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宋·释梵琮)
押阳韵
生死到来何抵当,月明静夜共商量。
荷华荷叶通消息,一陈风来一陈香。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宋·释梵琮)
押阳韵
生死到来何抵当,石人头上忽生疮。
这些痒处才挠著,便向人前孟八郎。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宋·释梵琮)
押阳韵
生死到来何抵当,萧然归去路堂堂。
到家句子聊相寄,写入碧天鸿雁行。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宋·释梵琮)
押阳韵
生死到来何抵当,乞儿相见便倾囊。
寥寥四顾浑无有,堪笑一身没处藏。
偈颂九十三首(宋·释梵琮)
今朝十月半,批判是公案。
达磨不会单传,夫子不会一贯。
老聃不会无为,洞宾不会煅炼。
长老不会说禅,衲僧不会穿线。
万象光中容易度,一毫头上最难逢。
半夜玉兔怀胎,天明金鸡生卵。
养得凤凰儿,百鸟不敢看。
踏折梧桐枝,飞去天崖畔。
招手唤归来,云中得相伴。
饮啄皆自然,一切总成见。
凤凰儿,凤凰儿,被阎老子索饭钱。
如何支遣,但对他点头三下,依实供款。
偈颂九十三首(宋·释梵琮)
也大奇,也大奇,住个庵儿最好嬉。
两个儿童忽相打,中间一攧少人知。
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归。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一(宋·释梵琮)
押灰韵
把定风光末上开,纷纷如雪点苍苔。
清香飘处多真实,真实中藏调鼎才。
偈颂九十三首 其二(宋·释梵琮)
衲僧家,达己灵。
有通变,解逢迎。
世人既已浊,不可自言清。
世人既已醉,不可自言醒。
和光同尘去,头头总见成。
岂不见昔年党太尉,无分无晓最分明。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三(宋·释梵琮)
今朝正月半,万物尽更新。
衲僧无一物,何物当殷勤。
银烛高煇天上月,灯花开遍洞中春。
偈颂九十三首 其四(宋·释梵琮)
押质韵
今朝正月一,万事从头吉。
和气暖如春,世味甜如蜜。
日月往复来,光阴不相失。
偈颂九十三首 其五(宋·释梵琮)
除夜无可分岁,炉中烧些木榾。
臭烟冲著鼻孔,面热忽然喷嚏。
残年钝闷,到此消除。
新岁佛法,从此吉利。
偈颂九十三首 其六(宋·释梵琮)
押删韵
煨火芋头四五块,傍林茅屋两三间。
道人若欲来相访,定是忙忙赶出山。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七(宋·释梵琮)
押歌韵
屋角岩花烂熳,林间春色温和。
处处儿童采蕨,纷纷幽鸟营窠。
祖意西来没消息,树头百舌语犹多。
偈颂九十三首 其八(宋·释梵琮)
押灰韵
蹉女自惭多丑拙,看头上雪成堆。
春来思得一回嫁,却请东君为作媒。
偈颂九十三首 其九(宋·释梵琮)
我有个火头,作事多伶俐。
饱饭携锄头,庵前去锄地。
寸草不留踪,善恶无忌讳。
偈颂九十三首 其十(宋·释梵琮)
入山住庵时,全身在荒草。
狐狸交尾巴,屋头逐魂叫。
闻者皆寒心,见者生烦恼。
我有安心方,韩信放铁鹞。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一十一(宋·释梵琮)
住个庵儿最孤绝,炉中火种浑如灭。
谩遣儿童采燥柴,信手拈来得一橛。
打一吹,光皎洁。
通身暖,满屋热,炎炎奔驰无门歇。
夜深狼藉烧人衣,等闲拈出安火诀。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一十二(宋·释梵琮)
押覃韵
三十余年住率庵,庵中无物可相参。
有时南北东西去,白话闲嘈恣放憨。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一十三(宋·释梵琮)
因参佛照师,问我本来面。
日日要下语,夜夜思量遍。
伎俩做得尽,恰好一年半。
至今三十年,又何曾梦见。
偈颂九十三首 其一十四(宋·释梵琮)
也大奇,也大奇,住个庵儿最好嬉。
两个儿童忽相打,中间一攧少人知。
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