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先平声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共10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乾坤乾德乾竺乾精乾光乾衡乾轴乾道紫
乾鹊乾风乾陀乾穹乾仪乾隆帝乾鹄乾造
乾元乾刚乾闼乾心乾位乾鉴乾音乾图
乾道乾红乾枢乾宇乾维乾笃乾顾乾基
乾乾乾封乾罗乾断乾窦乾矢乾络乾嘉学派
乾符乾行乾男乾隆乾始乾首乾端坤倪乾岗
乾象乾马乾嘉乾陵乾川乾荫乾符坤珍乾命
乾文乾龙乾覆乾花乾陀啰乾纽乾统乾栋
乾纲乾明乾灵乾化乾车乾阳殿乾皋乾步
乾健乾策乾施乾冈乾陀罗乾象历乾渥乾文车

词语解释:乾坤  拼音:qián kūn
亦作“乾川2”。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关雎》《礼》《冠》《昏》《易》《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説:‘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词语解释:乾鹊  拼音:qián què
即喜鹊。其性好晴,其声清亮,故名。 汉 王充 《论衡·龙虚》:“狌狌知往,乾鹊知来。”《西京杂记》卷三:“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二:“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鸦声吉凶不常,鹊声吉多而凶少。故俗呼喜鹊,古所谓乾鹊是也。”《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 马瑞辰 通释:“鹊即乾鹊,今之喜鹊也……鹊性喜晴,故名乾鹊。”一说,“乾”音“虔”(qián)。鹊为阳鸟,先事物而动应,故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一》:“前辈多以‘乾鹊’为‘乾’音‘干’,或以对‘湿萤’者有之。唯 王荆公 以为‘虔’字,意见于‘鹊之彊彊’,此甚为得理。余尝广之曰,乾,阳物也。乾有刚健之意。而《易》统卦有云:‘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淮南子》曰,‘乾鹊知来而不知往,此修短之分也。’以是知音‘干’为无义。”
词语解释:乾元  拼音:qián yuán
(1).《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孔颖达 疏:“乾是卦名,元是乾德之首。” 朱熹 本义:“乾元,天德之大始。”后以“乾元”形容天子之大德。 宋 范仲淹 《四德说》:“ 尧 舜 率天下以仁,乾元之君也。”
(2).指天。《陈书·高祖纪上》:“大哉乾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 唐 钱起 《泰阶六符赋》:“既出没以候君德,又荧煌以丽乾元。”
(3).指帝王。《晋书·后妃传下·孝武定皇后》:“德配乾元,恭承宗庙,徽音六宫,母仪天下。” 明 何景明 《秦府进历》诗:“同懽承睿疑,歌舞颂乾元。” 康有为 《门人陈千秋等初来草堂问学示诸子》诗:“群龙无首谁知吉,自有乾元大统长。”
(4).元气;大气。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俯仰在天地之间呼吸乾元,造化的精神在我胸中喷涌。”
词语解释:乾道  拼音:qián dào
天道,阳刚之道。《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乾道应,坤马来,度玉关,升玉臺。” 唐玄宗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诗:“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墓志铭》:“《大彖》何不言万物资始各正性命,而必係之乾道变化之下?”
