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cóng 繁体或异体字:叢樷东韵

叢、樷 cóng
〈动〉
  • (会意。从丵,取声。“丵”(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 同本义
  • 丛,聚也。——《说文》
  • 其植物宜丛物。——《周礼·大司徒》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叢 cóng
〈形〉
  • 众多;繁杂
  • 网密事丛。——《汉书·酷吏传赞》
  • 恶丛巧之乱世兮。——《后汉书·冯衍传》
  •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名〉
  • 丛林;丛生的树木
  •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 聚集在一起的人 。如:消失在人丛中
  •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康熙字典

  • 《唐韻》《正韻》徂紅切《集韻》《韻會》徂聰切,𠀤族平聲。 (东韵)
  • 《說文》聚也。从丵从取。《書·無逸》是叢于厥身。又姓。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又臺名。在邯鄲。又《集韻》或作樷。《前漢·東方朔傳》樷珍怪。又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註》詩葛覃註:灌木曰藂。
  • 又《韻補》叶徂黃切,音牀。 (阳韵)
  • 《韓愈·此日足可惜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逢音房。《韻會》後人誤作菆,或作蕞,二字皆非。毛氏曰:丵,上从四直,兩長兩短。从丱,非。丵原刻下从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