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末字典故词语
弊宅因之
典出《晋书》卷四十一《魏舒传》
  •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厉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详细]
 例句:     [更多...]

淮淝似之
典出《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雅量〉~374~
  •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初,符坚南寇,京师大震。谢安无惧色,方命驾出墅,与兄子玄围棋。夜还乃处分,少日皆办。破贼又无喜容。其高量如此。」又引《谢车骑传》曰:「氐贼符坚,倾国大出,众号百万。朝廷遣诸军距之,凡八万。坚进屯寿阳,玄为前锋都督,与从弟琰等选精锐决战。射伤坚,俘获...[详细]
 例句:

痴黠恺之
典出《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顾恺之〉~2406~
  • 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蒙记行于世。

牧之
典出《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七〈杜佑列传·杜牧〉~3986~
  • 牧字牧之,既以进士擢第,又制举登乙第,解褐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沈传师廉察江西宣州,辟牧为从事、试大理评事。又为淮南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里行,转掌书记。俄真拜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以弟顗病目弃官。授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迁左补阙、史馆修撰,转膳部、比部员外郎,并兼史职。出牧黄、池、睦三郡,复迁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又以弟病免归。授湖州刺史,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诰,岁中...[详细]

顾恺之
典出《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顾恺之传》
  •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桓温引为大司马参军,甚见亲昵。温薨后,恺之拜温墓,赋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或问之曰:「卿凭重桓公乃尔,哭状其可见乎?」答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详细]
 例句:

貌似牢之 酷似仰牢之
典出《晋书》卷八十五《何无忌传》
  • 何无忌,东海郯人也。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会稽世子元显子彦章封东海王,以无忌为国中尉,加广武将军。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恸哭而出,时人义焉。随牢之南征桓玄。……初,刘裕尝为刘牢之参军,与无忌素相亲结。至是,因密共图玄。刘毅家在京口,与无忌素善,言及兴复之事,无忌曰:「桓氏强盛,其可图乎?」...[详细]
 例句:     [更多...]

誓墓羲之
典出《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徵,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先是,羲之常谓宾友曰:「怀祖正当作尚书耳,投老可得仆射。更求会稽,便自邈然。」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详细]

凝之
典出《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3~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王氏谱》曰:「凝之字叔平,右将军羲之第二子也。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

三生杜牧之
典出《宋诗钞·山谷诗钞》
  • 淮南二十四桥月,马上时时梦见之。想得扬州醉年少,正围红袖写乌丝。

时复一中之
典出《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739~
  •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详细]

羲之
典出《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例句:     [更多...]

微之
典出《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元稹列传〉~4327~
  •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后魏昭成皇帝,稹十代祖也。兵部尚书、昌平公岩,六代祖也。曾祖延景,岐州参军。祖悱,南顿丞。父宽,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以稹贵,赠左仆射。稹八岁丧父。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书学。稹九岁能属文。十五两经擢第。二十四调判入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元和元年四月也。制下,除右拾遗。

羲之有之
典出《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 王羲之子玄之、凝之、徽之、徽之子桢之、徽之弟操之、献之。
 例句:

谢安问献之
典出《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附《王献之传》
  • 谢安甚钦爱之,请为长史。安进号卫将军,复为长史。太元中,新起太极殿,安欲使献之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试谓曰:「魏时陵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韦仲将悬橙书之。比讫,须鬓尽白,裁余气息。还语子弟,宜绝此法。」献之揣知其旨,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逼。安又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人那得...[详细]
 例句:

杨补之
典出《全宋词》
  • 杨补之字无咎,洪洲人,长于水墨人物,祖伯时。今年七十矣,自号逃禅老人。

元之
典出《涑水记闻》卷二《王禹称文章独步当世》~33~
  • 禹称字元之,济州人,少善属文,举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长洲县。太宗闻其名,召为右正言、直史馆,才周岁,遂知制诰。禹称性刚狷,数忤权贵,宦官尤恶之。上累命执政召至中书戒谕之,禹称终不能改。禹称为翰林学士,上优待之,同列莫与比。上尝曰:「当今文章,惟王禹称独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