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了无 拼音:liǎo wú
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词语解释:了了 拼音:liǎo liǎo
(1).聪慧;通晓事理。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大将军 彭城王义康 於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 法兴 等五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 清 唐孙华 《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了了自小时,长大或恐否。”
(2).明白;清楚。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有发 前汉 时冢者,人犹活……问 汉 时宫中事,説之了了,皆有次序。”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臺前。”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 巴金 《关于长生塔》:“朋友来信说,他读这本书,不很了了,拿给孩子读,孩子也说不懂。”
(3).拍打谷物用的一种农具。《释名·释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转於头。故以名之也。”按, 毕沅 疏:“了,今本譌作丫。”词语解释:了不 拼音:liǎo bù
绝不;全不。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金 元好问 《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词语解释:了知 拼音:le zhī
明知;领悟。《宋书·殷琰传》:“ 伦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携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济,祸害已及故耳。”《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 宋 杨万里 《至永州城外》诗:“了知归近犹看堠,更有愁来即入城。” 明 袁中道 《东游日记》:“入 琅琊山 藏经院,得木匣,乃《楞伽经》也。见经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词语解释:了然 拼音:liǎo rán
(1).明白;清楚。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周繇》:“考其时变,商其格製,其邪正了然在目,不能隐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九:“我听了,心里到底了然点。”
(2).全然。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诗:“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红楼梦》第二九回:“我就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无毫髮私心了。”
(1).眼明貌。 唐 张仲方 《赠毛仙翁》诗:“方口秀眉编贝齿,瞭然炅炅双瞳子。” 宋 苏轼 《书林逋诗后》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
(2).明白;清楚。《新唐书·韦嗣立传》:“臣愿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 垂拱 以来罪无重轻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还官,生者霑恩,则天下瞭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瞭然矣。”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自 晋以来,文笔有别,判而益彰。 刘勰 所云:‘有韵曰文,无韵曰笔。’涂辙瞭然。”词语解释:了却 拼音:liǎo què
亦作“ 了却 ”。
(1).指除掉,杀死。《北史·崔孝芬传》:“ 灵太后 谓曰:‘卿女今事我儿,与卿是亲,曾何相负?而内头 元叉 车内,称此嫗须了却!’”《四游记·三藏历尽诸难已满》:“一洞山妖俱被行者了却。”
(2).指事情结束,办完。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母子相会,对他説出根由,教他做个报仇之人,却不了却心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祖父母﹞便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为他们了却终身大事。”
(3).犹言彻底了解。《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混沌初分我出世,两仪太极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乘妙里游。”词语解释:了事 拼音:liǎo shì
(1).办妥事情;使事情得到结束。《新五代史·杂传·郑珏》:“帝( 梁末帝 )曰:‘事急矣,宝固不足惜,顾卿之行,能了事否?’”《古今小说·临安里钱留发迹》:“﹝ 钱鏐 ﹞怕 顾全武 不能了事,自起大军来接应。”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改为横行,格式全照《两地书》,则不到二百页可了事。”
(2).明白事理;精明能干。《南史·蔡樽传》:“卿殊不了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景 ( 侯景 )又请遣了事舍人出相领解。” 胡三省 注:“了事,犹言晓事也。”《水浒传》第十六回:“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 茅盾 《子夜》十五章:“这光棍!那样不了事呀!”词语解释:了得 拼音:liǎo de
(1).领悟,理解。 唐 司空图 《偶书》诗之一:“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朱子语类》卷八:“大凡学者,无有径截一路,可以教他了得。”《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五戒 禪师﹞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长成出家,禪宗释教,如法了得,参禪访道。”
(2).了不起,本领高强。 唐 李山甫 《游侠儿》诗:“ 荆軻 只为閒言语,不与 燕丹 了得人。”《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知寨 十分英勇了得。”《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我们﹞有着具有高度阶级觉悟的、和革命前辈一样英雄了得的新战士。”
(3).办理好,办得了。《朱子全书·论语六》:“自家徒能临大节而不可夺,却不能了得他事。”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生命的价值--七毛钱》:“七毛钱了得什么急事!”
