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魏丙 拼音:wèi bǐng
汉 相 魏相 和 丙吉 的并称。 宋 苏辙 《司马温公挽词》之三:“ 魏 丙 生前友,俱传 汉 相名。”词语解释:付丙 拼音:fù bǐng
见“ 付丙丁 ”。
词语解释:付丙丁 拼音:fù bǐng dīng
古以天干配五行,丙、丁属火,因称用火焚毁为“付丙丁”。 明 钱德洪 《平濠记》:“须戒令慎密,又曲为之防可也。目毕即付丙丁,知名不具。” 明 王守仁 《复童克刚书》:“至於《八策》,断断不宜復留,遂会同志诸友共付丙丁,为 克刚 焚此魔障。”亦省作“ 付丙 ”。《负曝闲谈》第二五回:“今日 周楷 递呈封口摺一件,参公卖缺得贿,情节甚重。上意颇怒。公速求 陆军机 以解此围,否则恐有不测。十二月初八日名叩。閲后付丙。”词语解释:丁丙 拼音:dīng bǐng
即丙丁,指灯火。 宋 曾巩 《送叔延判官》诗:“大马高车府中罢,一船沿流背丁丙。”词语解释:令丙 拼音:lìng bǐng
第三道诏令;法令的第三篇。《后汉书·章帝纪》:“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又令丙:‘箠长短有数。’” 李贤 注:“‘令丙’为篇之次也。《前书音义》曰:‘令有先后,有令甲、令乙、令丙。’”《晋书·刑法志》:“《令丙》有诈自復免,事类众多,故分为《诈律》。”词语解释:青丙 拼音:qīng bǐng
指上天,苍天。《周髀算经·日高图》“凡甲乙之方黄色,戊之方青色” 汉 赵君卿 注:“黄甲与青丙相连,黄乙与青巳相连,其实亦等,皆以影差为广。” 李籍 音义:“上天名青丙。”词语解释:二丙 拼音:èr bǐng
大丙山 小丙山 的合称,在今 陕西省 略阳县 南三十里。二山相连,有穴出嘉鱼。 宋 宋祁 《益都方物略记·嘉鱼》:“二 丙 之穴,厥产嘉鱼,鲤质鱒鳞,为味珍腴。”词语解释:丙丙 拼音:bǐng bǐng
光明貌。丙,通“ 炳 ”。 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卒其所以师焉,丙丙如丹夫,是之谓善学。”词语解释:鱼丙 拼音:yú bǐng
鱼尾。鱼的尾部形如丙字,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鱼魫》:“鱼尾曰魩,曰丙。” 清 曹寅 《闻蛙》诗:“谁能犯虎乙,终是挈鱼丙。”词语解释:大丙 拼音:dà bǐng
传说仙人名。《淮南子·原道训》:“昔者 冯夷 、 大丙 之御也,乘云车,入云蜺,游微雾,騖怳忽……末世之御虽有轻车良马,劲策利锻,不能与之争先。” 高诱 注:“夷或作迟,丙或作白。皆古之得道能御阴阳者也。” 汉 张衡 《东京赋》:“ 大丙 弭节, 风后 陪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