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中丞疑丞府丞五丞钝丞火丞后丞 
郡丞守丞部丞骆丞棘丞果丞大中丞 
县丞寺丞家丞驿丞扶丞水中丞盘都丞 
聋丞畿丞出丞槃都丞海丞水丞  
邑丞秘书丞驲丞三班县丞市买丞御史中丞  

词语解释:中丞  拼音:zhōng chéng
(1). 汉 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 东汉 以后,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 明 清 时用作对巡抚的称呼。《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臺,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巡抚》:“ 明 正统 十四年,命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邹来学 廵抚 顺天 、 永平 二府……今廵抚之称中丞,盖沿于此。” 清 钱大昕 《内阁侍读严道甫传》:“ 毕中丞 沅 廵抚 陕西 ,招至官斋,为文字交。”
(2).指宫官,内官。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文宗 朝,有内人 郑中丞 ,善胡琴。”原注:“中丞,即宫人之官也。”
词语解释:郡丞  拼音:jùn chéng
郡守的副贰。 唐 元稹 《授李昆滑州司马制》:“将议奬劳,是宜加秩。郡丞宪吏,用表兼荣。”
词语解释:县丞  拼音:xiàn chéng
官名。 秦 汉 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汉书·景帝纪》:“县丞,长吏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县丞》:“《史记·商君传》曰:‘ 鞅 令邑聚为县,置令 丞 。’县丞, 秦 官也。”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群嘬》:“我是 钱县丞 。领带巡兵十数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一个姓 袁 的知县,从前还做过 上海 县丞的。” 王家棫 《世家》:“他的父亲,大家都叫他四老爷,是 同治 初年的拔贡,后来当了一任 浙江 富阳县 的县丞。”
词语解释:聋丞  拼音:lóng chéng
《汉书·循吏传·黄霸》:“ 许丞 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 霸 曰:‘ 许丞 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后遂以“聋丞”为地方副佐之称。 宋 苏轼 《初到杭州寄子由》诗之一:“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 宋 陆游 《锦亭》诗:“乐哉今从 石湖公 ,大度不计聋丞聋。” 清 贝青乔 《军中杂诔》诗:“如何为国捐躯者,只是聋丞醉尉多。”
词语解释:邑丞  拼音:yì chéng
(1).县丞。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才难》:“ 王 ( 王方 )则官终於郡吏, 杨 ( 杨亨 )则官止於邑丞。”
(2).管理公主事务的官吏。
词语解释:疑丞  拼音:yí chéng
亦作“ 疑承 ”。 古官名。供天子咨询的四辅中的二臣。后泛指辅佐大臣。《礼记·文王世子》:“ 虞 、 夏 、 商 、 周 ,有师保,有疑丞。”《魏书·刑罚志》:“臣职忝疑承,司是献替。” 唐 杜甫 《可叹》诗:“ 王 ( 王季友 )也论道阻江湖, 李 ( 李勉 )也疑丞旷前后。”
词语解释:守丞  拼音:shǒu chéng
辅助郡守县令的主要官吏。《史记·陈涉世家》:“攻 陈 , 陈 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譙门中。”《汉书·陈胜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守丞,谓郡丞之居守者。一曰郡守之丞,故曰守丞。” 汉 《仓颉庙碑侧》:“ 衙 守丞 临晋 张畴 字 元德 ,五百。” 衙 , 左冯翊 的属县。一说为郡守丞,或守狱官之丞。或郡邸守邸之丞。参阅《汉书·丙吉传》 颜师古 注、 王先谦 补注。
词语解释:寺丞  拼音:sì chéng
官署中的佐吏。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节相喜材添局务,寺丞引类借朝裙。”
词语解释:畿丞  拼音:jī chéng