(4).完成;了结。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某自謫居以来,可了得《易传》九卷,《论语》五卷。”《西游记》第四四回:“那些和尚,乃国王御赐,若放一二名,还要在师父处递了病状,然后补个死状,才了得哩。怎麼説都放了。”《说唐》第二九回:“我当初怀孕的时节,曾许 武当山 香愿,日远事忙,未曾了得。”
(5).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末,表示情况严重,多跟在“还”字的后面。《红楼梦》第五十回:“这还了得!他(画图)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老残游记》第五回:“你这东西謡言惑众,还了得吗?”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小声点儿! 孙师傅 !教他们听见还了得!” 冰心 《斯人独憔悴》:“这样小小的年纪,便眼里没有父亲了,这还了得!”词语解释:了也 拼音:le yě
宋 元 白话作品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啦”。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这是我的不是了也。”《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中:“此事泄漏了也。”《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孙子 在那里了也?”词语解释:了日 拼音:le rì
完毕的时候。 宋 司马光 《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札子》:“候将来读祖宗宝训了日,若别有书可读,欲乞且取臣此书进读。”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已指挥本州候开湖了日,於今来新开界上,立小石塔三五所,相望为界。”《四游记·灵耀大闹琼花会》:“这奴才要来哄我,我怎受得 邓化 这等的气。我想终不是了日,不如在卯簿上题了几句反诗,走下中界,又作道理。”《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梅氏 料道在园屋居住,不是了日,只得听凭分析……来到东庄屋内。”词语解释:了期 拼音:le qī
(1).尽头。 宋 晏几道 《长相思》词:“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金 元好问 《会善寺》诗:“人生富贵有遗恨,世事废兴无了期。” 苏曼殊 《惨世界》第九回:“一天风雪压 巴黎 ,世界凄凉无了期。”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负担亲族生活,实为大苦,前年又生一孩子,责任更无了期矣。”
(2).犹言了局。指解决问题的办法。《隋唐演义》第四回:“你终日游手好閒,也不是了期。”词语解释:了义 拼音:le yì
佛教语。真实之义,最圆满的义谛。对“不了义”而言。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金资寳相,永藉闲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 唐 宗密 《圆觉经略疏》卷七:“《大寳积经》云……若诸经中宣説世俗,名不了义;宣説胜义,名为了义;宣説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説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説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説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説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 唐 高适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籟。”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华严》是了义的,一乘的,可谓最究竟了。”词语解释:了见 拼音:le jiàn
望见。 清 林则徐 《札苏藩司为英船驶至浙江洋面赶修宝山沿海炮台》:“﹝六月﹞初四日巳刻,远远瞭见有双桅夹板夷船一隻,由东南外洋驶至 南韭山 对开极东外洋游弋,随即前赴堵截。”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我看为和大路以北联络方便,又要瞭见村里,就在村西北面的山里最好。”词语解释:了如 拼音:liǎo rú
清楚明白的样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今姑别择其上乘者:古体则标其题,近体则摘其句,閲者可一览瞭如矣。”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章实斋修志体裁之善》:“余曾见其所修《永清县志》,思精体大,深得史裁……舆地水道有图,开方计里,形势瞭如。”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诗説》几近十万言,於地舆、民俗、物产、国政、人才沿革得失,瞭如豁如,若聚米而画山,若家人子之自道其生产也,岂犹患其授政不达,专对不能哉?”词语解释:了达 拼音:le dá
(1).佛家语。彻悟;通晓。《坛经·宣诏品》:“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唐 顾况 《从江西道中寄齐相公》诗:“能依二諦法,了达三轮空。”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麼不能了逹?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禪。”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度数年之力, 中国 要籍一切大义,皆可了达。”
(2).超脱。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陶靖节》:“ 渊明 自作挽辞, 秦太虚 亦效之。余谓 渊明 之辞了达, 太虚 之辞哀怨。”
(3).“了身达命”之略语。谓了悟人生,通达事理。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二折:“俺这师父是个了达的祖师,在此山内修行了数十餘年也。”词语解释:了道 拼音:le dào
犹得道,悟道。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且教他酒色财气里过,方可度脱他成仙了道。”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我教你人人成仙,个个了道。”《镜花缘》第四十回:“我看 唐 兄此番来至海外,名虽游玩,其实并不为此,大约久有修行了道之意。”词语解释:了毕 拼音:le bì
