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先平声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共187,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专城专对专国专阃专诚专注专辞专勋
专一专场专使专辄专家专人专乱专区
专房专权专朝专地专书专刑专习专势
专美专席专经专节专爱专恣专独专力
专精专气专行专静专杀专诛专威专录
专征专夜专志专主专策专职专政专门人民检察院
专心专利专意专掌专论专有专命专门名家
专专专诸专制专司专达专科专擅专颙
专门专用专修专务专愚专功专封专页
专车专宠专攻专断专名专必专城伯专题

词语解释:专城  拼音:zhuān chéng
指任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 汉 王充 《论衡·辨祟》:“居位食禄,专城长邑以千万数,其迁徙日未必逢吉时也。” 唐 白居易 《忠州刺史谢上表》:“岂意天慈,忽加詔命,特从佐郡,宠授专城。” 清 刘大櫆 《窦祠记》:“彼其受专城之寄,百里之命,君父之恩至深且渥也。”
词语解释:专一  拼音:zhuān yī
亦作“ 专壹 ”。
(1).同一;齐一。《管子·重令》:“将帅不严威,民心不专一,陈士不死制,卒士不轻敌,而求兵之必胜,不可得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东观汉记·耿弇传》:“ 临淄 诸郡太守相与杂居,人不专一,其声虽大而虚,易攻。”
(2).纯净不杂;专心一意。《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汉书·元后传》:“侍中太僕 安阳侯 舜 往时护太子家,导朕,忠诚专壹,有旧恩。”《朱子语类》卷六九:“主一之谓敬,只是心专一,不以他念乱之。” 王西彦 《鱼鬼》:“他大概没有发现我的来到,他做什么都是专一的。”
(3).专门;一味。《水浒传》第四四回:“可再设三处酒馆,专一探听吉凶事情。”《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原来 李克用 年纪虽然高大,却专一好色。”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倒也并非如蜘蛛张网,专一在待飞翔的游人。” 段荃法 《杨老固事略》十二:“是真的,俺村会计进城办事,专一拐到席匠铺看过啦。”
亦作“ 专壹 ”。 集中;聚集为一。《吕氏春秋·上农》:“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以我分散之兵,拒彼专一之势,众寡不敌,遂及放败。”
词语解释:专房  拼音:zhuān fáng
(1).犹专夜,专宠。《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后专房妒忌,帝幸宫人 李氏 ,生皇子 保 ,遂鴆杀 李氏 。”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行同室,宴专席,寝专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入门数月,擅宠专房。”
(2).指实际上作妾的婢女。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我好快活也。专房,抬上果桌来。”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专房,一壁厢收拾铺陈,我与夫人歇息咱。”
词语解释:专美  拼音:zhuān měi
独享美名。《书·说命下》:“尔尚明保予,罔俾 阿衡 ,专美有 商 。”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前年 浙 东幕,借助获专美。” 清 缪艮 《沉秀英传》:“君钟情人也,曷不为传,刊附集中,使千百年后,知有其人。 钱塘苏小 ,不得专美於前也。” 邹韬奋 《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周恩来 《致郑洞国信》:“望与我前线 肖劲光 、 肖华 两将军进行接洽,不使 吴化文 、 曾泽生 两将军专美于前。”
词语解释:专精  拼音:zhuān jīng
(1).专心一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不愿汝曹专精於此。” 唐 韩愈 《精卫衔石填海》诗:“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鲁迅 《花边文学·正是时候》:“他看看小康者,是这么闲适,看看急迫者,是这么专精,这,就总应该有些道理。”
(2).专一求精。《后汉书·桓荣传》:“今皇太子以聪叡之姿,通明经义,观览古今,储君副主莫能专精博学若此者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然则儒者之学,苟以专精为主,止於治章句,通训释,斯则可矣。”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有司如此,欲学子辈专精难矣。”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 晏元献 、 欧阳文忠 皆工词,而皆出 小山 下,专精之诣固应让渠独步。”