指畿县的县丞。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议者戏云:‘畿尉有六道:入御史为佛道,入评事为仙道,入京尉为人道,入畿丞为苦海道,入县令为畜生道,入判司为饿鬼道。’”
词语解释:秘书丞  拼音:mì shū chéng
官名。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通典·职官八》:“丞, 魏武帝 置祕书令及丞一人,典尚书奏事,后 文帝 黄初 中,欲以 何楨 为祕书丞,而祕书先自有丞,乃以 楨 为祕书右丞,其后遂有左右二丞, 刘放 为左丞, 孙资 为右丞,后省。 晋 復置祕书丞……歷代皆有。 大唐 龙朔 二年改为兰臺大夫, 咸亨 初復旧,掌府事句稽省署抄目。”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秘殿掌贰·秘书丞》:“《齐职仪》曰: 汉献帝 置祕书令丞二人, 魏文帝 分祕书别掌文籍。自置丞一人,此盖置官之始也。或曰 魏武帝 置也。”
词语解释:府丞  拼音:fǔ chéng
(1).太守的属官。《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三岁,迁 河南 太守……府丞 义 出行蝗,还见 延年 。”
(2). 汉 代西域各国王室的行政首长。《后汉书·班超传》:“ 超 乃更立其府丞 成大 为 疏勒王 。”
(3). 明 代 顺天 、 应天 二府, 清 代 顺天 、 奉天 二府皆置府丞,为府尹副职。又 明 代詹事府、 清 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明史·职官志三》:“ 顺天府 ,府尹一人,府丞二人。”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詹事府》:“设詹事一员,少詹事二员,府丞二员。”《清史稿·职官志一》:“宗人府……府丞掌校汉文册籍。”
词语解释:部丞  拼音:bù chéng
古代中央各部的辅佐之官。《史记·平準书》:“ 弘羊 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汉书·平帝纪》:“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大司农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劝农桑。”
词语解释:家丞  拼音:jiā chéng
官名。 汉 代太子家令的辅佐官。诸侯国亦设此职。主管家事。历代相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詔书独藏 魏其 家,家丞封。”《后汉书·朱晖传》:“ 永平 初, 显宗 舅 新阳侯 阴就 慕 暉 贤,自往候之, 暉 避不见。復遣家丞致礼, 暉 遂闭门不受。”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胄子除华紱,家丞具急装。敕须离禁闥,手为换衣裳。”
词语解释:出丞  拼音:chū chéng
由京官出任地方辅佐官。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谓宜永放於穷阎,犹得出丞於近郡。”
词语解释:驲丞  拼音:rì chéng
驿丞。 明 谢谠 《四喜记·帝阙辞荣》:“馹丞禀事:船夫具已齐备了。”
词语解释:五丞  拼音:wǔ chéng
亦作“ 五承 ”。
(1).指 禹 的五位贤佐: 益 、 稷 、 皋陶 、 垂 、 契 。《战国策·齐策四》:“ 尧 有九佐, 舜 有七友, 禹 有五丞。” 鲍彪 注:“《楚辞》,八师三后外,有 益 、 稷 、 皋陶 、 垂 契 。”
(2).泛指贤臣。 南朝 梁 丘迟 《答举秀才启》:“方今八友盈庭,五承在幄。”
词语解释:骆丞  拼音:luò chéng
唐 骆宾王 曾任 临海 丞,故称。 郁达夫 《过义乌》诗:“ 骆丞 草檄气堂堂,杀敌 宗爷 更激昂。”
词语解释:驿丞  拼音:yì chéng
掌管驿站的官。主邮传迎送之事。 明 清 时设置,各府、州、县多寡有无不一。品级为未入流。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贬我为口外边城典史,又被当道不容,改为 广西 宜山 驛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守楼》:“才关后户,又开前庭;迎官接客,卑职驛丞。”《清史稿·职官志三》:“驛丞,掌邮传迎送。凡舟车夫马,廩糗庖饌,视使客品秩为差,支直於府、州、县,籍其出入。”
词语解释:槃都丞
对文具盒的戏称。 宋 林洪 《文房图赞》:“ 槃都丞 ,名 藏 ,字 利用 ,号 通悟先生 。”按,旧时放置文具的器皿称都盛盘,或都珍盘,故戏封之为“盘都丞”。
词语解释:三班县丞  拼音:sān bān xiàn chéng