完毕;了结。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先奉勅编集歷代君臣事迹,又奉旨赐名《资治通鑑》,今已了毕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张生 ﹞来看做醮,已早安排了毕。”《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你今日了毕官司出来,两脚踏住平川地。”词语解释:了清 拼音:le qīng
结束;结清。 张天翼 《包氏父子》:“请你帮帮忙,早点了清这件事,我还有许多地方要走哩。”如:了清了帐目。词语解释:了悟 拼音:liǎo wù
(1).醒悟;领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羡 ( 陈羡 )使人扶 孝 ( 王灵孝 )以归,其形颇像狐矣。略不与人相应……后十餘日,乃稍稍了悟。”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若按子午,炼成还丹,自能了悟衝举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女笑曰:‘君日读书,妾固谓无益。今即夫妇一章,尚未了悟。’” 巴金 《还魂草》一:“我只有感激地点点头,接连说了三个表示了悟的‘哦’字。”
(2).佛教谓认识内心的佛性,即明心见性。《景德传灯录·智威禅师》:“师知其了悟,乃付以山门。”《剪灯馀话·芙蓉屏记》:“公遣人説院主曰:‘夫人喜诵佛经,无人作伴,闻 慧圆 了悟,今礼为师,愿勿却也。’”《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 武帝 每日退朝,便到閤子中,与 支公 参究禪理,求解了悟。”
(3).聪慧。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你有这等性情了悟,岂是雕虫篆刻之辈。”词语解释:了事痴 拼音:liǎo shì chī
犹言办事迷。指醉心政事。语出《晋书·傅咸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復为快耳!” 宋 杨万里 《冬暖》诗:“暂闲何似长闲好,无事非关了事痴。” 宋 陆游 《冬日》诗:“幸是原无了事痴,偷闲聊復学儿嬉。” 宋 陆游 《题直舍壁》诗:“文书那得废哦诗,羞作羣儿了事痴;付与后人评此老,一丘一壑过 元规 。”词语解释:了干 拼音:le gàn
谓精明干练。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欲乞朝廷指挥下两 浙 转运司,择智力了干官员,分布诸县,则不越数月,其工可毕。”词语解释:了当 拼音:liǎo dàng
(1).办理;处理。 唐 无名氏 《海山记》:“ 素 ( 杨素 )归家,谓家人辈曰:‘小儿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即不知了当得否?’”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所支钱与了当丧事,甚是!甚是!”《快心编》第四回:“ 邓氏 道:‘不知这 石 家郎君了当得否?设使做不来,我们却怎么处?’”
(2).完毕;停当。 宋 岳飞 《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臣深体国事之急,愤激於怀,是以承命出征,不暇辞请,今来并已收復了当。”《宣和遗事》后集:“今月十一日,想已册立了当。”《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玄德 吩咐了当,乃统马步军三万,离 徐州 望 南阳 进发。”
(3).结果。指杀掉。《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这些书獃不难了当,必须先把跟随人役完了事,才进内房。这叫做斩草除根,永无遗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何不了当了他,到是干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贼人已了当了,放心前去。”
(4).干脆;爽快。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等老 杨 上楼来,把他迷杀了,却不是了当?”《水浒传》第七三回:“ 李逵 道:‘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颗头去,也是了当。’” 孙犁 《秀露集·关于诗》:“更了当地说,他们的诗主要包含着他自己。”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五章:“任何问题,你是很难从他这里得到什么具体解决,或了当明白的答复。”
(5).了结,完蛋。《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我合你到京中 棋盘街 上,礼部门前,我出上这个老秀才,你出上你的小举人,我们大家了当!”词语解释:了风 拼音:le fēng
犹望风。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你怎那胆大,你也和 刘老二 去瞭风去了,真的吗?你铁铸的胆子?”词语解释:了处 拼音:le chǔ
归宿,结局。《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如今年纪长成,恐虑后无人养育,不是了处。”词语解释:了利 拼音:le lì
了解,明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这个我也不甚了利,你问 继翁 去。”词语解释:了尽 拼音:le jìn
净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词语解释:了绝 拼音:le jué
(1).佛教语。谓凡情灭尽。 唐 寒山 《诗》之二二七:“为心不了絶,妄想起如烟。”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二折:“旦儿云:‘如何得个了絶?’正末云:‘凡情灭尽,自然本性圆明。’”
(2).了结;结束。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诸处见欠蚕盐和预买青苗钱物,元是冒名,无可催理……以此,积年未能了絶。”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二折:“﹝你﹞想不想在今日,都了絶爽利,休尽我精细。”
(3).指置人于死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更有一等狠毒的,偏要算计了絶,方才快活的。”词语解释:了手 拼音:le shǒu
(1).完毕;完了。《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诛 陵 老母妻子了手,所司奏表於王。”《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 秋胡 辞母了手,行至妻房中。”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既是招了也,外郎着他画字,将枷来下在死囚牢里,等府尹相公下马,判个斩字,便是了手。”
(2).结局。《红楼梦》第十九回:“我们一家子都在别处,独我一个人在这里,怎么是个了手呢?”
