就为了父亲的官事。”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为了要显显他的本领,在平道上,他把牲口赶得飞也似地跑。”
(2).表原因。 鲁迅 《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 清 末,治朴学的不止 太炎先生 一个人,而他的声名,远在 孙诒让 之上者,其实是为了他提倡种族革命,趋时,而且还‘造反’。”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里面的四百多亩田,为了天旱水低,人力车水赶不及而干得要死的,真都得活活的枯死。”词语解释:临了 拼音:lín le
到最后;到末了。《朱子语类》卷五六:“人臣之道,但当以极等之事望其君,责他十分事,临了只做得二三分;若只责他二三分,少间做不得一分矣。”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临了又有一个油嘴小星儿,也与我一岁,説我整整的一百岁。”《红楼梦》第一一○回:“老太太这一辈子也没有糟塌过什么银钱,如今临了这件大事,必得求二奶奶体体面面的办一办纔好。”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十四:“你认识我们吧?我们给你做苦工,临了还要被你吃掉。打死你这野兽。”词语解释:干了 拼音:gàn le
办理了当;理事果决了当。《易·乾》“贞固足以干事” 唐 孔颖达 疏:“贞为事干,於时配冬,冬既收藏,事皆干了也。”《北史·毕义云传》:“﹝ 义云 ﹞性严酷,事多干了。”《太平广记》卷四三二引《广异记·范端》:“ 涪陵 里正 范端 者,为性干了。” 宋 范仲淹 《奏乞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所贵在路便有干了军员,部辖各得齐整,不至依前作过。”词语解释:斩了
断了;绝了词语解释:末了 拼音:mò liǎo
最后。《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末了一名,便是他自己的名字-- 卜崇礼 。”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 老曹 末了用他那响亮的、诙谐的语言说道:‘回想从前,我在地里干活饿得实在挺不着劲。’”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七章:“末了,她责备 剑平 不该在离开 厦门 那两年多时间,没有写过一个字给她。”词语解释:决了 拼音:jué le
佛教语。谓确定明了。《法华经·法师品》:“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 唐 宗密 《〈原人论〉序》:“推万法,穷理尽性,至於本源,则佛教方为决了。” 明 李贽 《解经题》:“人唯不知其因甚密,故不能以密修,不能以密证,而欲决了难矣。”词语解释:终了 拼音:zhōng liǎo
完结;结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七章:“布置在(舞台剧的)一幕的将近终了处。” 郭小川 《昆仑行》诗:“长途万里迢迢,何时终了?”词语解释:辨了 拼音:biàn le
清楚,明白。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菩提寺》:“﹝ 崔涵 ﹞时復游行,或遇饭食,如似梦中,不甚辨了。”《华严经·贤首品》:“ 摩醯首罗 智自在,大海龙王降雨时,悉能分别数其滴,於一念中皆辨了。”词语解释:宁了
见“ 寧了 ”。词语解释:说不了 拼音:shuō bù liǎo
话还没有说完。《西游记》第五回:“説不了,一起小妖又跳来道:‘那九个凶神,恶言泼语,在门前駡战哩!’”《西游记》第八八回:“説不了,忽见树丛里走出一个老者。” 词语解释:信了 拼音:xìn le
信从明了。《魏书·释老志》:“ 哀帝元寿 元年,博士弟子 秦景宪 受 大月氏王 使 伊存 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词语解释:讫了 拼音:qì le
了结。《宋史·吴昌裔传》:“今之朝纲果无所挠乎?言及亲故则为之留中,言及私昵则为之讫了,事有窒碍则节帖付出,情有嫌疑则调停寝行。”词语解释:洞了 拼音:dòng le
透彻地领悟。 南朝 梁 沉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深达法相,洞了宗极。”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洞了 曹溪 旨,寧输俗者机。”词语解释:截了
结了词语解释:割舍了 拼音:gē shè le
见“ 割捨得 ”。
词语解释:割舍得 拼音:gē shè de
(1).舍弃。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我救了你老性命死里重生,怎割捨得不肯把肉身陪待?”