(3).谓聚精凝神。《吕氏春秋·论威》:“并气专精,心无有虑,目无有视,耳无有闻,一诸武而已矣。” 许维遹 集释:“‘并’为‘屏’之初文。” 陈奇猷 校释:“ 许 説是。凡人专心致志於一事皆屏蔽其气息而为之,即所谓‘并气专精’也。”
词语解释:专征  拼音:zhuān zhēng
(1).受命自主征伐。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 晋 陶潜 《命子诗》:“桓桓 长沙 ,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宋 岳飞 《奏辞宣抚副使札子》:“以宣抚之重名,实寄专征之大事。”
(2).指擅自进行征伐。《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幽 厉 失德, 周 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
词语解释:专心  拼音:zhuān xīn
(1).用心专一,一心不二。《韩非子·忠孝》:“专心於事主者,为忠臣。”《后汉书·马援传》:“初, 嚣 遣臣东,谓臣曰:‘本欲为 汉 ,愿足下往观之。於汝意可,即专心矣。’” 浩然 《艳阳天》第二三章:“ 焦振茂 干活的时候非常专心,旁边就是有变戏法、唱戏的,也不能扰乱他。”
(2).指专一之心。 唐 慧偘 《听独杵捣衣》诗:“令君闻独杵,知妾有专心。”
(3).齐心。《史记·苏秦列传》:“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壹意,则必无彊 秦 之患。”
词语解释:专专  拼音:zhuān zhuān
(1).用心专一。《楚辞·九辩》:“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 刘永济 校释:“此自计己专一不变之初心……专专,纯一也。” 唐 韩愈 《复志赋》:“始专专於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
(2).形容精神专注。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天下之目专专然,观陛下之动;天下之耳顒顒然,听陛下之言。”
(3).专门;特地。《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三巧儿 道:‘明日专专望你。’”《西游记》第三十回:“因这般想你,专专教我来请你的。”
聚集貌。《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毛 传:“敦,犹专专也。” 郑玄 笺:“此又言妇人思其君子之居处,专专如瓜之繫缀焉。” 陆德明 释文:“专,徒端反。” 陈奂 传疏:“专专者,聚之意。”
词语解释:专门  拼音:zhuān mén
(1).独立门户,自成一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部执峰峙,諍论波涛,异学专门,殊途同致。”
(2).指某一门学问。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君撮诸家长,弗受专门缚。”
(3).专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旧唐书·贾耽传》:“间以众务,不遂专门,绩用尚亏,忧愧弥切。”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九:“ 钱塘 丁处士 敬 ,韜伏荒江,兀傲自负,博物工诗,尤专门金石之学。”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恰巧电台旁边住了一位 青岛 客人,专门做洋酒、罐头、乳粉这一类生意。”
(4).专长。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术技名家》:“ 杭 城有鬻杖丹膏者,虽血秽狼藉,一敷而愈……此虽小技,亦有专门。”
词语解释:专车  拼音:zhuān chē
(1).占满一车。《国语·鲁语下》:“ 吴 伐 越 ,堕 会稽 ,获骨焉,节专车。” 韦昭 注:“骨一节,其长专车。专,擅也。” 吴曾祺 《国语韦解补证》:“专车,满一车。”《文选·郭璞〈江赋〉》:“紫蚢如渠,洪蚶专车。” 李善 注引 贾逵 曰:“专,满也。”《晋书·和峤传》:“旧监令共车入朝,时 荀勗 为监, 嶠 鄙 勗 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 宋 苏轼 《谷林堂诗》:“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