(3).犹高手。 明 李贽 《答澹然师》:“ 慈湖 ( 杨慈湖 )於 宋 儒中独为第一了手好汉,以屡疑而屡悟也。”词语解释:了办 拼音:le bàn
结束;解决。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若使小民无以为生,举为盗贼,则朝廷之忧,恐非十万贯钱所能了办。”《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官给赏钱,出榜悬赏,那贪着赏钱的便来出首,这公事便容易了办。”词语解释:了鸟 拼音:le niǎo
(1).悬物貌。见 翟灝 《通俗编·身体》。引伸为颠倒,不整齐。《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 襄阳郡 之 鄀叶县 属 义阳郡 ” 裴松之 注引《魏略》:“今陛下既尊羣臣……而使穿方举土,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毁国之光以崇无益,甚非谓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前后辈》:“衣冠了鸟,芙裳萝带,不堪褻侍贵人。”
(2).门窗上的金属搭扣。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锁门金了鸟,展幛玉鸦叉。” 冯浩 注引 何焯 曰:“了鸟即屈戌,今北方语犹然。” 清 朱彝尊 《戏效香奁体二十六韵》:“轩牕开了鸟,洞壑隐空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孙叶飞 先生夜宿山家,闻了鸟丁东声。”词语解释:了归 拼音:le guī
犹言解散休息。《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若打得活的归去,到府中一人赏银三两,喫几盃酒了归。若打得死的,一人赏银一两,也喫几盃酒了归。”词语解释:了还
了却,偿还词语解释:了纳 拼音:le nà
指完纳赋税。 宋 辛弃疾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词:“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词语解释:了歌 拼音:le gē
即了哥。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禽鱼》:“了歌,数年前自 粤 东笼至。”词语解释:了语 拼音:le yǔ
尽头话,属于一种机智的戏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 ( 玄 )与 殷荆州 ( 仲堪 )语次,因共作了语。 顾愷之 曰:‘火烧平原无遗燎。’ 桓 曰:‘白布缠棺竖旒旐。’ 殷 曰:‘投鱼深渊放飞鸟。’” 宋 苏舜钦 有《了语》诗。词语解释:了儿 拼音:le ér
(1).最后。《红楼梦》第二八回:“我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别人好。”
(2).语气助词,表示十分惋惜。《红楼梦》第三九回:“可惜了儿的,这小姐儿长到十七嵗了,一病就病死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可惜了儿的,为甚么毁他呢?”词语解释:了休 拼音:le xiū
终止,了结。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只管扑地掀天无了休,着甚么来由?” 明 高深甫 《锁南枝·薄情恨》套曲:“窗前雨,心上愁,寂寂寞寞无了休。”词语解释:了收 拼音:le shōu
完了;收场。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你休那里信口诌……则管里无了收。”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三折:“您则是男儿得志秋,我早则归地府,葬荒丘,是一箇了收。”词语解释:了岸 拼音:le àn
犹彼岸。佛教喻超脱生死的境界。 唐 李群玉 《湘中别成威阇黎》诗:“何方济了岸,祗仗慈航力。”词语解释:了彻 拼音:le chè
(1).了悟,见心明性。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三》引 宋 聂子述 《上梁文》:“尻轮神马,徧从尘外遨游;心印法灯,尽向眼前了彻。”
(2).明白。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予谓二公之言,尚落拟议,不若廋辞之当下了彻也。”词语解释:了高 拼音:le gāo
