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松亭(唐·张乔)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松亭上望秦川,高鸟闲云满目前。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临崖把卷惊回烧,扫石留僧听远泉。
明月影中宫漏近,佩声应宿使朝天。
书边事(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此水,长愿向南流。
书梅福殿壁二首 其一(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梅真从羽化,万古是须臾。
此地名空在,西山云亦孤。
井痕平野水,坛级上春芜。
纵有双飞鹤,年多松已枯。
书梅福殿壁二首 其二(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自白云去,千秋坛月明。
我来思往事,谁更得长生。
雅韵磬钟远,真风楼殿清。
今来为尉者,天下有仙名。
长安书事(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送乡人尽,沧洲未得还。
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
有景终年住,无机是处闲。
何当向云外,免老别离间。
东湖赠僧子兰(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注:
名利了无时,何人暂访师。
道情闲外见,心地语来知。
竹落叶,松寒荫井枝。
匡山许同社,愿卜挂帆期。
北山书事(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黄河一曲山,天半锁重关。
圣日雄藩静,秋风老将闲。
车舆谷口,市井响云间。
大野无飞鸟,元戎校猎还。
归旧山(唐·张乔)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
樵客相逢悲往事,林僧闲坐问归期。
异藤遍树无空处,幽草缘溪少歇时。
此景一抛吟欲老,可能文字圣朝知。
甘露寺僧房(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
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
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
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再书边事(唐·张乔)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
分营夜火烧云远,校猎秋雕掠草轻。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时圣主明。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重来访惠休,已是十年游。
向水千松老,空山一磬秋。
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久别多新作,长吟洗俗愁。
刘补阙自九华山拜官因以寄献(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冥鸿久不群,徵拜动天文。
地主迎过郡,山僧送出云。
登车残月在,宿馆乱流分。
若更思林下,还须共致君。
华山(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吊建州李员外(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注: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吊前水部贾员外(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笼中江海禽,日夕有归心。
魏阙长谣久,吴山独往深。
别时群木落,终处乱猿吟。
李白坟前路,溪僧送入林。
吊栖白上人(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
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
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吊造微上人(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至人随化往,遗路自堪伤。
白塔收真骨,青山闭影堂。
钟残含细韵,灭有余香。
松上斋乌在,迟迟立夕阳。
回鸾阁写望(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古阁上空半,寥寥千里心。
多年为客路,尽日倚栏吟。
山压秦川重,河来虏塞深。
回銮今不见,烟雾杳沉沉。
寻阳村舍(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荒林寄远居,坐卧见樵渔。
夜火随船远,寒更出郡疏。
雪迷登岳路,风阻转江书。
寂寞高窗下,思乡岁欲除。
寻桃源(唐·张乔)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武林春草齐,花影隔澄溪。
路远无人去,山空有鸟啼。
水垂青霭断,松偃绿萝低。
世上迷途客,经兹尽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