(2).专为某人或某事行驶和使用的车辆。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初到 哈尔滨 的时候,还只听见一种谣言,说 谢美诺夫 横梗在 满洲里 赤塔 之间,火车不通,只有专车能经过。”
词语解释:专对  拼音:zhuān duì
(1).谓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何晏 集解:“专,犹独也。”《汉书·王吉传》:“光禄勋 匡衡 亦举 骏 有专对材。” 颜师古 注:“谓见问即对,无所疑也。”《明史·刘定之传》:“今宜择内藴忠悃,外工专对,若 陆贾 、 富弼 其人者,使备正介之选,庶不失辞辱国。”
(2).单独应对。《后汉书·马援传》:“ 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 唐 元稹 《翰林学士承旨记》:“大凡大誥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他人无得而参。”
词语解释:专场  拼音:zhuān chǎng
(1).谓在一定场所无所匹敌。 汉 应瑒 《斗鸡》诗:“专场驱众敌,刚捷逸等羣。”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第争无敌,专场战不疲。”
(2).剧场、影院等专为某一部分人演出或放映的场次。亦指特定内容的演出。如:招待专场;曲艺专场。
词语解释:专权  拼音:zhuān quán
独揽大权。《韩非子·孤愤》:“今有国者虽地广人众,然而人主壅蔽,大臣专权,是国为 越 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然每观前代专权之徒,率其所举,皆在乎附己者也。”《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因为 韦氏 乱政, 武三思 专权, 明皇 起兵诛之,遂即帝位。”如:如果领导人违反党章,独断专权,在党内实行家长制,不光犯错误,还要把我们党的风气弄坏。
词语解释:专席  拼音:zhuān xí
(1).单席。与“重席”相对。《礼记·曲礼上》:“有忧者,侧席而坐;有丧者,专席而坐。” 郑玄 注:“专,犹单也。” 孔颖达 疏:“古时贵贱有重席之礼。若父母始丧,寝苫无席。卒哭后乃有,芐剪不纳。自齐衰以下,始丧而有席,并不重,降居处也。”
(2).独坐一席。《汉官仪》:“御史大夫、尚书令、司隶校尉皆专席,号‘三独坐’。”《后汉书·宣秉传》:“ 光武 特詔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 唐 元稹 《代李中丞谢官表》:“谁谓天眷曲临,过蒙奬拔,坐令专席,位忝中司。”
(3).专设的席位。如:教师专席;来宾专席。
词语解释:专气  拼音:zhuān qì
道教语。固守精气。 唐 白居易 《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既冠,喜道书,奉真録,每专气入静,不粒食者累岁。”参见“ 专气致柔 ”。
词语解释:专气致柔  拼音:zhuān qì zhì róu
道教语。谓结聚精气使身体柔顺。《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河上公 注:“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 晋 阮侃 《宅无吉凶摄生论》:“专气致柔;少私寡欲。”
词语解释:专夜  拼音:zhuān yè
专自侍寝。亦指妃妾独占宠爱。《礼记·内则》“五日之御” 汉 郑玄 注:“次夫人专夜,则五日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承欢侍宴无閒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宋 陶穀 《清异录·彩局儿》:“ 开元 中,后宫繁众,侍御寝者难於取捨,为彩局儿以定之。集宫嬪用骰子掷,最胜一人乃得专夜。”
词语解释:专利  拼音:zhuān lì
(1).专谋私利。《左传·哀公十六年》:“若将专利以倾王室,不顾 楚国 ,有死不能。”
(2).垄断某种生产或流通以掠取厚利。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古者名山大泽不以封,为天下之专利也。”《明史·张四维传》:“御史 郜永春 视盐 河 东,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
(3).专注敏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之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4).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在实行专利保护制度的国家,一般订有专利法。
词语解释:专诸  拼音:zhuān zhū