在高处瞭望。 明 吴炳 《绿牡丹·帘试》:“兀那生员不归号房,出外闲走,不怕瞭高的拿犯规么?”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院子远立瞭高,防他倩代传递; 梅香 近身巡视,防他怀挟私抄。”《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大凡作强盗的,敢於拦路劫财了,断不是三个、五个,内中有瞭高的,把风的,动手的、接臟的,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人。”词语解释:了法 拼音:le fǎ
(1).佛教语。谓领悟法理。 唐 澄观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十忍经》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之二:“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2).解决问题的办法。《歧路灯》第四四回:“﹝ 谭绍闻 ﹞到了半夜,猛然牀上坐起,説道:‘罢了,我竟是上 亳州 寻我舅舅去,天下事躲一躲儿,或者自有个了法。猛做了罢。’”词语解释:了解 拼音:liǎo jiě
(1).明白;理解。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资治通鉴》:“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 宋 陆游 《对酒》诗:“ 孙 吴 相斫书,了解亦何益。” 巴金 《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牺牲已经七十天了,可是现在我默诵他的遗书,用我的心去了解他的心,我好象受到一阵阳光的照耀似的。”
(2).调查;弄清楚。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三:“先把情况了解一下,再开会好些。”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十一章:“人民军准备攻打三八线南一座县城,叫她了解这个县城的敌情。”
明白理解。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四:“村长是外来的,对村里情形不十分了解。” 秦牧 《〈长河浪花集〉序》:“解放之前,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激烈、复杂的程度,历史河流可能出现的各种曲折,那个了解的程度和今天所知道的距离很远。”词语解释:了落 拼音:le luò
了结;收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此行不出一年可回,府县且未要申文,待我回任,定行了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只因有个人家,也为内眷有些妬忌,做出一场没了落事,几乎中了人的机谋,哄弄出折家荡产的事来。”词语解释:了愿 拼音:le yuàn
还愿。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一折:“ 孙孔目 哥哥到那山上要点烛烧香,回钱了愿,都是你与他当值来。” 朱自清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他翻译这本书,是抱着佛教徒了愿的精神在动笔的。”词语解释:了境 拼音:le jìng
犹止境。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为政篇五》:“为师非脩德凝道之了境,故《説命》曰‘斅学半’……为师非了境,则守故得新。”词语解释:了场 拼音:le chǎng
犹收场,结局。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二:“ 修福 老汉道:‘我看可以上告他!就是到县里把官司打输了,也要比这样子了场合算。’”词语解释:了似 拼音:le sì
绝似。 唐 韦应物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诗:“ 淮 滨异时候,了似仲秋月。”词语解释:了不起 拼音:liǎo bù qǐ
(1).重大;严重。 茅盾 《子夜》五:“这么想着的 吴荪甫 ,便觉得 双桥镇 的失陷不算得怎样一回了不起的打击了。”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改变贫穷的生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困难。”
(2).不寻常;特出。 华山 《山中海路》:“如果报一个矿,是一个矿,还要我们搞地质的做什么?报十个能找到一个,就了不起了。” 赵树理 《三里湾·奇遇》:“ 灵芝 听他讲完了,觉着他真是个了不起的聪明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这姑娘真是了不起!”词语解释:了足 拼音:le zú
