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字典故词语 碧海乾
典出《山海经·北山经》
-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例句: [更多...]
- 缘边饱喂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年年但捉两三人,精卫衔芦塞溟渤。——元稹【缚戎人】
- 恨极同填海,情长抵导江。——吴融【戏】
- 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吴融【雪十韵】
唾面自乾
典出《大唐新语》卷七〈容恕〉~08~
-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乾,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