词语解释:乾乾  拼音:qián qián
(1).自强不息貌。《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 疏:“言每恒终竟此日,健健自强,勉力不有止息。” 宋 司马光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留为鑑中铭,晨夕思乾乾。” 明 方孝孺 《静学斋赋》:“旦潜心於冲漠兮,夕重之以乾乾。”
(2).敬慎貌。《文选·张衡〈东都赋〉》:“勤屡省,懋乾乾。” 薛综 注:“乾乾,敬也。”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乾乾庶事,气过 方叔 。”
词语解释:乾符  拼音:qián fú
旧指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晋书·慕容儁载记》:“寡君今已握乾符,类上帝,四海悬诸掌,大业集於身。”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顺人志。” 清 姚鼐 《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之二:“山川极盛在一朝, 钟离 帝起乾符握。”
词语解释:乾象  拼音:qián xiàng
天象。旧以为天象变化与人事有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仰观乾象,参之人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乾象之大,列星之伙,何为分野止繫中国?”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早晨间占《易》理,夜后观乾象。” 清 广东 新武生 《黄萧养回头》:“牝鸡司晨操权柄,奸雄当道遍朝廷。漦龙流毒乾象暗,狡兔生存走狗烹。”
词语解释:乾文  拼音:qián wén
(1).天文;天象。《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俯宪坤典,仰式乾文。”
(2).帝王的诗文。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睿锡承优旨,乾文復宠行。”
词语解释:乾纲  拼音:qián gāng
(1).天的纲维,天道。《晋书·华谭传》:“圣人之临天下也。祖乾纲以流化,顺谷风以兴仁。”
(2).朝纲;君权。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昔 周 道衰陵,乾纲絶纽。”《旧唐书·恭懿太子佋传》:“惟天祚 唐 ,累叶重光,中兴宸景,再纽乾纲。”《明史·王用汲传》:“夫威福者,陛下所当自出;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夫乾纲贵裁断,不贵端拱无为,亦论之似者也。”
(3).夫纲,夫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兄勿馁。乾纲之振,在此一举。”《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那意思想着要把乾纲振起来。”
词语解释:乾健  拼音:qián jiàn
(1).谓天德刚健。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唐 顾况 《拟古》诗之二:“所贵法乾健,於道悟入微。” 宋 杨杰 《五六天地之中合赋》:“数各有常,法乾健而坤顺。”《明史·张养蒙传》:“朝享倦於躬临,章奏倦於省览。古帝王乾健不息,似不如此。”
(2).犹乾刚。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札》:“伏望陛下揭离照之明,体乾健之断,特赐睿旨,追还告命。”
词语解释:乾德  拼音:qián dé
(1).天德;上天的恩泽。《晋书·四夷传序》:“夫恢恢乾德,万类之所资始;荡荡坤仪,九区之所钧载。”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亚献终献》:“神行令,瑞飞空。迎乾德,祈岁功。”
(2).帝王之德。 汉 焦赣 《易林·升之艮》:“ 西戎 獯鬻 ,病於我国,扶 陕 之 岐 ,以保乾德。”《三国志·吴志·薛莹传》:“乾德博好,文雅是贵。”
(3).刚徤之德。 三国 魏 曹植 《鹖赋》:“体贞刚之烈性,亮乾德之所辅。”
词语解释:乾风  拼音:qián fēng
西北风。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冬》:“羽律纔移,乾风更肃。”
词语解释:乾刚  拼音:qián gāng
(1).谓天道刚健。亦用以称帝王的刚健决断。语出《易·杂卦》:“《乾》《坤》柔。”《汉书·谷永传》:“陛下诚深察愚臣之言……奋乾刚之威,平天覆之施。”《后汉书·杨震传》:“唯陛下奋乾刚之德,弃骄奢之臣,以掩訞言之口。”
(2).引申指君主的威权。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伏望陛下运以乾刚,照以离明,为宗社生灵大计,断而行之。”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臣愿陛下离照旁通,乾刚独断,政绩显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伏愿迅振乾刚,即传严旨,将此二人立正典刑。”
词语解释:乾红  拼音:qián hóng
深红色。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 李昌夔 为 荆州 ,打猎大修粧饰,其妻 独狐氏 ,亦出女队二千人,皆著乾红紫绣袄子。”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程佛子》:“取﹝大卵石﹞置佛卓上,一室如昼,妻窥之,乃如乾红色。”《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这小夫人着乾红销金大袖团花霞帔。”