春秋 时刺客。 吴国 堂邑 (今 江苏省 六合县 )人。 伍子胥 知 吴 公子 光 欲杀 吴王僚 以自立,乃荐 专诸 于 光 。 吴王僚 十二年, 光 伏甲士而具酒请王 僚 ,使 专诸 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 僚 。 僚 立死,左右亦杀 专诸 。 公子光 出其伏甲尽灭王 僚 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 阖闾 。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刺客列传》。 专诸 ,《左传》作“鱄设诸”,或作“剸诸”、“鱄诸”。
词语解释:专用  拼音:zhuān yòng
(1).独自行事。《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2).专宠用事。《宋书·恩倖传序》:“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势倾天下,未之或悟。”
(3).专一使用。 宋 苏轼 《论时政状》:“内则不取谋於元臣侍从,而专用新进小生。”
(4).专供某种需要或某个人使用的。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男的只我爸爸一个人,坐在正屋他那唯一专用的太师椅上,低下头来一句话不说。”如:专用款;专用车床;专用汽车。
词语解释:专宠  拼音:zhuān chǒng
(1).独占宠爱。《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其后 赵蜚燕 得幸,立为皇后,弟为昭仪,姊妹专宠。”《后汉书·窦武传》:“时国政多失,内官专宠。”
(2).指独占宠爱者。《尹文子·大道下》:“内无专宠,外无近习,支庶繁字,长幼不乱,昌国也。”
词语解释:专国  拼音:zhuān guó
把持国政。《北史·常景传》:“ 景 以妇人无专国之理,家令不得有纯臣之义。” 唐 李德裕 《汩罗》诗:“都缘 靳尚 图专国,岂是 怀王 厌直臣。”《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於是 杨国忠 方专国,权势可炙。”
词语解释:专使  拼音:zhuān shǐ
专为某事派遣的使者。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大丞相书云:‘此之美事,耳目之所未经。叹赏无极,故遣专使。’” 唐 韩愈 《与李翱书》:“离违久,乍还侍左右,当日懽喜,故专使驰此,候足下意,并以自解。”
词语解释:专朝  拼音:zhuān cháo
独揽朝政。《后汉书·皇后纪下·懿献梁皇后》:“时太后秉政而 梁冀 专朝,故后独得宠幸,自下莫得进见。”《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於是 贾后 专朝,委任亲党。”
词语解释:专经  拼音:zhuān jīng
(1).专研经学;专治某一经或某几经。《魏书·李瑒传》:“每谓弟 郁 曰:‘士大夫学问,稽博古今而罢,何用专经为老博士也?’” 宋 叶适 《包颙叟挽词》:“养志诸郎事,专经永夜残。”
(2).指专习某经。《宋史·选举志一》:“凡专经进士,须习两经。”
词语解释:专行  拼音:zhuān xíng
(1).独断独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杜预 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 翬 兵权在手,伐 郑 伐 宋 ,专行无忌。”
(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
(3).独特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 林氏 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
词语解释:专志  拼音:zhuān zhì
专心。 宋 欧阳修 《与颜直讲书》:“学馆诚岑寂,然尘事不到,足以专志经籍。” 清 姚鼐 《建昌新城陈母杨太夫人墓志铭》:“太夫人之始归也,能承舅姑以得其欢,能任家事以佐 凝斋 ,使专志以成其业。”
词语解释:专意  拼音:zhuān yì
(1).专心;心思专用于某事。《韩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汉书·贡禹传》:“古者不以金钱为币,专意於农。”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夫 武侯 之纵敌,务胜其心以持久,专意东方而无后忧,可谓善画矣。”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唐玄宗 ﹞自中年以后迷信神仙符箓,专意渔色享受。”
(2).特意。《汉书·郊祀志下》:“夫 周 秦 之末,三五之隆,已尝专意散财,厚爵禄,竦精神,举天下以求之矣。” 宋 梅尧臣 《戏作嫦娥责》诗:“ 裴生 亦有如此作,专意见责心未夷。”
词语解释:专制  拼音:zhuān zhì