完满;满足。《文献通考·田赋四》:“令今后科徵了足日,仰本州但取仓场库务纳欠文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伊道业颇浅,只好攫得两头鷄啗,便了足耳。”词语解释:了歇 拼音:le xiē
休止,完了。 唐 吕岩 《敲爻歌》:“同越 蓬莱 仙会中,凡景煎熬无了歇。”词语解释:了吊 拼音:le diào
门窗搭扣。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修理贡院经房……各处房门了吊一百六十二副。赁木床七张,共价四两六钱三分四厘。”参见“ 了鸟 ”。
词语解释:了鸟 拼音:le niǎo
(1).悬物貌。见 翟灝 《通俗编·身体》。引伸为颠倒,不整齐。《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 襄阳郡 之 鄀叶县 属 义阳郡 ” 裴松之 注引《魏略》:“今陛下既尊羣臣……而使穿方举土,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毁国之光以崇无益,甚非谓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前后辈》:“衣冠了鸟,芙裳萝带,不堪褻侍贵人。”
(2).门窗上的金属搭扣。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锁门金了鸟,展幛玉鸦叉。” 冯浩 注引 何焯 曰:“了鸟即屈戌,今北方语犹然。” 清 朱彝尊 《戏效香奁体二十六韵》:“轩牕开了鸟,洞壑隐空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孙叶飞 先生夜宿山家,闻了鸟丁东声。”词语解释:了不的 拼音:liǎo bù de
(1).不得了。表示情势严重。《水浒传》第一○二回:“大嫂不要取笑,我闪朒了胁肋,了不的。”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四场:“我这里越思想越高兴,了不的锅底下柴火着到外边。”
(2).指超过寻常。《红楼梦》第二七回:“我喜欢的了不的。” 孔祥荣 《井台会》:“机器迷,了不的,从区到县有名气。”词语解释:了别 拼音:le bié
佛教语。分别;识别。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识能了别,詮有内心。心有非无,合名唯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即此色、空,是五识了别所行之境;即此自、他,是末那了别所行之境。”词语解释:了味 拼音:le wèi
方言,犹言尝到甜头,满意。 老舍 《骆驼祥子》九:“你是了味啦,教我一个人背黑锅,你也不挣开死××皮看看我是谁!”词语解释:了亮 拼音:le liàng
明白、懂事的样子。 老舍 《骆驼祥子》七:“ 曹 家喜欢用干净了亮的人,而又不大注意那些小过节儿;所以她跟了他们已经二三年,就是 曹 家全家到别处去也老带着她。”词语解释:了佻 拼音:le tiāo
悬物貌。《方言》第七:“ 燕 赵 之郊县物於臺之上谓之佻。” 晋 郭璞 注:“了佻,悬物貌。”详“ 了鸟 ”。
词语解释:了鸟 拼音:le niǎo
(1).悬物貌。见 翟灝 《通俗编·身体》。引伸为颠倒,不整齐。《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 襄阳郡 之 鄀叶县 属 义阳郡 ” 裴松之 注引《魏略》:“今陛下既尊羣臣……而使穿方举土,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毁国之光以崇无益,甚非谓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前后辈》:“衣冠了鸟,芙裳萝带,不堪褻侍贵人。”
(2).门窗上的金属搭扣。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锁门金了鸟,展幛玉鸦叉。” 冯浩 注引 何焯 曰:“了鸟即屈戌,今北方语犹然。” 清 朱彝尊 《戏效香奁体二十六韵》:“轩牕开了鸟,洞壑隐空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孙叶飞 先生夜宿山家,闻了鸟丁东声。”词语解释:了不得 拼音:liǎo bù dé
(1).犹不得了,表示情势严重。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下:“ 徐 ( 徐兢 )与同官 王昌 俱访 大节 ,忽言病来。又曰:‘了不得!了不得!且救我。’遂倒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妈妈切不可造次,这件事了不得!”《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只因我们 河南 一连三年旱涝不收,慌乱的了不得。”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了不得啦!妞子掉在沟里啦!”