词语解释:乾封  拼音:qián fēng
晒干新筑的祭坛。封,封禅时所建的祭坛。后泛指天旱。《史记·孝武本纪》:“夏,旱。 公孙卿 曰:‘ 黄帝 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詔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 灵星 焉。’” 张守节 正义:“ 苏林 曰:‘天旱欲使封土乾燥也。’ 颜师古 曰:‘三岁不雨,暴所封之土令乾。’”《汉书·沟洫志》:“上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乾封少雨。” 唐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云雨由来随六龙,玉泥瑶检不乾封。”一说,祭祀而不立神主谓“乾封”。见《史记·孝武本纪》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说。
词语解释:乾行  拼音:qián xíng
犹乾道,天道。《易·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易下》:“《同人》彖传:‘同人于野……乾行也。’亦谓乾道。” 晋 陆云 《岁暮赋》:“夫何乾行之变通兮,昏明迭而载路。” 宋 叶适 《代薛端明上遗表》:“伏望皇帝陛下法泰道之裁成,体乾行之变化。” 明 杨慎 《贞靖李君阡赞》:“乾行有终曰贞,正直共好曰靖。”
词语解释:乾马  拼音:qián mǎ
语本《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道教因以“乾马”指纯阳之气。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十一:“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封神演义》第四六回:“得到清平有甚忧,丹炉乾马配坤牛。从来看破纷纷乱,一点灵臺得自由。”
词语解释:乾龙  拼音:qián lóng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乾》卦第五爻为天子在位之象,因以“乾龙”喻帝王。 宋 王安石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乾龙已应天飞五, 晋 马徐观昼接三。” 李壁 注:“乾龙,谓 英庙 初御极也。”
词语解释:乾明  拼音:qián míng
圣明。封建时代称颂皇帝的套语,言其英明无所不知。《晋书·后妃传论》:“ 武元 杨氏 预闻朝政,明不逮远,爱溺私情,深杜 卫瓘 之言,不晓 张泓 之诈,运其阴沴,韜映乾明, 晋 道中微,基于是矣。”
词语解释:乾策  拼音:qián cè
(1).推演《乾》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乾》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乾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易·繫辞上》:“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孔颖达 疏:“以乾老阳,一爻有三十六策,六爻凡有二百一十六策也……此经据老阳之策也。” 宋 苏轼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诗:“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
(2).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词语解释:乾竺  拼音:qián zhú
即 天竺 。对 印度 的古称。 唐 彦悰 《唐护法沙门沙琳别传下》《老子西昇经》:“ 乾竺 有 古皇先生 者,是吾师也。” 元 宋无 《赠竺炼师》诗:“姓疑 乾竺 古先生 ,霞外幽栖近 四明 。” 清 赵翼 《灵谷寺》诗:“法王 哈立麻 ,远迎自 乾竺 。”
词语解释:乾陀  拼音:qián tuó
见“ 乾陀罗 ”。
词语解释:乾陀罗  拼音:qián tuó luó
亦作“ 乾陀 ”。亦作“ 乾陀囉 ”。
(1).西域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其国在北 印度 境,东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艺术、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从 于闐 至 乾陀 。”《宋史·外国传·天竺》:“ 施护 者, 乌塤曩国 人。其国属 北印度 ,西行十二日至 乾陀罗国 。”
(2).香树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称褐色。《宝楼阁经》卷中:“以乾陀囉树或以龙花蕊香和白芥子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附录·乾陀木皮》:“ 珣 ( 杨珣 )曰:‘按《西域记》云,生西国,彼人用染僧褐,故名。乾陀,褐色也。’”
词语解释:乾闼  拼音:qián tà
同“ 乾闥婆 ”。
词语解释:乾闼婆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从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闥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