(1).独断专行。《韩非子·亡徵》:“婴儿为君,大臣专制,树羈旅以为党,数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史记·穰侯列传》:“ 范雎 言 宣太后 专制, 穰侯 擅权於诸侯……於是 秦昭王 悟,乃免相国。” 宋 苏轼 《策略第一》:“权臣专制,擅作威福,是诛之而已也。” 林海音 《城南旧事·代序》:“他溺爱我,也鞭策我,更有过一些多么不合理的事情表现他的专制。”
(2).控制;掌管。《左传·昭公十九年》:“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 晋 大夫而专制其位,是 晋 之县鄙也,何国为之?” 杨伯峻 注:“内政而为他国干涉,是他国之县邑也, 郑 何为国家?”《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国分,不能专制,乃发使送 騫 ,因献马数十匹报谢。”《北齐书·神武纪下》:“ 景 ( 侯景 )专制 河 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水浒后传》第十九回:“那时 郭药师 专制一路,募兵三十万,心怀进退。”
(3).君主独掌政权。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九:“封建遗毒,东方式的专制政体,使官僚问题种得很深的根底。”
词语解释:专修  拼音:zhuān xiū
(1).佛教语。专心修行。《教行信证·六本》:“专修者,唯称念佛名,离自力之心。”
(2).集中学习某种课业。如:专修科;专修英语。
词语解释:专攻  拼音:zhuān gōng
专门研究。 唐 韩愈 《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姑老爷 江泰 是个专攻化学的老留学生,到了 北平 ,就纵情欢乐,尽量享受 北平 舒适的生活。”
词语解释:专阃  拼音:zhuān kǔn
专主京城以外的权事。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此郭门之閫也。门中橛曰閫。”后称将帅在外统军为“专閫”。 清 吴伟业 《赠冯子渊总戎》诗:“令公专閫拥旌旄,雕鶚秋风赐锦袍。”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武殿试》:“緑营人员应略晓文案,至专閫大员,尤宜明晓。”
词语解释:专辄  拼音:zhuān zhé
专断,专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西晋 已往字书,何可全非,但令体例成就,不为专輒耳。”《晋书·刘弘传》:“敢引覆餗之刑,甘受专輒之罪。”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司存不过奉行指挥,每事无所专輒。”
词语解释:专地  拼音:zhuān dì
(1).谓擅自处置领地。《公羊传·桓公元年》:“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 何休 注:“地皆不得专。”《汉书·匡衡传》:“《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壹统尊法制也。” 汉 荀悦 《申鉴·时事》:“大夫不专地。人买卖由己,是专地也。”
(2).引申为割据。《新唐书·柳冕传》:“自 安 史 乱常,始有专地;四方多故,始有不朝。” 宋 叶适 《兵总论二》:“自 唐 至德 以后,节度专地以抗上令,喜怒叛服在於晷刻,而藩镇之祸,当时以为大论矣。”
词语解释:专节  拼音:zhuān jié
专一不变的节操。《晋书·山涛传》:“ 涛 以微苦,久不视职。手詔频烦,犹未顺旨。参议以为无专节之尚,违在公之义。”
词语解释:专静  拼音:zhuān jìng
纯朴敦厚,沉静不浮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渤海 吴兴 宗秀长 ,专静不渝。” 宋 苏轼 《答陆道士书》:“ 罗浮 有一 邓道士 名 守安 ,专静有守。”
词语解释:专主  拼音:zhuān zhǔ
(1).专一注重。 清 方苞 《书〈归震川文集〉后》:“抑所学专主於为文,故其文亦至是而止与!”
(2).独断。《水浒后传》第十二回:“但末将不敢专主,乞差一位使臣同去稟知大元帅,若是可行,即来回覆。”《再生缘》第七回:“臣们不敢先专主,请问龙心怎样行?”
词语解释:专掌  拼音:zhuān zhǎng
专门主管或从事某项工作。《东观汉记·魏应传》:“诸儒於 白虎观 讲论‘五经’同异,使 应 专掌难问。”
词语解释:专司  拼音:zhuān sī
专门掌管。 清 赵澄鉴 《卖茶娘》诗:“调羹糝蓼岂未諳,茶事专司一鑪火。” 吴玉章 《辛亥革命·暗杀活动的风行》:“至1905年后,这种暗杀活动更为扩大了,同盟会特地组织了一个专司暗杀的部门。”
词语解释:专务  拼音:zhuān wù
(1).专心致力。《史记·秦始皇本纪》:“远邇辟隐,专务肃庄。” 宋 苏轼 《上皇帝书》:“我仁祖之驭天下也,持法至宽,用人有叙,专务掩覆过失,未尝轻改旧章。”《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上任之后,专务镇静,军民安堵,威名更胜。” 章炳麟 《伪〈民报〉检举状》:“诸君试念天下有专务黷货而可以克定大业者乎?”
