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六谏去声 [jiàn,间开][详注1][《广韵》乌患切,音畹。钩系也。亦作綄。][màn,动词][详注2][shān]


注1:栈 《广韵》《集韵》《韵会》士谏切《正韵》助谏切,輚去声。木栈道也。
注2:刬 又《韵会》初谏切,铲去声。攻也,平治也。《韩愈诗》活计以锄刬。
末字词组
童丱总丱两角丱髫丱笄丱   
两丱羁丱角丱龆丱碧丱   

词语解释:童丱  拼音:tóng guàn
指童子;童年。丱,丱角,儿童发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旧唐书·崔祐甫传》:“臣在童丱,即闻其説,信知古人以韦弦作戒,其益弘多。” 宋 司马光 《和钱君倚日本刀歌》:“其先 徐福 诈 秦 民,采药淹留童丱老。”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隐痛方童丱,严亲赴国仇。”
词语解释:两丱  拼音:liǎng guàn
一种幼童发式。发髻向上分开,如两角。亦借指童年。 唐 李商隐 《安平公诗》:“其弟 炳章 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
词语解释:总丱  拼音:zǒng guàn
(1).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 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余自总丱之岁,溺志斯途,南北东西,访求餘二十载,经史子集,类次赢三万编。”
(2).借指童年。 南朝 梁武帝 《拟长安有狭邪》诗:“小息尚青綺,总丱游 南皮 。” 隋 李谔 《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于是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製五言。”
词语解释:羁丱  拼音:jī guàn
犹羁角。丱,儿童发髻的样式。因以指童年。 唐 颜真卿 《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先生孩提则有殊异,晬日,独取《孝经》,如捧读焉。羈丱好静处诵习坟典。”《新唐书·许王素节传》:“方羈丱,即诵书日千言。”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 周茂源 釜山 ﹞有子名 纶 ,字 鹰垂 ,羈丱之年,尝誑客,以其诗杂 釜山 集中,客无以辨,由是著名。”参见“ 羈角 ”。
词语解释:羁角  拼音:jī jiǎo
(1).古代儿童的发式。语出《礼记·内则》:“翦髮为鬌,男角女羈。” 黄生 《义府·男角女羁》:“男则横分两髻如角,故曰角;女则两髻一前一復,如马首,故曰羈。”析言之男女不同,浑言之则无别。
(2).泛指童年。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或问:‘礼难以彊世?’曰:‘难故彊世。如夷俟倨肆,羈角之哺果而啗之,奚其彊?’”
词语解释:两角丱  拼音:liǎng jiǎo guàn
犹两丱。古代儿童的发式。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因酬三十韵》:“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
词语解释:角丱  拼音:jiǎo guàn
古代童稚束发为两结,状如角,称“角丱”。《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 郑玄 注:“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穉也。”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亦以借指童时。 明 汤显祖 《大司马新城王公祖德赋》:“高文以就,角丱而起。”参见“ 总角 ”。
词语解释:总角  拼音:zǒng jiǎo
(1).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 郑玄 笺:“总角,聚两髦也。” 孔颖达 疏:“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陈书·韩子高传》:“ 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宋 苏轼 《被酒独行》诗之二:“总角 黎 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红楼梦》第三回:“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君孝思纯穆,神情渊静,总角之年,研精六艺。”
(2).借指童年。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夷甫 时总角,姿才秀异。”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故始在总角,读 班 谢 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 更始 立纪。” 清 刘大櫆 《祭族长嗣宗先生文》:“我始总角,翁犹壮年。”
词语解释:髫丱  拼音:tiáo guàn
幼年。《梁书·武帝纪上》:“挻虐於鬌翦之年,植险於髫丱之日。”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序》:“余自髫丱之年,便多闻往説;不足备之大典,故繫之小説之末。” 清 龚自珍 《寒月吟》:“翁自鬚髮白,我如髫丱淳。”
词语解释:龆丱  拼音:tiáo guàn
长出恒齿和束发成两角。指童年时代。 南朝 梁 沉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公禀灵 华岳 ,幼挺珪璋。清襟素履,发乎齠丱。”
词语解释:笄丱  拼音:jī guàn
谓初成年之时。丱,童子束发成两角貌。 汉 徐干 《中论·修本》:“君子修德,始乎笄丱,终乎鮐背。”
词语解释:碧丱  拼音:bì guàn
见“ 碧卝 ”。
词语解释:碧卝  拼音:bì kuàng
铜矿。 宋 梅尧臣 《送施景仁太博提点江南坑冶》诗:“大鑪常乏铸,碧卝那得充?” 明 万历 刻本作“碧丱”, 清 宋荦 刻本作“碧井”。按,《说文·石部》:“磺……卝,古文矿。《周礼》有‘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