词语解释:乾枢  拼音:qián shū
犹乾轴。 南朝 宋 谢庄 《迎神歌》:“地纽謐,乾枢回。” 唐 元稹 《苦雨》诗:“煌煌启閶闔,轧轧掉乾枢。” 明 高启 《送张进士会试》诗:“坐令王纲復大正,乾枢共仰天中旋。”
词语解释:乾罗  拼音:qián luó
天网。比喻帝王广收人才的措施。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安此定命,忝彼公朝。不悟乾罗广收,圆明兼览,雕瓠饰笙,备 云和 之品;潢污流藻,充金鼎之实。”
词语解释:乾男  拼音:qián nán
指太子。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皇家以中枢北极,清都有天子之宫;储后以大火前星,苍震有乾男之位。”
词语解释:乾嘉  拼音:qián jiā
清 乾隆 、 嘉庆 两朝的合称。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诗衰於 宋 ,词衰於 元 。然自 乾 嘉 以还,追踪 正始 者,时復有人。”《孽海花》第三五回:“那也是承了 乾 嘉 极盛之后,不得不另辟蹊径,一唱百和,自然的成了一时风气了。”
词语解释:乾覆  拼音:qián fù
(1).天的覆盖。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等乾覆之燾养,合坤载之灵长。”《隋书·音乐志中》:“天子南面,乾覆离明,三千咸列,万国填并。”
(2).喻父。 晋 慕容暐 《答慕容恪慕容评》:“朕以不天,早倾乾覆,先帝所託,惟在二公。”
词语解释:乾灵  拼音:qián líng
(1).上天。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 世祖 体乾灵之休德,禀贞和之纯精。”《晋书·苻生载记》:“愿陛下务养元元,平章百姓……则姦回寝止,妖祲自消,乾灵祇祐皇家,永保无穷之美矣。”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诗:“乾灵振玉弩,神略运璇枢。”
(2).阳刚的精气。 汉 刘祯 《处士国文甫碑》:“先生执乾灵之贞洁,禀神祇之正性。”
词语解释:乾施  拼音:qián shī
上天的施予。 宋 欧阳修 《西太一宫青词》:“四时迭运,荷乾施之无穷。”
词语解释:乾精  拼音:qián jīng
天的精气。《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追諡 山阳公 为 汉孝献皇帝 ,葬以 汉 礼”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乾精承祚,坤灵吐曜。”《宋史·乐志七》:“日月星辰,皆乾之精。”
词语解释:乾穹  拼音:qián qióng
天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仪坤德以厚载,拟乾穹以高盖。”
词语解释:乾心  拼音:qián xīn
犹帝心。《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乾心降而微怡,都人仰而朋悦。” 李善 注:“乾,喻 文帝 也。” 李周翰 注:“言天子微悦,都人群聚而欢也。”
词语解释:乾宇  拼音:qián yǔ
(1).天界。 南朝 宋 颜延之 《飨神歌》:“乾宇晏,地区謐。”
(2).天下,指全境。 唐 许敬宗 《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制》诗:“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
词语解释:乾断  拼音:qián duàn
(1).帝王的裁决。 清 李渔 《玉搔头·闻警》:“内外臣民,不知出於乾断,只説我为 宸濠 所挟。”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自查办鸦片以来,幸赖乾断严明,天威震迭。”
(2).帝王裁决政事的权力。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前纪》:“伏乞皇上大奋乾断,俯从羣諫,早建皇长子。”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是时, 成庙 主剿之见,独操乾断,万无转移。”
词语解释:乾隆  拼音:qián lóng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公元1736—1795年)例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姚鼐《登泰山记》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梁启超《谭嗣同传》乾隆丁亥冬。——·袁枚《祭妹文》
词语解释:乾陵  拼音:qián líng
唐高宗 与 武则天 的合葬墓,在 陕西 乾县 梁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兽、华表等石刻,其中著名的有翼马、石狮、述圣记碑和无字碑等,是 唐 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解放后,对 乾陵 的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发掘,如 永泰公主 、 懿德太子 及 章怀太子 墓等,发现了极为精美的壁画、线雕画和大量的陶俑等历史文物。
词语解释:乾花  拼音:qián huā
牡丹花品种之一,呈粉红色。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乾花者,粉红花,而分蝉旋转,其花亦富。”
词语解释:乾化  拼音:qián huà
帝王的教化。 明 吴承恩 《明堂赋》:“夫歷代之营搆多矣,亦岂若今日体玄极,通神功,迈古定规,镇坤维而宣乾化?”