(2).指专心致力之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词语解释:专断  拼音:zhuān duàn
独自决断;专决。《史记·儒林列传》:“ 步舒 至长史,持节使决 淮南 狱,於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旧唐书·陆贽传》:“是以古之遣将帅者……赐鈇鉞,示令专断。” 宋 苏轼 《转对条上三事状》:“而政出帷箔,决之庙堂大臣,尤宜开兼听广览之路,而避专断壅塞之嫌。”《〈莽原〉编者附白》:“大概二位看到短信之后,便不至于以我为太专断罢。”
词语解释:专诚  拼音:zhuān chéng
(1).专心诚意。《淮南子·主术训》:“心不专一,不能专诚。”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五:“那些人差不多都是电影界的精华,而他们也都是受着极菲薄的待遇,专诚为抗战服务的。”
(2).犹言特地。《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家兄恐别人请不动先生,所以叫小弟专诚敦请的。”《孽海花》第十四回:“这是晓得太太喜欢吃 扬州 菜,专诚到 扬州 去弄来的。”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五:“我早想专诚来拜访你一次,来正式恭贺你乔迁之喜。”
词语解释:专家  拼音:zhuān jiā
(1).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 南朝 梁 沉约 《到著作省表》:“臣艺不博古,学谢专家。”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 中国 则不然,凡百工技艺,视为鄙事,聪明之士不肯留意於其间,此所以少专家也。” 柯岩 《船长》:“这可是国际港口,面对的都是专家,一张嘴就知道你有多少斤两。”
(2).指学术上的某一家。《清史稿·儒林传序》:“后如 孔广森 之於 公羊 《春秋》, 张惠言 之於 孟 虞 《易》説……皆专家孤学也。”
词语解释:专书  拼音:zhuān shū
就某一专题而编写的著作。 鲁迅 《花边文学·零食》:“出版界的现状,期刊多而专书少,使有心人发愁。” 李霁野 《意大利诗歌和散文的摇篮--翡冷翠》:“ 意大利 的作家、教授们访问我国后, 多米都 写了文章介绍我国的情况,有的还写了专书。”
词语解释:专爱  拼音:zhuān ài
独受怜爱。 三国 魏 曹植 《平原懿公主诔》:“专爱一宫,取玩圣皇。”
词语解释:专杀  拼音:zhuān shā
(1).擅自杀人。《汉书·刑法志》:“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旧唐书·柳仲郢传》:“ 富平县 人 李秀才 ,籍在禁军,诬乡人斫父墓柏,射杀之。法司以专杀论。”
(2).指无须禀命而可诛戮。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赐以鈇鉞,使得专杀。”《辽史·圣宗纪六》:“翌日,赐 合卓 剑,俾得专杀。”
词语解释:专策  拼音:zhuān cè
独自决定的策略。 晋 潘岳 《关中》诗:“将无专策,兵不素肄。”
词语解释:专论  拼音:zhuān lùn
以某一专题为中心内容的论文。 鲁迅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据我所记得,是创造社也不再审查商务印书馆出版物的误译之处,来作专论了。”
词语解释:专达  拼音:zhuān dá
(1).不经禀报自行上达。《周礼·天官·小宰》:“一曰天官,其属六十,掌邦治,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 孙诒让 正义:“《士昏礼》注云:达,通达也。此专达,亦谓修其职事,以自通达於王。” 唐 杜甫 《鹿头山》诗:“仗鉞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唐 柳宗元 《叔父殿中侍御史墓表》:“既而禄不及伐冰,政不获专达。”
(2).用于信函结尾。专此奉达的略语。
词语解释:专愚  拼音:zhuān yú
谓用心专一而至不通情事。《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坠)阬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数马足。”
词语解释:专名  拼音:zhuān míng
(1).使独享名位。《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欲专名外家而忌 梁 氏。” 唐 陈子昂 《谏刑书》:“拜图巡 洛 ,有 三皇 之符;专名显号,有 三皇 之策。”
(2).专有名词,指人名、地名、机构、朝代、年号等。如: 鲁迅 ; 天津 ; 南宋 ; 崇祯 。
词语解释:专注  拼音:zhuān zhù
专心注意。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盖兵贵精不贵多,精则有所专注,多则散乱无纪。” 柔石 《二月》四:“他翻起一首极艰深的歌曲,他两眼专注地看在乐谱上。”
词语解释:专人  拼音:zhuān rén
(1).指专为处理某事而派遣的人。 宋 苏轼 《答王商彦书》:“专人远来,辱牋教累幅,称述过重,慰劳加等,幸甚。”
(2).专门负责某项工作的人。 李準 《耕云记》:“今天夜里九点钟以前把柴禾都要运齐,各区都要有专人负责。”
词语解释:专刑  拼音:zhuān xíng
专擅刑罚。《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下专刑兹谓分威,蒙而日不得明。” 唐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諫官莫敢议,酷吏方专刑。”
词语解释:专恣  拼音:zhuān zì
(1).专横放肆。《汉书·刘向传》:“是后 尹氏 世卿而专恣,诸侯背畔而不朝, 周室 卑微。”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仪 因奏:天后专恣,海内失望,请废黜以顺天心。”《明史·明玉珍传》:“于是诸大臣用事,而 友仁 尤专恣,国权旁落,遂益不振。”
(2).纵任。《周书·乐运传》:“ 尧 舜 至圣,尚资辅弼,比大尊未为圣主,而可专恣己心?”