清 代一种可以优先补缺的县丞班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听説此刻单是一个三班县丞,捐起来,最便宜也要三百多两呢。”
词语解释:钝丞  拼音:dùn chéng
准备,安排。
词语解释:棘丞  拼音:jí chéng
旧时掌管刑狱的大理寺丞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棘寺棘卿》:“今人称大理为棘寺,卿为棘卿,丞为棘丞。”
词语解释:扶丞  拼音:fú chéng
扶助。《汉书·佞幸传·淳于长》:“会大将军 王凤 病, 长 侍病,晨夜扶丞左右,甚有甥舅之恩。”
词语解释:海丞  拼音:hǎi chéng
汉 代官名。掌海税。《汉书·平帝纪》:“﹝ 元始 元年﹞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 颜师古 注:“海丞,掌海税也。果丞,掌诸果实也。”
词语解释:市买丞  拼音:shì mǎi chéng
掌宫廷采购货物的官员。《宋书·颜师伯传》:“ 师伯 子举周旋寒人 张奇 为公车令,上以 奇 资品不当,使兼市买丞,以 蔡道惠 代之。”
词语解释:火丞  拼音:huǒ chéng
汉 代太乐令的属官。 王国维 《观堂集林·〈齐鲁封泥集存〉序》:“若夫 扶风 列表, 司马 续志,成书较后,颇有闕遗。此篇所録则 汉 朝官如 雒阳 宫丞……餘如挏马五丞中之有农丞,乐府之有鐘官,鐘官之有火丞。”
词语解释:果丞  拼音:guǒ chéng
汉 官名。掌果产。《汉书·平帝纪》:“﹝ 元始 元年﹞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 颜师古 注:“海丞,掌海税也。果丞,掌诸果实也。”
词语解释:水中丞  拼音:shuǐ zhōng chéng
亦称“ 水丞 ”。 文具名。供磨墨用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宋 龙大渊 《古玉图谱·文房部》:“水丞,贮砚水的小盂。亦名水中丞。” 明 高濂 《遵生八笺·水中丞》:“近有陆琢玉水中丞,其碾兽面锦地,与古尊罍同,亦佳器也。”《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某年月日因剔水中丞蝇粪,致水中丞坠地跌碎。”
词语解释:水丞  拼音:shuǐ chéng
(1).见“ 水中丞 ”。
(2). 汉 代郡县属官名。 王国维 《观堂集林·齐鲁封泥集存序》:“郡县属官如水丞、平丞。”
词语解释:水中丞  拼音:shuǐ zhōng chéng
亦称“ 水丞 ”。 文具名。供磨墨用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宋 龙大渊 《古玉图谱·文房部》:“水丞,贮砚水的小盂。亦名水中丞。” 明 高濂 《遵生八笺·水中丞》:“近有陆琢玉水中丞,其碾兽面锦地,与古尊罍同,亦佳器也。”《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某年月日因剔水中丞蝇粪,致水中丞坠地跌碎。”
词语解释:御史中丞  拼音:yù shǐ zhōng chéng
官名。 汉 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的助理。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其权颇重。 东汉 以后不设御史大夫时,即以御史中丞为御史之长。 北魏 一度改称御史中尉。 唐 宋 虽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即以中丞代行其职。
词语解释:后丞  拼音:hòu chéng
古代天子四辅之一。《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按, 汉 贾谊 《新书·保傅》作道、辅、拂、承。 王莽 托古改制,乃置四辅三公,其一为后承。为皇帝前后重臣。 晋 潘岳 《乘舆箴》:“左辅右弼,前疑后丞。一日万机,业业兢兢。”《周书·宣帝纪》:“初置四辅官……大司马 隋国公 杨坚 为大后丞。” 唐 李白 《明堂赋》:“前疑后丞,正仪躅以出入。”
词语解释:大中丞  拼音:dà zhōng chéng
古官名,掌管接受公卿的奏事,以及荐举、弹劾官员的事务。例如:是时以大中丞抚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词语解释:盘都丞  拼音:pán dōu chéng
对文具盒的戏称。 宋 林洪 《文房图赞》:“ 槃都丞 ,名 藏 ,字 利用 ,号 通悟先生 。”按,旧时放置文具的器皿称都盛盘,或都珍盘,故戏封之为“盘都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