词语解释:乾冈  拼音:qián gāng
居西北方位的山冈。旧时被视为宜于营建帝王宫殿之地。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谗险》:“﹝ 张权舆 ﹞上疏,以 度 ( 裴度 )‘名应图讖,宅据乾冈,不召自来,其心可见。’”
词语解释:乾光  拼音:qián guāng
日光。喻君王的恩泽。 晋 支遁 《上书告辞哀帝》:“贫道野逸 东山 ,与世异荣……不悟乾光曲曜,猥被蓬蓽,频奉明詔。” 南朝 宋 殷淡 《嘉胙乐》:“洞海周声惠,彻寓丽乾光。”
词语解释:乾仪  拼音:qián yí
(1).天道;天纲。 唐 武则天 《唐享昊天乐》之三:“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 唐 王起 《炼石补天赋》:“定彼乾仪,盖俟至圣之主。”
(2).喻帝王。《晋书·后妃传论》:“方祇体安,儷乾仪而合德;圆舒循晷,配羲曜以齐明。”
词语解释:乾位  拼音:qián wèi
乾卦所象征的方位,即西北方。《汉书·礼乐志》:“至 武帝 定郊祀之礼,祠 太一 於 甘泉 ,就乾位也。” 颜师古 注:“言在京师之西北也。” 宋 刘允济 《天赋》:“叶乾位而凝化,建坤仪而作辅。”《西游记》第六五回:“自古‘天不满西北’。 昆仑山 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顶天塞空之意,遂名 天柱 。”
词语解释:乾维  拼音:qián wéi
(1).天的纲维。 唐 李义府 《在嶲州遥叙封禅》诗:“飞声总地络,腾化抚乾维。” 明 李东阳 《送伍广州诗序》:“乾维所覆,地络所至,其间名山胜地遗跡巨浸,固未易以枚举。”
(2).朝纲;君权。《晋书·刘琨祖逖传论》:“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縈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
(3).《易·说卦》:“乾,西北之卦也。”因以“乾维”指西北方。 南朝 宋 刘义恭 《白马赋》:“是以 周 称 踰轮 , 汉 则 天駟 ,体自乾维,衍生坎位,伊赭白之为俊,超絶世而称驥。”
词语解释:乾窦  拼音:qián dòu
犹乾位。 唐 韩愈 《南山诗》:“西南雄太白,突起莫见簉……逍遥越坤位,詆訐陷乾竇。” 王伯太 音释引 孙汝听 曰:“言太白非特占西南坤位而已,又侵及西北乾位。” 清 田雯 《登采石矶太白楼观萧尺木画壁歌》:“巨灵 夸娥 日月走,坤位乾竇神鬼盘。”
词语解释:乾始  拼音:qián shǐ
谓天为万物之本。《易·乾·文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易·乾·文言》:“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孔颖达 疏:“乾始,谓乾能始生万物,解元也。” 明 何景明 《告咎文》:“敷乾始之美利兮,运不息之元德。”
词语解释:乾川  拼音:qián chuān
见“ 乾坤 ”。
词语解释:乾坤  拼音:qián kūn
亦作“乾川2”。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关雎》《礼》《冠》《昏》《易》《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説:‘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词语解释:乾陀啰  拼音:qián tuó luō
见“ 乾陀罗 ”。
词语解释:乾陀罗  拼音:qián tuó luó
亦作“ 乾陀 ”。亦作“ 乾陀囉 ”。
(1).西域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其国在北 印度 境,东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艺术、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从 于闐 至 乾陀 。”《宋史·外国传·天竺》:“ 施护 者, 乌塤曩国 人。其国属 北印度 ,西行十二日至 乾陀罗国 。”
(2).香树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称褐色。《宝楼阁经》卷中:“以乾陀囉树或以龙花蕊香和白芥子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附录·乾陀木皮》:“ 珣 ( 杨珣 )曰:‘按《西域记》云,生西国,彼人用染僧褐,故名。乾陀,褐色也。’”
词语解释:乾车  拼音:qián chē
即乾文车。《汉书·王莽传下》:“乘乾车,驾巛马,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词语解释:乾陀罗  拼音:qián tuó luó
亦作“ 乾陀 ”。亦作“ 乾陀囉 ”。
(1).西域古国名。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其国在北 印度 境,东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艺术、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从 于闐 至 乾陀 。”《宋史·外国传·天竺》:“ 施护 者, 乌塤曩国 人。其国属 北印度 ,西行十二日至 乾陀罗国 。”
(2).香树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称褐色。《宝楼阁经》卷中:“以乾陀囉树或以龙花蕊香和白芥子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附录·乾陀木皮》:“ 珣 ( 杨珣 )曰:‘按《西域记》云,生西国,彼人用染僧褐,故名。乾陀,褐色也。’”
词语解释:乾衡  拼音:qián héng
北斗星的斗柄三星中的玉衡。指北斗。 三国 吴 韦昭 《吴鼓吹曲·炎精缺》:“陟天衢,耀灵威……抚乾衡,镇地机。”
词语解释:乾隆帝  拼音:qián lóng dì
(1711-1799)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b133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b134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词语解释:乾鉴  拼音:qián jiàn
上天的鉴察。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乾鉴南眷,诞降我祖。”
词语解释:乾笃  拼音:qián dǔ
即天竺。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证误》:“ 汉 身毒国 亦号 狷篤 ,其后改为 乾篤 ,又曰 乾竺 ,今遂呼为 天竺 矣。译者但取在语音与 中国 相近者言之,故随时更变而莫能定也。”
词语解释:乾矢  拼音:qián shǐ
马屎。《易》以乾为马,故称。 章炳麟 《官制索隐》:“政府之於生民,其犹乾矢鸟粪之孳殖百穀耶!”