(2).表示程度深。《红楼梦》第九三回:“宝玉喜欢的了不得。”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六:“ 金旺 老婆现任妇救会主席,因为 金旺 好到 小芹 那里去,早就恨得 小芹 了不得。”
(3).不平凡,非常突出。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种是英雄,他见别人死的死伤的伤,只有他健存,自己就觉得怎样了不得,这么那么夸耀战场上的威雄。” 峻青 《海啸》第一章二二:“嗬,你们俩的手劲都是那么准,真不愧是猎人。了不得!”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 林 ,你真是有前途的,了不得的人。”词语解释:了不成 拼音:liǎo bù chéng
(1).犹不得了,表示情况严重。 清 无名氏 《香袋子》:“你把香袋收好了,莫把香袋走了风,走了风来犹自可,外面胡言了不成。” 学农 等《铁姑娘》:“雨大山水要往下冲,冲坏了堤坝可了不成。”
(2).异乎寻常,表示程度很深。《歧路灯》第三回:“ 王氏 听説弟妇到,喜的了不成。”《歧路灯》第七四回:“你爷爷若在时,见这个孩子,一定亲的了不成。”词语解释:了债 拼音:le zhài
了结债务,还清欠债。 元 马臻 《述怀和东淇五高士诗韵》之一:“欠诗了债人多笑,无酒治聋燕又归。”词语解释:了乌船 拼音:le wū chuán
船名。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十四·泉州》:“船头尾尖高,当中平阔,衝波逆浪,都无畏惧,名曰了乌船。”词语解释:了事环 拼音:liǎo shì huán
武将马鞍上搁兵器的铜铁环。《水浒传》第三四回:“ 花荣 把枪去了事环上带住,把马勒个定。”词语解释:了帐 拼音:le zhàng
亦作“ 了账 ”。
(1).完结;完了。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员外,你气怎的,只是打杀他便了帐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惟有夫妻是终身相倚的,一有负心,一生怨恨,不是当耍可以了帐的事。”
(2).特指结束生命,使死亡。《西游记》第四一回:“若不是 老猪 救你啊,已此了帐了,还不谢我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使不得!亲生儿子你怎下得了帐他?”《荡寇志》第七五回:“右手抽出腰刀,去喉咙一抹,早已了账。”《孽海花》第十六回:“倘或真是背盟从仇,就顺手一刀了账,岂不省事呢!”
(3).还清欠帐。如:谁欠的债,由谁了账。词语解释:了完 拼音:le wán
了结,结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朱晦翁 ﹞一发狠,着地方勒令大姓迁出棺柩,把地给与小民安厝祖先,了完事件。”词语解释:了望哨 拼音:liào wàng shào
指观察敌情的哨兵。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山上时不时可以看得见一两个站在崖石上或坐在大树丫上的瞭望哨。”词语解释:了哨 拼音:le shào
(1).指瞭望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建筑栅濠》:“其镇集村庄,无论大小,一切建立栅门,筑浚墙濠,以及拨派瞭哨巡更等事,皆本镇集长庄头专司。”
(2).瞭望放哨。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二:“儿童团瞭哨,却发现他悄悄地跟地主们来往,把打听到的屯子里的情形,告诉现在已经不好活动的他的侄儿 李桂荣 。”词语解释:了尥 拼音:le liào
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说文·了部》:“了,尦也。” 朱骏声 通训:“手之挛曰了,脛之縶曰尦。” 王筠 句读:“凡纠缠不顺理者,皆谓之了尦矣。”参见“ 了戾 ”。
词语解释:了戾 拼音:le lì
(1).萦回盘曲貌。《淮南子·原道训》“扶摇抮抱羊角而上” 汉 高诱 注:“抱,了戾也,扶摇如羊角,转如曲縈行而上也。”《说文·了部》“了,尦也” 清 段玉裁 注:“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
(2).迂曲难明。 章炳麟 《思乡原》下:“今诸校悉诵《论语》,竟弗能化,观其得失之故,何了戾而不可知耶?”词语解释:了如观火 拼音:liǎo rú guān huǒ
形容看得非常清楚。 邹鲁 《戊申云南河口之役》:“今有 河内 来函,读之必瞭如观火,从此兄等之出而説人,必更有把握矣。”参见“ 洞若观火 ”。
词语解释:洞若观火 拼音:dòng ruò guān huǒ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明 林潞 《江陵救时之相论》:“又諭以朝意,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吕本中》:“公所作《宋论》四十篇,审时度势,洞若观火。”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亦作“ 洞如观火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词语解释:了身达命 拼音:le shēn dá mìng
(1).犹言安身立命。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人问道 亚仙 的今世今生,则俺那 郑元和 可甚么了身达命。”《水浒传》第一一四回:“何不趁此气数未尽之时,寻个了身达命之处,对付些钱财,打了一隻大船,聚集几人水手,江海内寻个浄办处安身,以终天年,岂不美哉。”