词语解释:专诛  拼音:zhuān zhū
不请命而诛杀。《后汉书·樊鯈传》:“帝怒曰:‘诸卿以我弟故,欲诛之,即我子,卿等敢尔邪!’ 鯈 仰而对曰:‘……如令陛下子,臣等专诛而已。’”
词语解释:专职  拼音:zhuān zhí
由专人担任的职务。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六院四辖》:“但钞引之法通行,则设官专职主之。” 清 陈春晓 《杭关吏》:“南北设两关,榷使有专职。”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他们并不是‘友协’的专职干部,大家都有另外的工作。”
词语解释:专有  拼音:zhuān yǒu
独占。《列子·力命》:“ 田恒 专有 齐国 。”《后汉书·荀彧传》:“昔 介子推 有言:‘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君奇謨拔出,兴亡所係,可专有之邪?”
词语解释:专科  拼音:zhuān kē
专门学科。亦指专科学校。 吾庐孺 《清代北京竹枝词·贵胄学堂》:“而今贵胄列专科,功课平均嫖赌多。”
词语解释:专功  拼音:zhuān gōng
(1).谓独占其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熙内禅》:“劾 汝愚 ……倚虚声,植私党,以定策自居,专功自恣等事,遂罢 汝愚 相位。”
(2).专门的功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是贤夫新亡求荐,家中必然设立孝堂,此需在孝堂内设籙行持,方有专功实际。”
(3).犹专攻。《宋书·律历志下》:“臣少鋭愚尚,专功数术。”
词语解释:专必  拼音:zhuān bì
专一不易。《论语·子罕》“毋必” 汉 郑玄 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无专必。”
词语解释:专辞  拼音:zhuān cí
谓众口一词。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至於序大孝则称 曾子 ,论好学则独予 颜渊 ,盖昔人之专辞也。”
词语解释:专乱  拼音:zhuān luàn
专权作乱。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是时, 李傕 等专乱。”
词语解释:专习  拼音:zhuān xí
(1).专任近臣。《韩非子·亡徵》:“挫辱大臣而狎其身,刑戮小民而逆其使,怀怒思耻而专习则贼生,贼生者,可亡也。”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韩非子》:“ 王先慎 云:习字疑误,未详所当作。按习字不误。专习,谓专於近习也。”
(2).专门练习。《宋史·高宗纪五》:“选兵专习弓弩,立格按试。”
词语解释:专独  拼音:zhuān dú
专断独行。《吕氏春秋·骄恣》:“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 高诱 注:“不咨忠臣。”《孔子家语·入官》:“专独者,事之所以不成也。”
词语解释:专威  拼音:zhuān wēi
独擅威势。 汉 贾谊 《过秦论》:“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晋书·周处传》:“﹝ 钱凤 ﹞欲自託於 充 ,谋灭 周氏 ,使 充 得专威 扬 土。”
词语解释:专政  拼音:zhuān zhèng
(1).独揽政权。《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祁 惧其讨也,愬诸 宣子 曰:‘ 盈 将为乱,以 范 氏为死 桓主 而专政矣。’” 孔颖达 疏:“以 桓主 已死,其家衰弱,故陵侮 欒 氏,而专 晋国 之政矣。”《后汉书·申屠刚传》:“ 平帝 时, 王莽 专政,朝多猜忌。”《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元年》:“ 齐王 越亲而专政,朝廷侧目。”
(2).执政。 唐 皇甫湜 《韩文公神道碑》:“先生列言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请宽緡民徭而免田租之敝,专政者恶之。” 宋 田况 《儒林公议》:“陛下自专政以来,三逐言事者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则恐书於卷册,亏玷太平之治。”
(3).专管的政务。 清 史致谔 《同治二年三月禀左宗棠》:“钱粮为藩司专政,所有各属应征 同治 三年上忙新赋,现亦次第启征。”
(4).统治阶级依靠国家机器对于敌对阶级和敌对分子实行的强力统治。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们不再受骗了》:“但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为了将来的无阶级社会么?” 邓小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于这一切反社会主义的分子仍然必须实行专政。不对他们专政,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