词语解释:乾首  拼音:qián shǒu
天的高处。 明 杨焯 《同石苓登天宁塔》诗:“崔嵬削巽维,峻极屹乾首。”
词语解释:乾荫  拼音:qián yīn
亦作“ 乾廕 ”。父亲的庇荫。 北魏 《元灵耀墓志》:“少倾乾荫,孤苦自立。”《梁书·袁昂传》:“孤子夙以不天,幼倾乾廕,资敬未奉,过庭莫承。”
词语解释:乾纽  拼音:qián niǔ
犹乾纲,朝纲。 南朝 宋 谢庄 《孝武皇帝歌》:“玄极弛驭,乾纽坠绪。”
词语解释:乾阳殿  拼音:qián yáng diàn
隋 洛阳宫 殿名。 隋 杜宝 《大业杂记》:“ 乾阳门 东西亦有轩廊,周帀门内一百二十步,有 乾阳殿 ,基高九尺,从地至鴟尾高一百七十尺。”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 贞观 四年,詔发卒修 洛阳宫 乾阳殿 ,以备巡幸。 张元素 上书极諫云:‘ 阿房 成, 秦 人散; 章华 就, 楚 众离; 乾阳 毕功, 隋 人解体。’”
词语解释:乾象历  拼音:qián xiàng lì
我国古代的一种历法。 东汉 末 刘洪 所制。自 三国 吴 黄武 二年颁行,采用至 吴 亡。参阅《晋书·律历志中》
词语解释:乾轴  拼音:qián zhóu
天轴。古人认为天体之运行如车有轴,故云。《文选·袁宏〈三国名臣赞〉》:“赫赫三雄,并迴乾轴。” 刘良 注:“三雄,谓 三国 之主也。乾,天也。言其竞天下若运转天轴万物震动也。”
词语解释:乾鹄  拼音:qián hú
即喜鹊。《淮南子·氾论训》:“猩猩知往而不知来,乾鵠知来而不知往。” 高诱 注:“乾鵠,鹊也。人将有来事忧喜之徵则鸣,此知来也。”参见“ 乾鹊 ”。
词语解释:乾鹊  拼音:qián què
即喜鹊。其性好晴,其声清亮,故名。 汉 王充 《论衡·龙虚》:“狌狌知往,乾鹊知来。”《西京杂记》卷三:“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二:“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鸦声吉凶不常,鹊声吉多而凶少。故俗呼喜鹊,古所谓乾鹊是也。”《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 马瑞辰 通释:“鹊即乾鹊,今之喜鹊也……鹊性喜晴,故名乾鹊。”一说,“乾”音“虔”(qián)。鹊为阳鸟,先事物而动应,故名。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一》:“前辈多以‘乾鹊’为‘乾’音‘干’,或以对‘湿萤’者有之。唯 王荆公 以为‘虔’字,意见于‘鹊之彊彊’,此甚为得理。余尝广之曰,乾,阳物也。乾有刚健之意。而《易》统卦有云:‘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淮南子》曰,‘乾鹊知来而不知往,此修短之分也。’以是知音‘干’为无义。”
词语解释:乾音  拼音:qián yīn
古人分乐音为八类,谓之“八音”,以与“八卦”相对应。其应乾卦者谓之“乾音”。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鐘,兑音也;柷梧,乾音也。”
词语解释:乾顾  拼音:qián gù
上天的眷顾。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高皇赫矣,仰膺乾顾。”
词语解释:乾络  拼音:qián luò
犹乾维。 唐 王勃 《乾元殿颂》:“锦轩星鶩,控乾络而观风;绣服霞惊,浹神紘而问俗。” 唐 石岑 《海水不扬波赋》:“海之为德,有王之法象,故量纳百川而道遒百谷,功配乾络,运廻坤轴。”
词语解释:乾端坤倪  拼音:qián duān kūn ní
天地显示的征兆。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穹龟长鱼,踊跃后先。乾端坤倪,轩豁呈露。” 金 元好问 《闲闲公墓铭》:“大夜而旦,大梦而寤。乾端坤倪,轩豁呈露。致知力行,开物成务。”