(2).拚着,豁出去。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我割捨得发一会儿村,使一会儿狠。”亦作“ 割捨的 ”、“ 割捨了 ”。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我着这粉脸儿搭救你女骷髏,割捨的一不做二不休,拚了个由他咒也波咒。”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割捨了一不做二不该,我打这廝千自由百自在。”词语解释:够了 拼音:gòu le
——用于表示惊讶和规劝,常常是重叠使用,表示满足需要了词语解释:少不了 拼音:shào bù liǎo
(1).不可缺少。 刘半农 《面包与盐》诗:“咱们要的是这们一点儿,咱们少不了的可也是这们一点儿。”
(2).不会缺少。 刘宾雁 《在桥梁工地上》:“ 曾刚 竟给工程局局长写了一封长信,里面提了一大串建议,自然也少不了对桥梁队的批评。”
(3).谓数量一定多,不会少。如:依我看,今年的粮食产量可少不了。词语解释:玄了 拼音:xuán le
犹深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鲁国 孔融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八岁小儿,能玄了祸福,聪明特达,卓然既远,则其忧乐之情,宜其有过成人。”词语解释:净了 拼音:jìng le
清静。《水浒传》第一一九回:“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个浄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词语解释:聪了 拼音:cōng le
聪明懂事。《后汉书·孔融传》:“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北史·尧暄传》:“ 暄 聪了,美容貌。”词语解释:豁了 拼音:huō le
通晓。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踌躇歧路之衢,愁劳羣疑之藪,煎神沥思,考校叛例。尝有穷年,竟不豁了。”词语解释:脱不了 拼音:tuō bù liǎo
方言。犹反正。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还是一样。《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四嫂待骑头口,偺家有马有骡,拣稳的四嫂骑,叫人牵着。若四嫂怕见骑头口,偺家里放着轿车。再不,坐了抬的轿。脱不了 珍哥 也去哩。”《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脱不了是一家人。”词语解释:概了
镇住。有超过所有人的意思词语解释:挤住了
凑上遇上而又推脱不开词语解释: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
做媒的迷了路,没有说合对象了词语解释:地豁了
地被长在庄稼中的草糟蹋了词语解释:温毛了
用水温酒,使酒扑出来了词语解释:漂了
落空了词语解释:碟大碗小,磕着碰着了
比喻人多事杂,容易发生摩擦词语解释:眼离了
视物昏花模糊词语解释:业罐子满了
恶贯满盈词语解释:末末了 拼音:mò mò liǎo
最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我﹞一看电码末末了一个字,不是 继之 的名字。”词语解释:免不了 拼音:miǎn bù liǎo
难免,不可避免。《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上路,一边是一个瘦弱书生带着黄金錙重,一边是两个乡愚老者伴着红粉娇娃,就免不了路上不撞着歹人,其势必得有人护送。” 老舍 《四世同堂》一:“ 北平 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词语解释:兔子尾巴长不了 拼音:tù zi wěi bā cháng bù liǎo
比喻无法长久维持。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三幕:“最初的两年,东碰西碰,什么地方也呆不长, 北京 人打话,‘兔子尾巴长不了’。”词语解释:三日三夜说不了 拼音:sān rì sān yè shuō bù liǎo
形容话长。 清 翟灝 《通俗编·时序》:“《史记·孟子荀卿传》:‘ 淳于髠 见 梁惠王 ,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按:谚云:三日三夜説不了,本此。”词语解释:不甚了了 拼音:bù shèn liǎo liǎo
(1).不大明白事理。《北齐书·永安王浚传》:“ 文宣 末年多酒, 浚 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
(2).泛指不大清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闻阁上有人絮语,似是论诗,窃讶此间少文士,那得有此,因諦听之,终不甚了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我不甚了了,听説大约三百多银子一年。”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五:“过去,眼里就象长了白翳,看人看事总是影影绰绰,不甚了了。”词语解释:黠了 拼音:xiá le
机敏。《魏书·阉官传·刘思逸》:“又有 张景嵩 、 毛畅 者,咸以閽寺在 肃宗 左右,而并黠了,甚见知遇。”词语解释:不得了 拼音:bù dé le
(1).表示程度很深。 老舍 《茶馆》第一幕:“你也听说过 庞总管 吧!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在果树园里》:“路虽不远,我却心急得不得了。”
(2).表示情况很严重,没法收拾。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这本也不过是一种文字革新,很平常的,但被不喜欢改革的 中国 人听见,就大不得了。” 巴金 《长官意志》:“他在 上海 的时候,你要反对‘大写十三年’,那可不得了。”词语解释:不了而了 拼音:bù liǎo ér le
犹不了了之。 茅盾 《子夜》二:“我们这次赌赛,就此不了而了。”词语解释:黑了 拼音:hēi le
方言。犹夜晚。 巴金 《小人小事·猪与鸡》:“你怕人偷,你黑了抱着睡觉好啦。” 艾芜 《端阳节》二:“老幺呢?这阵黑了还不见邀牛回来。”词语解释:小时了了 拼音:xiǎo shí liǎo liǎo