词语解释:专命  拼音:zhuān mìng
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左传·闵公二年》:“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帅师。”《尉缭子·勒卒令》:“世将不知法者,专命而行,先击而勇,无不败者也。”《宋史·常楙传》:“郡有水灾,发社仓粟以活飢民,官吏难之, 楙 先发而后请专命之罪。”
词语解释:专擅  拼音:zhuān shàn
(1).独揽。《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 堪 、 更生 朋党相称举,数譖诉大臣,毁离亲戚,欲以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请謁者召致廷尉。” 汉 王充 《论衡·福虚》:“一国之君,专擅赏罚。”
(2).擅自行事。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国家乃以其不奉璽书,妄破 回紇 部落,责其专擅,不许入朝。”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世祖勤政》:“凡大臣专擅如 陈名夏 、 谭泰 、 陈之遴 、 刘正宗 辈,无不立正典刑。”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三四》:“但总而言之:殊为专擅。尚希曲予海涵。”
词语解释:专封  拼音:zhuān fēng
(1).擅自分封。《穀梁传·僖公二年》:“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
(2).指无限占田。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佔田,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按,《申鉴·时事》作“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
词语解释:专城伯  拼音:zhuān chéng bó
古时州郡长官的别称。 唐 苏颋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诗:“勿言行路远,所贵专城伯。”
词语解释:专勋  拼音:zhuān xūn
独当一面所立的功勋。《新唐书·河间王孝恭传》:“ 隋 亡,盗贼遍天下,皆 太宗 身自讨定,谋臣驍帅并隶麾下,无特将专勋者,惟 孝恭 独有方面功以自见云。”
词语解释:专区  拼音:zhuān qū
“地区”的旧称。我国介于省、自治区与县、市之间的行政区域,下辖若干县、市。1975年改称“地区”。
词语解释:专势  拼音:zhuān shì
专擅权势。《汉书·梅福传》:“是时 成帝 委任大将军 王凤 , 凤 专势擅朝,而京兆尹 王章 素忠直,讥刺 凤 ,为 凤 所诛。”《晋书·庾敳传》:“ 象 ( 郭象 )后为太傅主簿,任事专势。”
词语解释:专力  拼音:zhuān lì
把力量或精神集中于某事。 唐 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戍人无虞,专力待寇。” 宋 苏辙 《西戎论》:“强者并将弱国之兵,荡然南下而无復反顾之忧,然后乃敢专力於中国而不去。” 清 梅曾亮 《户部郎中汤君墓志铭》:“而君是时专力为诗歌。”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千八百四十四年﹝ 裴彖飞 ﹞访 伟罗思摩諦 , 伟 为梓其诗,自是遂专力於文,不復为优。”
词语解释:专录  拼音:zhuān lù
总揽。《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四年》:“二月, 燕 人尊 可足浑后 为皇太后。以 太原 王 恪 为太宰,专録朝政。” 胡三省 注:“録,总也。”
词语解释:专门人民检察院  拼音:zhuān mén rén mín jiǎn chá yuàn
我国在特定部门设置的检察机关。对其所管辖的范围行使检察权。如军事检察院等。因军队既高度集中而又分驻各地或随时换防,并有高度机密性,故在军队系统内分设各级军事检察院。
词语解释:专门名家  拼音:zhuān mén míng jiā
专精于某一门学问、技艺而享盛名的人。 宋 苏轼 《德威堂铭》:“贯穿古今,洽闻强记,虽专门名家有不逮。” 宋 陆游 《跋〈曾文清公诗稿〉》:“方 西汉 时,专门名家之师,众至千餘人,然能自见於后世者寡矣。” 清 江藩 《国朝经师经义·诗》:“训詁声音以《尔雅》为主,草木虫鱼以 陆 疏为则,可谓专门名家。”
词语解释:专颙  拼音:zhuān yóng
犹攒蚖。神色失措貌。
词语解释:专页  拼音:zhuān yè
报刊上登载特定内容的篇页。如:读者来信专页。
词语解释:专题  拼音:zhuān tí
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问题。如:专题报告;专题讨论。
共187,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