词语解释:乾符坤珍  拼音:qián fú kūn zhēn
天地的符瑞。《后汉书·班固传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李贤 注:“乾符、坤珍谓天地符瑞也。”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乾符坤珍,千品万类,超图溢谍,未始闻记。”
词语解释:乾统  拼音:qián tǒng
天道的统绪。 南朝 宋 谢庄 《泰始元年改元大赦诏》:“猥以寡薄,属承乾统。” 元 姚登孙 《贺元旦表》:“道符乾统,躬启皇图。”
词语解释:乾皋  拼音:qián gāo
鹦鹉的别名。《埤雅·释鸟》:“乾皋断舌则坐歌,孔雀拍尾则立舞。”
词语解释:乾渥  拼音:qián wò
帝王的恩泽。《宋书·东平王子嗣传》:“伏愿乾渥广临,曲垂照赐。”
词语解释:乾道紫  拼音:qián dào zǐ
牡丹花品种之一。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释名》:“乾道紫,色稍淡而晕红,出未十年。”
词语解释:乾造  拼音:qián zào
指婚姻中的男方。《歧路灯》第一○七回:“乾造天乙贵人,坤造紫微红鸞,谨择于本月十六日喜神照临,定子辰刻三分青龙入云吉时吉刻大利。”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结了婚就不能自由,乾造如此,坤造也一样,大家都要损失些自由。”
词语解释:乾图  拼音:qián tú
同乾象。《艺文类聚》卷十二引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握乾图之休徵,应五百之显期。”《旧唐书·礼仪志二》:“所以仰则乾图,上符景宿,考编珠而纪度,观列宿以迎时。”
词语解释:乾基  拼音:qián jī
帝业,国基。 后燕 慕容德 《上慕容暐疏》:“伏惟陛下则天比德,揆圣齐功,方阐崇乾基,纂成先志。”
词语解释:乾嘉学派  拼音:qián jiā xué pài
清 乾隆 嘉庆 年间(公元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源于 明 清 之际的 顾炎武 。到 乾 嘉 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发挥,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即“汉学”)。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较大贡献。
词语解释:乾岗  拼音:qián gǎng
同“ 乾冈 ”。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 王德用 ﹞宅在都城西北隅…… 苏仪甫 为翰林学士尝密疏之,有‘宅枕乾岗,貌类 艺祖 ’之语。”
词语解释:乾命  拼音:qián mìng
犹天命。《晋书·慕容儁载记》:“功格皇天,勋侔 高祖 ,恭承乾命,有何不可?”
词语解释:乾栋  拼音:qián dòng
(1).皇宫的栋梁。《晋书·元帝纪赞》:“迴首朝阳,仰希乾栋,帝犹六让不居,七辞而不免也。”
(2).犹天宇,指上天。 唐 许敬宗 《贺杭州等龙见并庆云朱草表》:“伏维皇帝陛下,化隆乾栋,施厚大鑪。”
词语解释:乾步  拼音:qián bù
(1).指天空。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气清乾步,景霽山维。”
(2).天步,天运。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或皮币而践天阶,或干戈而躡乾步。”
词语解释:乾文车  拼音:qián wén chē
饰有天文图象的车辆。《汉书·王莽传中》:“乘乾文车,驾坤六马。” 颜师古 注引 郑玄 曰:“画天文象於车也。”
共10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