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扶乩 拼音:fú jī
一种迷信活动。扶,指扶架子;乩,谓卜以问疑。术士制丁字形木架,其直端顶部悬锥下垂。架放在沙盘上,由两人各以食指分扶横木两端,依法请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画成文字,作为神的启示,或与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与人处方。旧时民间常于农历正月十五夜迎 紫姑 扶乩。《红楼梦》第九四回:“我在南边闻 妙玉 能扶乩,何不烦他问一问?”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彭氏科目之盛》:“余素恶扶乩之事,以为假鬼神以惑众。”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五四时代, 陈大齐 先生曾作论揭发过扶乩的骗人,隔了十六年, 白同 先生却用碟子证明了扶乩的合理,这真叫人从那里说起。”词语解释:厮乩 拼音:sī jī
古代西戎称卜师。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西戎用羊卜,谓之跋焦,卜师谓之廝乩。”词语解释:降乩 拼音:jiàng jī
谓扶乩时神灵降下旨意。 清 沉曰霖 《晋人麈·异闻·刻阴隲文得中式》:“ 张氏 好扶鸞,忽有 玉金仙 降乩。”词语解释:灵乩 拼音:líng jī
即扶乩。旧时求神降示的一种迷信活动。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风水,是合于地理学的,门阀,是合于优生学的,炼丹,是合于化学的,放风筝,是合于卫生学的。‘灵乩’的合于‘科学’,亦不过其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