谓年幼时聪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孔文举 年十岁,随父到 洛 。时 李元礼 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 至门,谓吏曰:‘我是 李 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 问曰:‘君与僕有何亲?’对曰:‘昔先君 仲尼 与君先人 伯阳 有师资之尊,是僕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 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 陈韙 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韙 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 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韙 大踧踖。”后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人不能因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成就。词语解释:希留急了 拼音:xī liú jí le
形容树木枝叶急剧摇动。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你看他吸留忽剌水流乞留曲律路,更和这失留疎剌风摆希留急了树。”词语解释:毕了 拼音:bì le
(1).完了,结束。《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唯利是视,轻冒陈闻,依傍詔恩,抵捍餘直,垂及周年,犹不毕了。”《礼记·杂记上》“丧服未毕” 唐 孔颖达 疏:“丧服将终,但未毕了,犹有餘日,未满其礼。”《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奉劝做人家的,早些毕了儿女之债。”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这阵土改毕了,再不斗争哩。”
(2).比喻没有钱了。毕,“瘪”的借音字。《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又道:‘小侄这回盘程带少了,今日只剩的五个钱’…… 韦四太爷 大笑道:‘好,好!今日大老官毕了!’”词语解释:康了 拼音:kāng liǎo
谓落第。《说郛》卷二五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应举忌落字》:“ 柳冕 秀才性多忌讳,应举时……常语安乐为安康。忽闻榜出,急遣僕视之。须臾,僕还。 冕 即迎问曰:‘我得否乎?’僕应曰:‘秀才康了也。’”乐与“落第”之落同音,故讳言之。后因以“康了”作为落第的隐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频居康了之中,则鬚髮之条条可丑;一落 孙山 之外,则文章之处处皆疵。”词语解释:断不了 拼音:duàn bù liǎo
少不得;免不了。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四折:“他那里説短论长,数黑论黄,断不了村沙莽撞。” 杨朔 《雪花飘飘》:“ 百岁 除了放羊,还得挑水扫院子,常到正院去,断不了碰见 齐善人 。”《花城》1981年第3期:“你瞧,我们住的这房子,一家五口,十个平方,阴暗潮湿,大白天还断不了亮十五支光。”词语解释:情急了 拼音:qíng jí le
鸟名。即秦吉了。《嫏嬛记》卷上引《谢氏诗源》:“昔有丈夫与女子相爱,书札皆凭一鸟往来。此鸟殊解人意,至期,忽对女人唤曰:‘情急了!’因名此鸟为‘情急了’。 沉如筠 诗云:‘好因秦吉了,一为寄深情。’后人又呼‘吉了’。”参见“ 秦吉了 ”。
词语解释:秦吉了 拼音:qín jí le
鸟名。也称了哥、吉了。因产于 秦中 ,故名。 唐 李白 《自代内赠》诗:“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宋 辛弃疾 《千年调》词:“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一秦吉了飞集棘上,展翼覆之。”词语解释:宁了 拼音:níng le
一种能学人言的鸟。或即秦吉了。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宁了》:“一异鸟,身如小鸽,黑翎如八哥,能作人语,絶不含糊。大母呼媵婢,輒应声曰;‘某丫头,太太呌!’……寧了疑即秦吉了, 蜀 敍州 出,能人言。”一本作“ 宁了 ”。词语解释:没完没了 拼音:méi wán méi liǎo
没有休止。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九章:“ 鲁东山 正在和 王大嫂 、 小胖子 股长没完没了地打听着矿上的事情。”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他看大家嘲笑 张三爹 ,没完没了,连忙劝阻。”词语解释:无休无了 拼音:wú xiū wú le
见“ 无了无休 ”。
词语解释:无了无休 拼音:wú le wú xiū
没完没了,没有终了。 明 无名氏 《桂枝香·秋怀》套曲:“月下砧敲,风前笛奏,断肠声无了无休,捣碎我心头。”《白雪遗音·马头调·烟花巷》:“烟花巷内何日彀,终朝送旧迎新,无了无休。”亦作“ 无休无了 ”。《红楼梦》第一一三回:“可怜那死的倒未必知道,这活的真真是苦恼伤心,无休无了,算来竟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乾净。”词语解释:微微了了 拼音:wēi wēi liǎo liǎo
方言。犹言极少。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扛活的人指望‘一膀掀’,就是把劳金钱一起领下来,这么的,就算是微微了了的几个小钱吧,也能顶些用。”词语解释:算不了 拼音:suàn bù liǎo
(1).犹不算,不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多件把披风算不了甚么。” 老舍 《二马》第二段九:“伯父,英雄!到国外来作事业!英雄!自然卖古玩算不了什么大事业,可是,挣外国的钱,--总算可以!”
(2).不会算。如:这道数学题,我可算不了。词语解释:算了 拼音:suàn le
作罢;不再计较。《红楼梦》第五八回:“喝了半碗,吃了几片笋,又吃了半碗粥,就算了。” 老舍 《骆驼祥子》一:“我们先说 祥子 ,随手儿把驼骆与 祥子 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杨朔 《征尘》:“你爱给钱就给几个,不给就算了。”词语解释:精了 拼音:jīng le
清楚明白。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食后,还与丞相答,意气精了。是日,疾遂大渐。”词语解释:私了 拼音:sī le
谓产生纠纷,不经过司法、行政等部门而私下了结。 洪深 《歌女红牡丹》第十六本:“丙:私了啦罢。甲:哪能行呢--总得报告公安局的。”词语解释:穷了 拼音:qióng le
穷尽,终止。 明 李贽 《答友人书》:“生死相续,无有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