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寄杨郭李王判官(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惯作云林客,因成懒漫人。
吏欺从政拙,妻笑理家贫。
李郭应时望,王杨入幕频。
从容丞相阁,知忆故园春。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唐·崔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
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
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
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
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
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江上书怀(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骨肉天涯别,江山日落时。
泪流襟上血,发镜中丝。
胡越书难到,存亡梦岂知。
登高回首罢,形影自相随。
江南回逢赵曜因送任十一赴交城主簿(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江上长相忆,因高北望看。
不知携老幼,何处度艰难。
屈指同人尽,伤心故里残。
遥怜驱匹马,白首到微官。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注: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注: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丹墀谒帝,白发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
空余荐贤,不敢负交亲。
奉和给事寓直(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
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客舍书情寄赵中丞(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
关山劳策蹇,僮仆惯投人。
孤客来千里,全家托四邻。
生涯难自料,中夜情亲。
客舍有怀因呈诸在事(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读书常苦节,待诏岂辞贫。
暮雪犹驱马,晡餐又寄人。
愁来占吉梦,老去惜良辰。
延首平津阁,家山日已春。
春日忆姚氏外甥(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离乱人相失,春秋雁自飞。
祗缘行路远,未必寄书稀。
二月花无数,频年意有违。
落晖看过后,独坐泪沾衣。
秋晚送丹徒许明府赴上国因寄江南故人(唐·崔峒)
五言律诗
秋暮之彭泽,篱花远近逢。
君书前日至,别后此时重。
寒夜江边月,晴天海上峰。
还知南客,招引住新丰。
送王侍御佐婺州(唐·崔峒)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题注:
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意难堪。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唐·崔峒)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玄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
鸿雁南飞人独去,云山一别岁将阑。
清淮水急桑林晚,古驿霜多柿叶寒。
琼树相思何日见,银钩数字莫为难。
送韦员外还京(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十年离乱后,此去若为情。
春晚香山绿,人稀水清。
野陂看独树,关路逐残莺。
前殿朝明主,应怜白发生。
送丘二十二苏州(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
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长,尝闻大雅篇。
却将封事去,知尔闲眠。
送张芬东归(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喧喧五衢上,鞍马自驱驰。
落日临阡陌,贫交欲别离。
早知时事异,与世人随。
握手将何赠,君心我独知。
送李道士归山(唐·崔峒)
五言律诗
秋城临古路,城上望君还。
旷野入寒草,独行随远山。
授人鸿宝内,将犬白云间。
早晚烧丹罢,遥知冰雪寒。
送苏脩游上饶(唐·崔峒)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注: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
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
芦花处,江月奈人何。