(2).谓了悟人生,通达事理。《水浒传》第九十回:“数载之前,已知 鲁智深 是个了身达命之人。”《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説这 燕青 ,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词语解释:了如指掌 拼音:liǎo rú zhǐ zhǎng
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説。子曰:‘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孔子 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説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后以“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宋 张商英 《护法论》:“ 唐 张燕公 所记 梁朝 四公者,能知天地鬼神变化之事,了如指掌。” 清 许旭 《闽中纪略》:“洋洋二千餘言矣,大抵首事势,次粮餉,次兵将,次间谍,次外国,聚米画沙,了如指掌。”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他的一举一动敌人无不了如指掌。”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工商界的基本情况,他是了如指掌的。”
见“ 瞭若指掌 ”。词语解释:了察 拼音:le chá
明了;看清。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本所谓之梦者,困不了察之称,而懵憒冒名也。”《隋书·天文志上》:“ 蕃 ( 王蕃 )以古製局小,以布星辰,相去稠穊,不得了察。”词语解释:了结 拼音:liǎo jié
(1).结束;解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且説这段故事,出在那个地方?甚么人家?怎的起头?怎的了结?”《红楼梦》第四回:“这样説来,却怎么了结此案?”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如是,则明年年底,可以了结一事了。”
(2).杀死,除掉。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第一场:“你这狗东西,我先得了结你。”词语解释:了劣 拼音:le liè
了结。指死亡。《西游记》第十七回:“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词语解释:了账 拼音:liǎo zhàng
见“ 了帐 ”。
词语解释:了帐 拼音:le zhàng
亦作“ 了账 ”。
(1).完结;完了。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员外,你气怎的,只是打杀他便了帐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惟有夫妻是终身相倚的,一有负心,一生怨恨,不是当耍可以了帐的事。”
(2).特指结束生命,使死亡。《西游记》第四一回:“若不是 老猪 救你啊,已此了帐了,还不谢我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使不得!亲生儿子你怎下得了帐他?”《荡寇志》第七五回:“右手抽出腰刀,去喉咙一抹,早已了账。”《孽海花》第十六回:“倘或真是背盟从仇,就顺手一刀了账,岂不省事呢!”
(3).还清欠帐。如:谁欠的债,由谁了账。词语解释:了身脱命 拼音:le shēn tuō mìng
犹言摆脱尘世羈绊,自由自在。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二折:“感吾师度脱,将俺这弟子来提拔,我如今不遭王法,不受刑罚,至如我指空説谎瞒咱,这一场了身脱命亏他。”词语解释:了辩 拼音:le biàn
形容对答清楚敏捷。《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 李邕 ﹞既冠,见特进 李嶠 ,自言‘读书未徧,愿一见秘书’。 嶠 曰:‘秘阁万卷,岂时日能习邪?’ 邕 固请,乃假直秘书。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词语解释:了饮 拼音:le yǐn
指一种边唱挽歌边哭泣的豪饮。 宋 张舜民 《画墁录》一:“ 苏舜钦 、 石延年 辈,有名曰鬼饮、了饮、囚饮、鳖饮、鹤饮。鬼饮者,夜不以烧烛;了饮者,饮次挽歌哭泣而饮;囚饮者,露头围坐;鳖饮者,以毛席自裹其身,伸头出饮,毕,復缩之;鹤饮者,一盃復登树下再饮耳。”词语解释:了首 拼音:le shǒu
同“ 了手 ”。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战已了首,须臾黄昏,各自至营。”词语解释:了局 拼音:liǎo jú
(1).长远之计;彻底解决的办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只愿得遇个知音之人,随他终身,方为了局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毛狐》:“戴月披星,终非了局。使君自有妇,搪塞何为?” 清 林则徐 《会奏夷人趸船尽数呈缴烟土折》:“即使逐出 老万山 以外,不过暂避一时,而不久復来,终非了局。”
(2).结束;解决。《红楼梦》第九十回:“家中又碰见这样飞灾横祸,不知何日了局。” 赵树理 《“锻炼锻炼”》:“你们闯下了事自己没法了局,我给你们做了开解,倒反落下不是了?”词语解释:了哥 拼音:le gē
鸟名。即秦吉了。 明 徐渭 《题画》诗:“雷雨垂垂翠色繁,古松阴里了哥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